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是西方绘画的特点,国画是散点透视。两者的共同点是都需摄取影像,经过艺术加工,才能以艺术的笔法来表达。不同之处在于,欧洲绘画是固定点透视,眼力写实强,看的远,形象立体化,雕塑艺术发达。而国画是散点游移透视,看的也远但细节不够清晰,写意非写实,近乎于“近视眼”视野,平面视觉。
透视的不同,一方面是因地理环境的差别,另一方面则因视野差异。
在《丹纳哲学》里,从地理角度谈到两者差别,中原地区因地处江河流域,湿度大,水汽氤氲,所以有山川云海的山水国画风格。而欧洲平原相对干燥,阳光日照强,可极目千里,视野清晰,于是产生了欧洲风景画的写实风格。
决定视野的,一方面是文化艺术心理,人眼和相机镜头的不同在于,人眼是主观观察,会根据大脑的意图对眼前的影像进行取舍,所以有“视而不见”这个成语。而相机是客观、如实记录视野范围内的影像。另一方面,即人眼的结构本身,例如视力、夜
盲症等等,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维生素A是由-
白芷酮环和两分子异戊二烯构成的多烯化合物。天然维生素A有A1,即视黄醇和A2.动物性食品,如肝、肉类、蛋黄、乳制品、
鱼肝油是维生素A 的丰富来源。中原是农耕文化,饮食谱以米面为主,肉食为辅。而欧洲是海洋-游牧文明,以肉食-乳制品为主,面食为辅。饮食结构的不同,造成了对维生素A的摄取量不同,因维生素A的代谢参与视蛋白结合、基因表达和组织分化的调节等环节,维生素A的严重摄入不足,可造成如夜盲症、干眼病等病症。
从生理的角度来探讨,因日常饮食摄入维生素A的程度不同,是否会在漫长的人体代谢进化环节产生不同后果呢?
例如人的肤色差别是地理环境等差异性所造成的进化差别。古人类在地球上迁徙定居繁衍,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进化分化,而呈现出体质人类学差别。例如热带雨林地区日照强,湿度大,水源充足,进化出湿热体质,皮肤黑而多汗。而北欧寒冷地区,日照减少、气候寒冷,而进化出皮肤白、高鼻梁的欧罗巴人种。
而这种与维生素A相关的进化差异性,在绘画艺术上则表现为透视差别,写意与写实之不同。写意思维易于抓住事物本质,哲学思想发达,所以有《易》《道德经》等思想著作。写实思维注重细节,情感体验,由此产生丰富情感体验的欧洲建筑艺术及文艺复兴之后发达的工业。
写意与写实的差别,还造成语言文法表达不同。林语堂曾就“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谈到翻译的问题,理雅是这样翻译的:“Opportunities of time vouchsafed by Heaven are not equal to advantages of situation afforded by the Earth,and advantages of situation afforded by the Earth are not equal to (the union arising from ) the accord of Men”,从语言逻辑上可见写实写意之截然不同,英语在语法上有一种建筑感,汉语不是这样的。
维生素A的过量摄入可引起中毒。人体的代谢功能在于能达到一种系统的稳态,低浓度有低浓度的稳态,高浓度有高浓度的稳态,这是生物的自适应性。中医所说的“平治于权衡”,也就是通过治疗的手段恢复这种系统稳态。如非因严重摄入不足导致的夜盲症、干眼症,是不需要特别补充维生素A的,在这里特别说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