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这个中药配方颗粒也是我治病常用到的。对我来说,这个中药配方颗粒还是太新潮,之所以用,因能随手取效,能自如驾驭,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能机园而法活。我就讲讲我的随心感受,有关相类似的,用药经历、相类似的疾病、相类似的遣方。 用免煎颗粒治各疾病见证,当以为辨证论治依据,临证方可用之。尤其对疑难痼疾的治疗,疗效精湛之佳令我称奇。这是基于对经方的彻悟,深造,对病证的准确把握,故虽小道,却用之屡显奇效,姑且,录之于下与同道共享之。
验案一
郭男 19岁 2013年7月15 日初诊
主诉:眩晕、恶心加剧4天,食谷欲吐。 病史:患者7天前不慎受寒后,出现恶寒无汗,头晕耳鸣,恶心呕吐,当日饮食下咽少顷尽吐,周身四肢关节酸痛不适。后自行购药服后,上述症状均有好转。然头晕耳鸣,恶心不减,烦躁胸满苦不堪言。食纳差,二便调。来诊时,测体温正常,仍伴恶寒,头晕耳鸣,并有头部胀痛,无鼻塞流涕,无咽痛,喜饮暖水,食纳差、二便调。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浮紧。 辩证:此处为太阳,阳明余邪未尽,属太阴胃家虚寒证侯。 条文,干呕吐涎沫,头痛者。食谷欲呕者吴茱萸汤悉主之。
处方吴茱萸汤:吴茱萸9克、生姜9克、党参10克、大枣10克。(相当于饮片量)取1剂,顿服。未再来复诊。 后因其父陪亲戚来诊,问及此事,诉当夜安然入睡。次日恶寒头痛、耳鸣、欲呕诸症均消,精神转佳,一切正常。前药尽剂而愈,故患者未再复诊。
杨某,男,40岁。 系我一老友,自服汤液乏效,延余诊治。诉近秋来头晕,易疲劳、怕冷无汗,平素一遇寒风袭入即全身发冷,恶寒显,手足凉,身沉重。 诊现症见:患者形体偏胖,整日疲惫无神,昏昏沉沉。恶寒无汗,背部有发冷处,咽干不思饮,略感胸闷心慌,胃纳佳,二便可。切诊其脉沉细,苔白湿润。自言一切就都好办,接诊后即时开方施药。 辨证:少阴病,为寒饮所作,寒邪困阻肾阳,壅塞清窍之疾。宜温阳散寒利水为治。 选方投用,真武汤合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
麻黄6g,炮附子6g,辽细辛6g,白术10g,白芍10g,茯苓10g,猪苓10g,葛根30g,生姜10g。服3剂
患者自诉处方治之疗效甚佳,服药3剂,背冷得良,沉重的身体顿觉轻松,感到浑身舒坦,非笔墨能够形容。随访一切安好。 后有一席谈话,想来感触良多,尤为重要的是他认识到中医正面、积极、有用的东西,更注重中医对自身机体没有破坏性。中医治疗的整体性、完美性优于西医,我十分赞同他代之以“科学”的一切观点。慰心不已。 我经常用中药配方颗粒,很好使,效果很好。呵呵,说自己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病效果如何如何,也颇有点敝帚自珍的味道啊! 中药配方颗粒的平民性和时代感,都为口碑的连锁效应打下了基础。刚开始,看到更多的人呈现出来的是无奈,让我很不适应。苦恼的是,明明中药配方颗粒疗效不错,却要因传统旨意让位于名气更大的中药饮片,甚至是山寨大王式的规矩。久而久之,大家的使用不尽如人意,甚或完全否定、抛弃,对中式的“中药配方颗粒”产生了一种强烈抵触,甚至视为一种“异类”。中药配方颗粒或许要哀叹: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朱一样的队友。这将是最大的讽刺。 对中药配方颗粒的认识与发挥,反馈出大家罗列的使用标准始终不同,并全部流于感性。反而怀疑是否真实有用,对?错?这种定式思维是错误的。这两个态度我都不赞成。你说别人的思维定式是错的,那你的正确思维方式同样缺乏灵活性,你注意到没有,正确理解实践,正确的理解这些基本问题对于避免妄自尊大和妄自菲薄是非常必要的。不能因为现代人的轻率,而去否定其严谨的科学态度。