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
各家经方:[原创]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 引言
??? 前几天,黄老师让我们每一个人写一句对经方的感悟,作为《黄煌经方沙龙?第一辑》的封底内容。我想了一个晚上,是因为想写一句跟经方直接相关的话,但最终还是放弃了。我觉得没有哪一句话可以比这十二个字更恰如其分地描述我跟随黄煌老师,接触经方以后的感觉:
???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 事实上,这是一年来,一直萦绕在心中的一句话,因为这份迟来觉醒,使得我常常对命运充满感恩,以致我时时感知,我一直是命运从来不曾放弃,也是命运最眷顾的孩子……
??? 在来到南京的前半年里,我用“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陆陆续续写下了一组共三篇的小随笔。写完以后,便丢下不想也不看。这也是我写作的一种习惯,写好的东西,丢在一边,一年半载以后,当初的悸动已消失,曾经颇为自诩的文字也已陌生,翻出来再看,便生出几分审视别人文章的苛刻与冷静。有时,甚至能清楚地感受到当时的无知与浅薄,那些文字便也随手丢弃,一笑而过。但这组小文,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自己当初如青竹拔节搬的成长与快乐,做一些错别字的修改,陆续贴出来。也许,它的某一个部分,某一句话,会与某一个读者“心有戚戚焉”……


-------------------
(1) 道&术——追寻失落的本真
记得大一时候,中医基础理论老师的一段话曾在我们的心中种下了一颗不平的种子,他说——
我们中国的武术博大精深,但是它的名字叫“武术”;
我们中国的医学源远流长,但是我们拥有的是“医术”……
我们这些有着千年文化积淀,有着丰富内涵的瑰宝,仅仅被称为低级的“术”!
而日本的很多东西是从我们中国学去的,但是他们把它称为“道”,武士道、空手道、花道、茶道
这是我们中医学的悲哀……
不平的种子一旦种下,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一直生根发芽……

直到今天,面对纷纷改行的同学,面对着病人殷殷的目光,我开始重新审视“道”与“术”的高下:
“形而上为之道,形而下为之器”,于是,道器之分在很多人的眼中被等同于优劣之别,我的中基老师因为医学被称为“术”而愤愤不平的同时,又有多少人因为中医中诸多不可言说的“道”的成分而洋洋自得。
但,是否我们可以满足于如此的荣耀?是否对“道”的津津乐道,已使我们忘却了医学最初的本真——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
失去了“道”的光环的中医学,在“术”的层面上,依然不失其济世活人的本质;
但失去了“术”的价值的中医学,除了成为博物馆中供人瞻仰的文物,又剩下些什么?
盛大而华美的“道”的外衣,曾让多少学子对中医学充满了希望和梦想,飞奔而来……
萎缩而干瘪的“术”的内核,又让多少学子对中医学充满了失望与无奈,转身而去,再回首,虽有不舍,却依然不改离去的决绝。

我们常常嘲笑说,燕安知鸿鹄之志。
然而,当我面对病人,我在问自己——
如果每一只燕雀都有了鸿鹄的理想,
是幸运,还是不幸???

-------------------
没有术的道是空谈

-------------------
(2) 知&行——绝知此事要躬行
知行关系,先知而后行乎?先行而后知乎?知难而行易乎?知易而行难乎?本就是一个复杂的哲学问题,个中曲折,看陶行知先生三番四次改名的经历就知道了,若细细论证起来,恐怕够一个博士写好几篇毕业论文。
而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居然消磨了整整8年的时光——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每一个人的生活都需要适度的成就感和炫耀来支撑。
不管自己愿不愿意承认,对我而言,书桌上,床上一排排的书籍是我的炫耀与满足。林黛玉曾言,这一生与诗书结成闺中伴,与笔墨结成骨肉亲……与我,我同样深信,我的生命,必须用笔墨来浇灌,用文字来濡养。离开书的日子,心无家园,整个人便也觉面目可憎,心神恍惚……
于是,我一直读书,夜来经卷三千册,灯火争辉也媚人……
然而,这样的生活,从来没有带来过完整的快乐和满足。
我曾以《中医各家学说》为专业.因为我想知道,为什么中医发展中会有那么多的流派,为什么他们呈现出一种相斥而又相容的奇异状态,是不是把自己的头脑完全纳入古人的思维才是成为“苍生大医”的必经之路……为了搞懂这些问题,读医史、读原著、读哲学,读历史,读逻辑……我知道了历史上的个个流派,明了了他们之间的门派恩怨,洞悉他们的转承启合。在必要的场合,我可以对着师弟师妹侃侃而谈,我可以条分缕析地与人一辩高下。但我不必要的场合,我更多地选择沉默。很多人以为才不外露的谦卑,只有我自己知道,那是自知之明后的恐慌,上下而求索,但是,我所拥有的都不是我最想得到的骄傲与光荣,我从未找到过我最想要得到东西——做一个真正的医生,起死人,肉白骨……
跟随黄老师以来,常在门诊,看到一个一个活生生的病人,在理论中打转的条文,忽然幻化成了活生生的形象。黄芪的“无汗能发,有汗能止”,人参的“添精神,定惊悸”,麻黄的“去营中寒邪,卫中风热”……再回头《十大类方》,看体质,这些界定不明的文字,都在一个个的人身上,有了明确的指归。豁然开朗,往往只在一瞬之间……
突然明了,一味地从书本中寻找答案的想法是多么可笑。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汇叫“成瘾”,吸毒成毒瘾,抽烟成烟瘾……原来读书也一样。那会有一种麻醉思维的状态,它会让人觉得学习就是一切,只要学下去我就不会虚度此生。学然后知不足,一路地读下去只会觉得那么多的东西自己不知道,还有那么多需要搞懂的东西,于是,我们便渐渐忘记了学以致用的古训,忘记了读书只是为了实践的准备而已。
氧气是生命所必需的,但高流量的氧气,却会抑制一个人的呼吸中枢……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读书成瘾的麻痹中走出来,在实践中寻找检验理论的标尺,去做真正的中医临床家……
能够在尚未垂垂老矣的时候,明白这个道理,幸甚如斯^^
[ 此贴被思玥在2007-11-06 21:26重新编辑 www.med126.com]

