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有大、小、缓、急、奇、偶、复之别。方有经方、名方、时方之分。仲景处方其
鳖甲煎丸有23味之多,可谓大剂起沉疴,上古圣人处方用药之际寒热杂投,温清补消并用,况我辈去古远矣。而今随着时代的变迁,药材的滥采滥用、炮制、产地,环境的变化等等诸多因素,临证之际,病症其寒热错杂,虚实并见,内外和邪,现今单一纯粹的病症已不多见,故我辈临证之际如确有需要名方、时方也可选用,况名方、时方对经方多有补益,后世诸贤对内经、
伤寒的发挥、补充、阐述也可谓功不可没。虽然补土、滋阴、攻邪、寒凉、温补、温热、扶阳、地方流派等等都出自伤寒、内经,但其义理方药阐述补充,都可谓岐黄、仲景之功臣。
现在很多名老中医所处方药看起来平淡无奇,但其面临复杂病症时,一边扶正一边驱邪,寒热杂投,温清补消并用,因为很多病症不能一味驱邪,否则正气内乏致使邪气深入,导致邪胜正衰;若一味扶正会导致邪气留恋,滞而不去导致闭门留寇,是故祛邪寓于扶正之中,扶正与祛邪并用,岂不美哉。
中医治病治证,西医治病治因。中医之长在于改善临床症状,西医之长在于改善临床指标,如果两者能有机结合,可谓尽善尽美,但是他们的理论从开始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不管是用中医解释西医,还是用西医解释中医都是貌合神离。若想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或许这不是一个、两个人能完成的,也不是三五年能完成的。从民国张锡纯起始到现在,中西医结合尚未完成,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中西医之间不断切磋,不断磨合,才能互通共赢。欲求融汇,必需精于中西医学,先继承,再发挥,后兼容,融会贯通,学贯中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