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
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太阳病,二三日,是表邪欲传里之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有结滞,与阳明里实相似。阳明证腹满结实者,也可以表现为“不能卧,但欲起”,如242条“……喘冒(一作息)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
大承气汤”。但是阳明里实者,其脉当实,必脉大、或紧或滑。而此脉微弱,就不是阳明结实,所以张仲景说,“此本有寒分也”。寒分之意,应是水气之意。不能卧,但欲起,是心下有水,卧下则水气上壅挤压胸肺,其人胸满而喘,故不能卧,但欲起,此为心下有水结滞。水气结于心下,当为心下有热,热性上浮才能与水抟结在心下而不下利。若本为有寒,寒性下沉,寒与水结,必当下利。脉微弱(脉有点弱)者,是阴气不足阳气有余,故脉微弱者必有里热,可与
小青龙加
石膏汤。此本有寒分也,当指本为心下有水。水气上壅迫肺,当以宣通为法。而反下之,若利止,必是太阳之热下陷与心下之热互结而作结胸。下利未止者,四日复下之,医家多解释为四日复下利,理由是“没有医家见下利不止者,还与攻下药的”,这样解释似通。但是大论“复下之”一词出现有九条,除去此条,还有八条,均为攻下的意思,且158条就有下利不止,而复下之的。理由是“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是为了攻痞。那么139条有没有可能复下之也是为了攻心下结呢?因为病人“不能卧,但欲起”,所以四日复下之,很有可能是医者复下之,而不是病人复下利。因为下利未止者,已经说明下利没有止,下利没有止,那么就是四日下利未止,四日下利未止又怎么能说是四日复下利呢?只能是三日利止者,四日又出现下利,才能说是四日复下利。所以此条“复下之”,应是医者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这是符合病理因素的。因为脉浮而动数身反恶寒者,下之必作结胸。脉动为实,津液不亏,若下之则上焦津液必与邪气抗争而作结胸。脉微弱者为虚,津液不足,“此本有寒分”,寒分亦为虚,故下之,则正气无力与邪抗争,所以下利。也有可能利止,利止是正气未虚,正与邪争,拒邪入里故利止。利止则邪气无从出,留结于胸中必作结胸。若利未止,这是虚不受攻,表热下陷,四日复下之,此作表里不解的协热利也,变为
桂枝人参汤证。
-------------------
-------------------
说得有道理哦!
不过认为“此本有寒分也”中的寒分为水气,是不是有点武断了?
-------------------
我们可以一起分析,经过分析就可以避免武断。
什么东西能导致心下结呢?而且是卧下就能压迫胸肺的,无非是饮食和瘀血。排除阳明可下证,就剩下了痰饮。因为如果可以下,张仲景就不会说“反下之”。所以可以排除食结和血结,那么这个心下结的“寒分”会是什么呢?而且这个寒分是本有的,也就是在得太阳病之前就有的。欢迎讨论
-------------------
1、大陷胸丸、汤均以
甘遂为主药,说明它下的是胸膈内水(与胃肠道水有区别)。
2、大陷胸丸还用了
葶苈,葶苈
大枣泻肺汤中泻胸膈水饮,
防已椒目葶苈
大黄丸主膈中水饮。
3、大陷胸丸比汤多了葶苈,用量上减为弹丸大,可知症状比
大陷胸汤轻得多。
4、大陷胸丸、汤匀有大黄、
芒硝,说明有胃肠积热,不排除肠道积垢。
综上所述,大陷胸所治:介于
悬饮、胃肠积热之间的症状,大陷胸丸所治应当比“支饮不得息,
葶苈大枣泻肺汤”更重。
小陷胸汤:
黄连一两(苦寒)
半夏半升(洗,辛温) 栝蒌实大者一个(苦寒)
半夏除水饮,黄连、栝蒌实除热毒。
瓜蒌、大贝、奶浆草(
蒲公英茎中有白色稍稠的液汁,一如乳汁,故土名奶浆草),治疗奶疮三件。
瓜蒌:润肺燥,降火,治
咳嗽,涤痰结,利咽喉,止
消渴,利大肠,消
痈肿疮毒。苦,寒,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