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
经方特诊区:读脉 随想录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一、脉,可能是中医里最复杂一项技艺。我对它是敬而有加,同时也很畏惧。曾几何时,脑子里不是都产生一种想拜师的念头。自个儿翻书看过几次,都畏其太难而放弃。这次是因为看到有人介绍康平本伤寒论,而对它又产生了兴趣,于是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来细读。有些想法和体会,把它给写下来,供爱好者与脉学精益者共同学习探讨,所谓疑义相与析是也。
二、因为其复杂性,不好整理归类,即使能归其类也是太过庞杂,故以单条的形式呈现。
三、我手上的书不多。仅有《李时珍脉象学习图谱》《现行教材》《医宗金鉴》《黄帝内经》,而后就是网上当下的《脉经》,也翻看了网上的《难经》《太素脉法》。
四、之所以说它复杂,是因为脉既有粗细又有长短;既可以横看还可以竖看;还有左右、快慢、软(弱)硬(有力)、上(轻按)中下(重按),名称也多,有浮沉迟数、弦弱紧缓、滑涩洪细,大小长短虚实微濡等等。从16种到38种的,各家分法也不一样,教材就用了28种。据我对《伤寒杂病论》的统计,大约有37、38种之多。
以下是我对《伤寒杂病论》的统计,按照出现次数排列
1、 浮 100次
2、 沉  51次
3、 数  48次
4、 紧  45次
5、 弦  38次
6、 微  32次
7、 迟  30次
8、 弱  28次
9、 大  23次
10、涩  21次
11、细  17次
12、滑  14次
13、虚  12次
14、小  10次
15、伏   8次
16、缓   6次
17、实   6次
18、洪   5次
19、芤   4次
20、平   4次
21、动   3次
22、促   3次
23、结   3次
24、革   3次
25、代   2次
26、坚   2次
27、短   1次
28、长   1次
29、濡   1次
30、疾   1次
31、负   1次
32、卑   1次
此外,还有不至、不还、还、不出、出、绝。
五、脉象的复杂性还在于它往往以组合的形式出现,所谓兼脉是也。有些脉,其实本身就是一个兼脉,比如,革脉,就是弦而大。此外,脉象在不同的部位出现,其意义也是千差万别。
六、脉象的复杂性还在于有精通者,能通过脉象来识别人身上的某些器官的缺省与增多。比如识别妇女的孕,识别胎儿的性别,更有甚者,能通过脉象来识别人的升官发财气质等等,《太素》就有详细的介绍。
七、愚以为,脉象是古人认识人自身的一个工具一种仪器。古人在制造工具或者说仪器方面是个弱项,比较西方而言,但是在应用方面却是高手,可以说是玩的炉火纯青。
由此,我想到,古人可能是把脉象作为一个指标,犹如现代医学用仪器检测出数据,通过数据来说明病症一样,古人也是通过脉象来阐述病症的。
比如,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14.3)像这种字句在《伤寒杂病论》中俯拾皆是。
八、所以,学习脉象,通过脉象来解读《伤寒杂病论》,是学习中医的一个主要任务。这也是我暂时搁下《重读伤寒论》来学习脉象的一个目的。
九、因为脉学的复杂性,因而后世著书甚多。如何选择也是个问题。

-------------------
望聞問切。


神聖工巧。

-------------------
十、仲景之前有《内经》《难经》,仲景之后就多如牛毛了,比较有影响的是《脉经》《频湖脉学》和《三指禅》《太素》。

十一、我曾经把《内经》中的脉学和《伤寒杂病论》的脉相比较,实在是找不到相似之处,也就是说有,但不多;《难经》也翻了一下,也差不多。所以,我以为这两本书可以参考,但初学还是不要以他为主较妥。

