主方:
柴胡30g
白芍60g
枳壳30g 生
甘草30g 红藤30g公英90g
连翘60g
忍冬藤100g
白花蛇舌草45g
麻黄5g
加减法:热重者还可加败
酱草60g;大
便秘结者加生
大黄15g;湿甚者加苡米60g、
冬瓜仁30g。
主治:肠
痈,即西医称的急
慢性阑尾炎。
此方治肠痈(阑尾炎)无论急性慢性均可服。急性者日一二剂,昼夜服,连服5-7天可痊愈;慢性者每日一剂,服5-7剂,症状可以完全缓解,但难根除,日后易复发,复发时仍可再服此方。
肠痈是指肠内产生痈脓而出现右少腹部疼痛拒按的一类病而言。其临床症状一般为:开始时上腹或脐周围隐痛,伴胃脘部不适,恶心
呕吐,在数小时至一二天后,疼痛逐渐转向右下腹,此时右下腹有压痛或轻度反跳痛,热重则体温升高,
腹痛较剧,口干渴、便秘、尿黄而少,舌苔微黄;湿重则身热不扬,头昏重,胸闷,恶心欲呕,腹胀,大便溏而不爽,尿黄而浊,舌苔白腻或微黄;气滞甚者则疼痛绕脐,恶心呕吐,痛点固定,有明显压痛,甚或可触及包块,大便正常或便秘,舌质正常或现紫:色有瘀点。脉象,热甚则洪数,湿甚则濡数,气滞血瘀则弦涩。
肠痈(阑尾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西医一般主张手术治疗,中医一般用经方大黄
牡丹汤为主加减治疗,效果还不错,但是临床上还不是很满意,所以我一直在寻求疗效更高,更稳妥的方子。后在读《名老中医之路》时,看到龚志贤老中医提到用加味
四逆散治疗肠痈效果甚佳,于是就有意学之,运用临床,发现其疗效较
大黄牡丹汤更胜一筹,进而就纳入自己的医学秘囊中,并将其又进行了增减,最后形成了上方。
本方系仲景“四逆散”加味而成。“四逆散”主治阳症
热厥。《
伤寒论》“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此方主之。”
“热厥”是由热邪人里,阳气被郁而致手足厥逆,同时还可能出现脘腹疼痛,或泄利不畅,里急后重等症状,皆因于气机不畅所致。因此,当用和解表里,疏理气机,调和肝脾之剂疗之。
四逆散重用柴胡透热解郁,枳壳(实)下气泄热,一升一降,相互配合以和解表里,升清阳,降浊阴;重用白芍敛阴柔肝止痛,甘草和中益气,互相配合是仲景芍甘汤以缓急舒挛,和肝脾,解疼痛。四药配合,能达解热止厥止痛之目的,四药皆性味平和无毒,乃舒肝理脾之平剂。再加
败酱草,红藤,公英,连翘,忍冬藤,
白花蛇舌草,等清热解毒之品增强其清解之力,麻黄散结,为治肠痈之效方。举例示之:
赵某某,男,37岁。患
急性阑尾炎,发烧,右下腹麦氏点,鼓起一拳头大的包块,不敢按压,疼痛很厉害,血象检查白细胞1.9万。在医院住院打针一周,仅烧退了,其余症无变化,院方要求手术,患者害怕,不愿手术,于是寻求中医治疗。刻诊:舌暗红,苔白厚,脉弦滑有力,口苦,饮食基本正常,大便偏少,不溏。处方四逆散合
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
柴胡30g
枳实30g 白芍60g 生甘草30g 苡米60g
败酱草30g公英90g 连翘60g 忍冬藤100g 白花蛇舌草45g 红藤45g 麻黄5g 七剂 水煎服 日三次。
一周后复诊,右下腹包块已消失,按压麦氏点仅隐痛。效不
更方,上方忍冬藤减为30g,续服五剂痊愈。
按:此案比较单纯,中医谓肠痈,西医称急性阑尾炎。西医一般主张手术,因患者害怕,未能成行,故转求中医。此证治疗起来比较容易,只要抓住时机,大剂清热解毒,散结活血即可。此案用四逆散加麻黄
行气散结,公英、连翘、败酱草、忍冬藤等清热解毒,红藤、白芍、麻黄等活血止痛。全方一气呵成,力
大药专,故收效较速。此案亦可用大黄牡丹汤,但我临床喜用四逆散加减,效果更好更稳妥,也算殊路同归吧。
-------------------
只是这个方子比大黄牡丹汤要贵不少吧
大黄牡丹汤治疗热证阑尾炎疗效也不赖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