诚然,中药配方颗粒因其自身特有的局限性,一定不能算作一种完美的好剂型。但起码有一条理性标准的认同。 好剂型的标准究竟是什么?这是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在我眼中,中药配方颗粒和饮片没有区别,为谎言买单的是整个中医界。我把种种偏激看做是某种商品因长期匮乏而导致的供不应求,种种口舌纷争,或是印证了作为必需品的药品的胜利。而不是作为一门独立技术药品的胜利。 君不见,二药虽殊,其理则一。虽然在用药上是二种不同的治疗药物,但使用过程中运用的中医理论是一脉相传,完全一致的。符合经方体系用药准则,同样拥有辨证论治理念的。只要立法用药得当,病可速愈。中药配方颗粒仅仅是中医中药治疗手段的不同,只要遵从中医理论与辨证是一致的,只要灵活运用,自然疗效显著,这与西医无关。不可拘泥,死套公式,疑惑自解。
我的论述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吗?我无法评价。这些论述虽然无法真正改变中医,因为它无法改变中医生长的土壤。也并不意味着把风险转嫁给无关人等,进而押上身家性命乃至中医的信用就是名正言顺的。但却是建立在某种理念之上的。然而,急攻近利的某些中医人,容不下什么新思想和新理念。若是刚刚渡过自力更生危机的自是深有体会!更重要的是种种不职业,不少医家皆重药轻术,使免煎之法不得发展。也给我留下了一种思考?令人可惜。为什么不能理解呢?
上案堪称成功应用中药配方颗粒的典范。个案难窥其全貌,但给我启发很大,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作为现代中医大夫,我们比前人更有机会和条件采取协同合作的渠道。在经方的指引下,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里,努力探讨、发掘,来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尤其是我们农村基层中医工作者,使简单易用的中药配方颗粒在基层,乃至在全社会,发挥光彩夺目的利国利民的作用。 另有拙见参阅:http://clyangaigang.blog.163。com/blog/static/21475105720139111310782/希冀进行交流,探讨与反思。并且得到先生的相应指点。
http://clyangaigang.blog.163。com/blog/static/2147510572013980364440/
-------------------
-------------------
2469530209:很想听听真正使用过的,多人的意见。?(2013-10-21 17:25)?700)this.width=700;" >
我研究所应用颗粒剂已整整10年了,在芜湖地区是第一家,去年我地才在公立医院应用。疗效与煎剂无异,虽方便但价格加倍,口感略逊,可以与煎剂并行不悖,至于你说疗效好,只要明白两者无本质区别的道理,也就明白疗效完全在于是否“方证相应”,而不在于用煎剂还是用颗粒剂。
-------------------
我主张,由于方便的需要,可以用。但是要清楚,它不能完全代替生药。就像方便面也可以吃,毕竟不能作为长期的饮食方式。没有饭吃,吊
葡萄糖也可以,但是你愿意天天用
葡萄糖而不吃饭吗?
颗粒剂最大的问题,是煎煮的问题。中药灵活的煎煮方式是因病情的需要、制剂的需要。颗粒剂则完全失去了这个传统药学的内涵。药罐内的药物相互作用是一个需要研究的内容。如果药罐内相互作用不存在,则新型颗粒就是可行的。
如果颗粒剂真的质量好,代替传统散剂(不煎煮而直接服用类)是可以的。或许也可代替丸剂,但实际上与丸剂也是有差别。
-------------------
用颗粒十多年了,疗效不错。个人觉得经方更适合用颗粒。至于药罐l 里的化学反应,有时不要想太多,药方的加加减减,医师有多少考虑过化学反应呢?还不是按中医逻辑去做?