待续。。

-------------------
待续。。

-------------------
十二、说到《脉经》,要多说几句。有人说,因为王叔和著述了《脉经》,所以在编篡《伤寒杂病论》时,就揉进了诸多脉学方面的内容。这实在是一个误解。翻看《脉经》,你可以看到,那就是一个大杂烩,什么都在里面。有《内经》的内容,也有《伤寒杂病论》里的内容,比如杂脉一篇就基本上是《伤寒杂病论》里的。
我觉得,这王叔和就是一个编篡高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抄哥。比较康平本的伤寒论,就可以看出,有些内容,本来是一个旁注的,他也把它给揉进去。比如,伤寒第一方,桂枝汤方后面,康平本就只有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就作为小一号的字旁注的,但是王叔和编篡的时候就作为正文给揉了进去。这种情况很多。也许,不是他给揉进去的而是后世印刷的时候,给编排进去了,这也难说。
再有,《伤寒杂病论》的编排,也跟康平本不一样。这也印证了我在《重读伤寒论》中的猜测,王叔和的《伤寒杂病论》前半部分完全是按照《内经》来编排的,剩余的部分,按照脏腑把它放在了《金匮要略》。我们现在很多人读《伤寒杂病论》就仅仅读《伤寒论》,而把《金匮要略》给扔了。实在是有点抓了半截就开跑。
所以,以《脉经》来学习脉学,也不对劲。

-------------------
十三、虽说王叔和有些不足,但客观的评价,他对中国医学的贡献是巨大的。我们不说他借助其太医令的地位使这本书流传甚广,单就比较康平本和王本,我们可以看出,康平本主要是以病来排序的,比如开篇讲太阳病,首先讲的是痉暍湿,痉病分刚痉和柔痉,这刚痉就是现在我们说的颈椎病。有人问,古人讲不讲病,我觉得还是讲的,不过古人的病名跟我们现在的病名是不一样的。
而这个王本是把它放在《金匮》里的。《金匮》虽说包含了诸如妇科、痉暍湿、疮之类的诸多杂病,但是我觉得王叔和还是试图按照脏腑(心肝脾肺肾)来分类的。这虽然给后世带来了六经跟脏腑之争,但也算是一个贡献吧。
其次,王叔和明确的提出了脉证之说,虽然他仅仅就加了脉证并治四个字,但这四个字意义深远。
但我依然认为,按照他的《脉经》来学脉还是不妥。

-------------------
秋缠:十三、虽说王叔和有些不足,但客观的评价,他对中国医学的贡献是巨大的。我们不说他借助其太医令的地位使这本书流传甚广,单就比较康平本和王本,我们可以看出,康平本主要是以病来排序 ..?(2012-12-28 09:13)?700)this.width=700;" >

我以为用病机来推导脉,恐怕是学习伤寒脉学的一个思路。如果从主证兼证的角度理解,也可以将脉理解为主或兼。
说王叔和是编纂家,其中张仲景也是编纂家,都是眼光独到的高手。
另外,王叔和离张仲景相去不远。张仲景死的时候,王叔和大概在吃奶。从社会背景的角度看,王叔和读张仲景的书要远远比我们现代人简单。
桂枝汤为例,肉桂芍药、生这些东西都是寻常百姓家灶头上的调味品。感冒了出点汗,随手抓点放锅里煮,吃了就好。民间已约定俗成的一种治疗方法,
因此,王叔和增加的这部分含金量,等同于张仲景的原书。

-------------------
今再来:我以为用病机来推导脉,恐怕是学习伤寒脉学的一个思路。如果从主证兼证的角度理解,也可以将脉理解为主或兼。
说王叔和是编纂家,其中张仲景也是编纂家,都是眼光独到的高手。
另外,王 .. (2012-12-28 10:39) 700)this.width=700;" >

用病机来推导脉,也许是个思路。

但是我这篇文章是试图把脉跟西医的检验指标等同起来,比如浮脉如同西医的某个指标,沉脉又是一个什么指标,用指标来说话。然思路不是很清晰,一边写一边整理思路吧。容我慢慢道来。

谢谢你的关注,也欢迎有兴趣的朋友一块儿参加。集思广益。

-------------------
十四、后世有讲六经辨证的有讲脏腑辨证的,有五行辨证的也有运气辨证的,但就很少有以脉辨证。虽有不多的讲以脉辨证的,但因其复杂和以其不易分辨,则多以舍脉从证而敷衍之。

