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气病?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指南总论说:”
论一切气证:皆由忧戚中或盛怒中动伤真气,致阴阳不合,结气于胸膈之间,雍滞不快,饮食不下,遂成膈噎之疾,可与匀气散、五膈宽中散、
沉香降气汤、分气紫苏饮、七气汤、嘉禾散、小降气汤之类。
据此,《局方》时代的一切气证首先指精神、心理因素所致的今所谓
食管癌和食后饱胀不下的上消化道疾病。
“指南”“论诸气证候”接着论述的是:“气虚肿满”、“干湿
脚气”、“小肠气疾”和“癥积气块”。
总之,宋代人关于“气”的概念很不清楚。“指南”只是把凡是有“气”字的证都放到了一起。实际上气的概念各不相同。
至今影响较大的古人见解是程国彭所说:杂证主治四字论。
他说:
杂证主治四字者,气、血、痰、瘀也。丹溪治法,气用四君子汤,血用
四物汤,痰用二陈汤,瘀用
越鞠丸,参差互用,各尽其妙。薛立斋从而广之,气用补中而参以八味,益气之源也。血或四物,而参以六味,装水之主也。痰用二陈而兼以六君,补脾土以胜湿,治痰之本也。瘀用越鞠,而兼以逍遥,所谓以一方治木郁,而主郁皆解也。用药之妙,愈见精微。以愚论之:气虚者,宜四君辈;而气实者,则香苏、平胃之类可用也。血虚者,宜四物辈;而血实者则手拈、失笑之类可用也。寻常之痰,可用二陈辈,而顽痰胶固,致生怪证者,自非滚痰丸之类不济也。些小之郁,可用越鞠、逍遥辈,而五郁相混,以致腹肿满,二便不通者,自非神佑、承气之类弗济也。
这是至今中医遵循的大体原则。从古人的认识过程来看,不断进步,但始终不是很清楚——气血痰瘀都不是很清楚。
在我看来,《医学心悟》的总结不是很好。
气病尤其不清楚。
比如,“郁”和“气”并列,就说不通,因为“郁”正是气郁。
换言之,“气”病只包括虚实,不包括郁结逆脱——逻辑缺陷很明显。
旧著《中西医结合二十讲》中,有专门一讲论“气血和气血辨证”,自觉还是不够简单明了。
今再把这个问题提出,欢迎讨论,特别是关于如何理解“气”病或气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