-------------------
希望有多一些实践的经验,让大家也能学着用,毕竟确实有方便的地方!
-------------------
yiye69:用颗粒十多年了,疗效不错。个人觉得经方更适合用颗粒。至于药罐l 里的化学反应,有时不要想太多,药方的加加减减,医师有多少考虑过化学反应呢?还不是按中医逻辑去做? (2013-10-21 18:54) 700)this.width=700;" >
您说的也对,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
不过我想,有些问题医师可以不想,但不想不等于没有。要知道单纯的用水都有许多讲究,药剂岂能没有区别?药物不单纯是个化学成分问题,相同的化学成分还有一些奇妙的物理状态。中医传统熬制膏药时的操作方式有严格的程序,甚至包含着心理精神的因素。中医与西医的区别在于,中药方剂的使用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不是单纯的化学过程。
在临床实际中,我们常常劝说病人尽量自己煎药,而不要让药房代煎。其实代煎也可以,方便嘛,我们不必反对。但是自己煎药,却有另外的原理和作用在其中。除了煎药机与药罐的区别外,调摄病人的心态是多么重要!如果一个人繁忙到没时间煎药,他的病是不会那么容易好的。
我们不能一味地迁就病人,工作忙不是真正的理由,让他停下工作也是治疗的方法!药物不是万能的。我曾经有一个病人,
肺癌,治疗虽然有效,但是他不放弃工作,总是像个繁忙的生意人(实际也是商人),每次就诊头发笔滑,那是摩丝摩的;领带西装。从第一次就诊我就劝他放弃这种生活方式,可是他不听。最后一次就诊后,在回去的路上病发死亡(外地来求诊的)。然后他老婆打电话告诉我这个情况,说此人死后,他的相好找上门来,要求分给一些财产或金钱。原来在治疗期间,他照样与别的女人私会。不是他不惜命,没有人会愿意死,只是他不懂,他不知道生活方式、精神状态对生命的影响,以为单纯靠药物就可以治好他的病。
-------------------
不是所有的藥,藥廠都會生產科學中藥,飲片還是未來主流。
至於那種好?
看狀況、看人用。
-------------------
-------------------
凤凰台主人:您说的也对,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
不过我想,有些问题医师可以不想,但不想不等于没有。要知道单纯的用水都有许多讲究,药剂岂能没有区别?药物不单纯是个化学成分问题,相同的化学 .. (2013-10-21 20:44) 700)this.width=700;" >
先生说的这种又想吃肉又想成仙的
绝非个别现象
我经常碰到一些刁蛮之人说
我没空吃药,我的天按你的逻辑那你有空生病吗
到头来却要医者承担道义和技术责任
奈何啊
-------------------
-------------------
在临床实际中,我们常常劝说病人尽量自己煎药,而不要让药房代煎。其实代煎也可以,方便嘛,我们不必反对。但是自己煎药,却有另外的原理和作用在其中。除了煎药机与药罐的区别外,调摄病人的心态是多么重要!如果一个人繁忙到没时间煎药,他的病是不会那么容易好的。我们不能一味地迁就病人,工作忙不是真正的理由,让他停下工作也是治疗的方法!药物不是万能的。
说得真好!
-------------------
煎法,请注意!一个法字包含着外行不知情的规则,不是用水随意一煮下肚完事的。黄师曾授我一法,视病情需要加
糯米,此法效卓,我珍视并深思之。生活方式的改变,实在是治病的主要利器,一种人,坐下即申明,我不吃药的,针推可以吗?一种人,再四讲我很忙,煮药太烦,成药有吗?一种人,常自嘲
健忘,会忘记用药,一问夜夜笙歌,应酬即生活主题。这批人,谁都没辙,一切因自造,果自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