举个例子:最近天气寒冷,我不小心也感受了风寒。有白尿(不知道是不是大家所说的蛋白尿),嗜睡,抽烟也感觉不舒服(这个指标对我来说是屡试屡应,我想戒烟只要感冒一个星期不抽就戒了)。脉微细。立马一剂麻附辛,第二天就好了。
我们来看301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附辛主之。
很显然,我的脉象是不符合301的。然,少阴病,这三个字就代表了少阴病的症状,281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所以我的脉象是符合少阴病的,但是如果你根据脉象来处方,显然是不敢也不能用麻附辛的,所以后世多以舍脉从证来说。
我觉得这里301加一个脉沉者,一定有其深意的。不能简单的用舍脉从证来敷衍之。
那么脉沉代表什么意思呢?书上有:
沉主骨 沉为肾---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沉即为肾。5.4
沉为里 ---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218
沉为水 ---寸口脉沉而紧,沉为水,…14.21
从这里可以看出,这脉沉实际是一个指向,是说这病在里边在肾,所以要用麻附辛,尤其是附子来解决问题。

如果用这种思维来看书,这样的例子,书上很多。

若讲以脉辨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得抓住教材;其次,还得把每个脉做个详细的分类;再次,还得把每个脉的所代表的症状讲清楚。

-------------------
秋缠:十四、后世有讲六经辨证的有讲脏腑辨证的,有五行辨证的也有运气辨证的,但就很少有以脉辨证。虽有不多的讲以脉辨证的,但因其复杂和以其不易分辨,则多以舍脉从证而敷衍之。
举个例子 ..?(2012-12-28 16:11)?700)this.width=700;" >

古人没有X光机,只有脉搏机。现在的脉神正好倒过来,有CT报告不看,非要用脉来忽悠。
三指禅讲脉以浮、沉、迟、数为四大纲,李可也是这个意思。仲景脉学我看还是要从这四种脉入门。

-------------------
十五、关于教材的选用。我以为还是从《伤寒杂病论》来入手较好。理由如下:
1、这本书是仲景对脉象的学习以后,加上自己临床实践所总结出来的。虽然其参考了《内经》《难经》,但是他有自己的理解和运用。我们既然学习脉学是为了临床,不是为了脉象而脉象,那就用他的理解更好。
2、但是,用这本书有个难点。就是王叔和在编篡这本书的时候,又加进了自己的理解,使很多原文不完整。比如《医宗》上所列的平脉法辨脉法,在这本书上就没有完整的列出。看康平本似乎也没有。所以要完全说是王叔和的责任,也不一定对。
周末翻看《医宗》,见有《四言脉诀》。据说也是仲景所著,由宋 崔嘉彦以及明 李时珍、李中梓增补修订。这倒是一个好东西,把脉学讲的清清楚楚。
3、伤寒序中,博采众方后有平脉辨证,我摆渡了一下,似乎不见这完整的书。除了《医宗》有平脉法辨脉法之外。
4、所以,我的结论是,要用这本书,但是必须把这些补充完整方可。

-------------------
十六、前说《四言脉诀》很好,昨儿比较下来,也感到不尽然。以平脉来比较

《四言脉诀》讲:心脉浮大,肺脉涩短,肝沉弦长,肾沉滑软,脾中缓迟
平脉法讲:心脉洪大而长,肺脉毛浮,肝脉微弦,濡弱而长,肾脉沉滑。

两相比较,这差距不是丁点儿。《四言脉诀》作参考也是不错的。

-------------------
十七、昨晚在民间中医网偶然翻到《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眼前一亮。
过去也听过别人讲这本书,不太在意。主要不想浪费太多的精力在考古上,由于这次整理脉学,由康平本开始介入,到桂林古本。细观这些版本,我觉得就这么二类。
一是王叔和的,王本;一是桂林古本。
王本,是现今流传最广流传最多的。盖因其官方的色彩较重。其后的成无己、宋刻本等等都是其衍生品。包括康平本。
康平本,源于日本。我觉得大约是唐朝那会儿给带过去的,也算是保存较好的一个版本。
桂林古本,由于其民间的身份以及发现的时间较晚,虽可能是现今最完整的版本,但流行与影响力不大。
方才做了一个比对,录于下:
伤寒35条,麻黄汤方后,宋刻本附有
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营,营卫俱病,骨节烦痛,可发其汗,宜麻黄汤
这段,在赵本却没有。康平本里也没有。
在桂林古本里却是列于卷三杂病例71条里,而且文字也有所不同,骨节烦痛之后是当发其汗而不可下也。即
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营,营卫俱病,骨节烦痛,当发其汗而不可下也