-------------------
(3)意&言——寻找一个可证伪的理由
无意中翻出第一版的《50味药证》,发现自己居然曾在首页上抄下这样一段话:
? 一个理论越具体,它就越有说服力,越容易直接面对出现的反常情况,它也越能引起人们检验它的兴趣,并且,检验的工作也越有价值。
? 在什么时候,什么心情下,从哪本书上抄下的这段话,居然完全忘却了。在真正地走近了药证和经方后,重新读起这段话,却觉得如此恰如其分,同时也勾起了最近常萦心头的“言意之辩”:
“医者意也”,是中医学领域经常提到的四个字。然而在今天的学术界,否定中医者从此四字中看出中医学主观臆测性、随意性从而使之成为否定中医的一大借口,但与此同时诸多中医维护者却认为恰恰是此四字体现了中医学独特的灵活性、个体化的特色,使之成为对应对种种攻击的挡箭牌。同样的四个字,既是攻击的长矛,又是防守的盾牌,的确是蛮有意思的一件事。
在过去将近10年的时间里,我亦曾是“医者意也”的坚定拥护者,真诚地热爱着这种古老而神秘的智慧……
?“意会”的做法,并非一无是处。单单从经验积累的角度来看,历代医家在锲而不舍的“意会”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对经验的应用上,每一个医家都有着独特的心得和体会,这一点,古书中大量的“心法”、“心得”“心悟”以及明清涌现出的大量的医案类著作可以为证。
但是,这些经验仅仅限于解决一个个具体而直接的临床问题,而且由于坚信这些经验的取得,是中医学思维的最高境界“意会”的恩赐,具有独特性与不可重复性,这些经验和奥妙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并毫不走样地传授给后人的,更不要说理性地归纳为普遍的知识。于是几千年来,中医的进步微乎其微,深一步科学原理的探索和总结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 由于思维共性上高度的认同感以及执著于意会心传的顽强生命力,使得中医学虽然历经内部的动荡和打击依然不会被彻底摧毁,但“医者意也”、“得意忘言”的原则(领悟到某种特殊的技巧后,对抽象的理论不屑一顾)却依然是一种极端实用主义的目光短浅。面对别人的质询,理直气壮地以“意者意也”作为挡箭牌这不仅仅是一种无奈与无赖,更是一种浅薄与无知。
要打破这样的怪圈,也许,我们需要做的,便是放弃对“意会”偏执的热爱,赋语言以信任,给“意会”的过程及结果以准确的描述和表达,进而而寻找背后的规律,提出具体而可操作的假说,用这些假说,给中医一个可证伪的理由。
?药证、方证、药人、方人不正是一个个这样的假说吗,在这条路上,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
看了楼主的帖子,很高兴。想起了一位比丘尼的诗: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碎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
医者意也,能与孔夫子的“勿意、勿必、勿固、勿我”一起学习,才能自信而不自满;谦虚而和自卑。灵活机动、随心所欲而不越矩。

-------------------
    其实经方十分朴实,简朴得让医生们痛惜,没法忍心不给她加上一层层华丽的外衣。所以现在多数人看到的只是她华美的外表,还不了解她质朴的内心。

-------------------
毋意,就是不凭空揣测;毋必,就是不必过高期望;毋固,就是不固执己见,看问题要有变化发展的观点;毋我,就是不要自以为是,要学会换位思考。

-------------------
感谢黄师的解释!

-------------------
做人复杂容易,简单相反倒是难了。然而经方的本质是简单的,所以学起来很难,其原因在于人们在作茧自缚。而在这个无比复杂的时代,经方的这种简单质朴,宛然一位不合时宜的隐君子!

-------------------
"医者意也"之“意”并非指“意会”,应指似“注意力”之类的意思,原文出《后汉书》“郭玉传”,原文中的意思与《内经》针刺“治神”之意相近似,近年廖育群先生有书论之,可参。

-------------------
一个词最初的意思是怎样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漫长演变过程中,它的词义是否发生了变化,现今人们讲到这个词的时候,是怎么理解的,这个比较重要。
[ 此贴被思玥在2007-11-18 21:22重新编辑 www.med126.com]

-------------------
楼主的帖子,让我想起心仪的诗句:
自负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
与楼主共勉!

-------------------
呵,医学是人类永远顶礼膜拜的海……

纵然不乏在“逝者如斯夫”的洪流中逆流挽舟的勇气,

也越来越警示自己当常怀谦卑之心,

共勉!

-------------------
嘻笑怒骂皆成文
力挽狂澜杏林人

-------------------
拜读大作,心潮澎湃.....

-------------------
一位医家曾讲过:不读伤寒,一辈子“糊涂”医。
遇伤寒论,遇黄师。实乃我们从医者一生之幸事!!
相关文章
 疝解
 ?低血糖
 龙齿散(《圣惠》卷四)
 三妙散加土茯苓会不会有副作用?
 咯气3个月
 卒腰痛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