-------------------
十八、把桂林古本跟《医宗金鉴》里的平脉法做一核对,也发现《医宗金鉴》不全。

《医宗金鉴》作为清朝考医的唯一复习资料,其功不可没。这本书比现今我们的教材好的不是一点半点。但这本书也有2个弱点
其一,很多方子不标明出处。这是明显的不尊重知识产权嘛,对后世查找也带来难度;
其二,这吴老头自持皇上给的权力,就任意删割编排原文。这也是对原作者的不尊重。

这都是玩笑话了。反正这本书功大于过。

刚才我把桂林古本跟《医宗金鉴》里的平脉法对照,第一条就找不到。郁闷死我了。

-------------------
十九、前面十二讲 桂枝汤时,说康平本就只有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就作为小一号的字旁注的,但是王叔和编篡的时候就作为正文给揉了进去。

刚才翻桂林古本,跟王本是一致的。囧

此外,这桂林古本加了很多温病以及热病的内容。很多方子都是王本所未载入的。

-------------------
二十、有时在想,这王本的《伤寒论》到底是王叔和没有见着原本还是像米开朗基罗的维纳斯一样,雕好了,砍她一刀。

残缺是美。又想到曾文正公为其书房所题写求阙斋。

-------------------
二十一、本来以为自己已经穷尽了所有的脉象的内容,余下的就是通过这篇小文厘清思路。不然,现在半道杀出个程咬金---桂林古本。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要重新整理不容易啊。

开始体会黄老师所说的激情了。

-------------------
秋缠:十六、前说《四言脉诀》很好,昨儿比较下来,也感到不尽然。以平脉来比较
《四言脉诀》讲:心脉浮大,肺脉涩短,肝沉弦长,肾沉滑软,脾中缓迟
平脉法讲:心脉洪大而长,肺脉毛浮,肝脉 ..?(2013-01-02 09:34)?700)this.width=700;" >

但临床实际,心脉洪大而长是病脉,非常脉。所以"应该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不能随文训解,以文害义,以至难得其真。

-------------------
经方中:但临床实际,心脉洪大而长是病脉,非常脉。所以"应该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不能随文训解,以文害义,以至难得其真。?(2013-01-02 16:59)?700)this.width=700;" >

王兄所言极是。

有时候,我时常嘲笑吴鞠通、郝万山是书呆子,细想,自己何尚不是。脉贵实践,所以古人有指下难明之说。古人讲,要明白什么脉就得找什么人去辨认,而对我来说,除了时不时的摸摸自己的脉而外,样板太少。

没办法。只好先从书上明白道理。现在感觉就是病脉易懂平脉难明。平脉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时间、个体的差异等等。

还望王兄时不时的来给予指点。不胜感激!

-------------------
学中医一定要从理论到临床,从临床检验理论才能发现问题。从"尽信书不若无书"之窘 迫状态走出来,尤其是「伤寒杂病论」如果从文字上扣字眼,必然得不到真实的内涵。欢迎先生继续。

-------------------
二十二、现在通行的《伤寒论》较之《桂林古本的伤寒论》,大有一种断臂的感觉。西方的维纳斯之所以耐人寻味是因为作者砍掉了双臂的缘故;我们现在通行的《伤寒论》却是因为历史的缘故。如果一开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桂林古本,那一定少了很多玩味儿的乐趣。

-------------------
经方中:学中医一定要从理论到临床,从临床检验理论才能发现问题。从"尽信书不若无书"之窘 迫状态走出来,尤其是「伤寒杂病论」如果从文字上扣字眼,必然得不到真实的内涵。欢迎先生继续。?(2013-01-03 17:44)?700)this.width=700;" >

王兄所言极是。

我现在就是想先把理论给搞明白了,然后把这些东东放到实践中去体会、去甑别,去伪存真,逐渐的摸索一条自己的脉诊之路。

-------------------
这条路很艰辛,如作为考证可以继续,如果讲实用还是要学黄老师的著作。我不知道您是研究生,还是临床医生?再就是要和「金匮」的脉法互参,脉证相结合,不能以偏概全。脉证也好,方证也好,其实都是感应当时人体的病理生理处于什么状态,用什么方去纠正。这就是 胡老说的:辩 方证是辩证的尖端。不是会背几条经文所能理解的。

-------------------
我的话说的太多了,就此打住。

-------------------
几位先生能从古本伤寒中发现一些细节,乃经方之大幸也。

-------------------
开年了。计划还是要把这脉,拣主要的把它叙述一遍。边记录边学习,这是我的学习方法。搞完了这个,再继续重读伤寒论。

本来想今天开始的。结果一打开帖子找不到,随便翻看几张帖子,受教很多。

回王兄:我就一自学者,跟今再来差不多,但比他资历浅。谢谢您的指点,有机会定当面请教。

拜个晚年,给您!

-------------------
1、 浮 100次
2、 沉  51次
3、 数  48次
4、 紧  45次
5、 弦  38次
6、 微  32次
7、 迟  30次
8、 弱  28次
9、 大  23次
10、涩  21次
11、细  17次
12、滑  14次
13、虚  12次
14、小  10次
15、伏   8次
16、缓   6次
17、实   6次
18、洪   5次
19、芤   4次
20、平   4次
21、动   3次
22、促   3次
23、结   3次
24、革   3次
25、代   2次
26、坚   2次
27、短   1次
28、长   1次
29、濡   1次
30、疾   1次
31、负   1次
32、卑   1次
此外,还有不至、不还、还、不出、出、绝。
五、脉象的复杂性还在于它往往以组合的形式出现,所谓兼脉是也。有些脉,其实本身就是一个兼脉,比如,革脉,就是弦而大。此外,脉象在不同的部位出现,其意义也是千差万别。\\\\\辛苦了,总结还是需要不少精力的,我以为,多数脉诊使用者,最初临证脉诊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现场的指感与生病的对应,按照你这些思路,你显然是从脉名开始研究,你的导向最终是文献之间的研究,而脉名是一个规范,它与现场的真实指感之间距离不小,而且这些脉名涉及的指感与临诊全部指感还相差很远,这样,你目前就不能使用这些脉名来顺利的临诊应用了,你的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变成落实常见脉名对应的具体指感了,浮脉是怎样的,沉脉是怎样的,弦脉是怎样的,第二个问题,或许会是为什么那么多都是弦脉

-------------------
maixue:1、 浮 100次
2、 沉??51次
3、 数??48次
4、 紧??45次
5、 弦??38次
.......?(2013-02-19 19:52)?700)this.width=700;" >

受教。

说实话,我现在是没法去实践。除了自己以及家人的可以摸摸而外,很少有机会去实践。前不久见一孕妇,较熟,腆着脸让别人给我摸摸。愣是没找到滑脉的感觉。

现在我只能先把每个脉的具体应指、含义弄清楚,以后应用的时候不至于手忙脚乱。但是在梳理的过程中确实有走向考古派的趋势,我有感觉。

谢谢你的指点!

-------------------
二十三、过去读书的时候,对书中的寸口脉、趺阳脉、少阴脉不是很清楚。因为有三部九脉之说,老想着这些可能就代表哪些东西,比如趺阳脉就指脚背的那块儿。

读《医宗金鉴》,有越人独取寸脉一说,这越人,指的就是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用寸口脉来代替三部九脉是起源于扁鹊的。前几天读汤一笑先生的文章,据他考证,好像这脉,指我们现在通用的脉,成型于扁鹊。看来这两个说法是一致的。

既然这样,那我理解这书中所说的寸口脉就指寸、趺阳脉就指关、少阴脉就指尺了。

-------------------
二十四、、浮脉
1、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水漂木。
平脉法讲,如三菽重,与皮毛相得。菽,百度说是豆类的总称,按之有三个豆子那么重,说明很轻。与皮毛相得,肺主皮毛,所以常常把它跟肺连在一块儿。所以平脉法也讲,肺脉毛浮。肺病自得此脉。若得迟缓者皆愈;若得数者则剧,法当痈肿,为难治也。
李时珍说,如循榆荚似毛轻。我觉得用如水漂木来体会手感,很接近。据说有些老师就是这么教的。
2、不同的时间、不同的部位,寸关尺浮沉,出现此脉都具有不同的意义。
3、同样是浮脉,它所代表的意思也不一样。
①浮为风
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风则生微热30
脉浮而紧,浮则为风,……风则伤卫35
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134
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14.2
浮则为风。14.26
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15.1
②浮为风虚
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辨脉法
③浮为热
阳浮者,热自发。12
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176
脉浮而迟,表热里寒。2.25
寸口脉浮而迟,浮脉则热,迟脉则潜。14.8
趺阳脉浮而数,浮脉即热,数脉即止。14.8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247
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5.5
④浮为虚(气)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浮者血虚,络脉空虚。5.2
寸口脉浮而迟,浮则为虚,虚则卫气不足。13.2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17.5
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为气,……气盛而溲数,……13.2
⑤浮主表(外)
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45
脉浮者,病在表,……51
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246
脉浮在表。14附
⑥其他
迟脉浮为伤肾。15.2
脉浮而汗出如留珠者,卫气衰也。桂本1.50
趺阳脉浮而大,浮为气实。桂本2.38
问曰:人愧者,其脉何类?师曰:脉浮,而面色乍白乍赤。平脉法

按:概言之,浮主要含义乃风,其他的含义皆由此而生发。比如热,风则生微热,比如虚,风本身就是一虚。又风,外来之物,故主外,外者,表也,故也主表。后世有内风一说,将风分为内外,不辨。是否有道理,待慢慢体悟。

4、浮与它脉组合,又有
微浮 浮而迟 浮而数 浮而动数 浮数 浮而滑 浮滑 浮而涩 浮弱而涩 浮微而涩 浮虚而涩
浮而紧 浮紧 浮而缓 浮缓 浮而弱 浮弱 浮而大 浮大浮而细滑 浮细 浮之坚 浮之大坚
浮而芤 浮而洪 浮虚 浮实

不同的组合有不同的意义

-------------------
二十五、沉脉
1、王叔和讲,举之不足按之有余。又,按之至骨曰沉。按推算,当属于十五菽重。《医宗金鉴》讲,筋骨取而得之。跟王叔和所讲意思差不多。
2、《金匮》,寸口脉浮而迟,浮脉则热,迟脉则潜,热潜相搏,名曰沉。14.8
平脉法说,卫气和名曰缓,营气和名曰迟,迟缓相搏,名曰沉。(桂本1.39)《医宗》在评论此条时说,此沉当为强。
到底是浮而迟是沉,还是缓而迟是沉?待辨。
3、沉脉也有诸多含义
①沉为水:
寸口脉沉而紧,沉为水,紧为寒…14.21
少阴脉紧而沉,紧则为痛,沉则为水。14.9
寸口脉沉而迟,迟则为寒,沉则为水。14.19
②沉主骨
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5.4
③沉为肾
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为肾,弱即为肝。5.4
④沉为里
脉沉,亦在里也。148
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218
⑤其它
沉则脉虚络,伏则小便难,虚难相搏,水走皮肤,即为水矣。14.8
脉沉者,营气微也。平脉法

按:虽说沉脉的含义也多,但愚以为,水是其主要含义。其它也是可以推而广之的。《内经》讲,肾为水,又肾主骨。可见沉—肾—水—骨是相通的。

4、沉与它脉组合,又有
沉紧 沉而紧 沉弦 沉而弦 沉若弦 沉细 沉而细 沉迟 沉而迟 沉小迟 沉小 沉微 沉而弱 沉结 沉滑 沉绝 沉涩
相关文章
 婴儿冬季感冒,打喷嚏流鼻涕,可以喝葱鼓汤么
 请问食火吃什么药?
 李宁成功的背后到底是谁?
 地髓煎丸(《杨氏家藏方》卷十六)
 膏淋
 蜡蜜丸(《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婴孺方》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