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
中西汇通:历代本草汇编“川楝子”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川  楝  子(《本经》)

川楝子为楝科植物川楝的干燥成熟果实。野生或栽培。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河南、甘肃等地。原植物生于坪坝或丘陵地带的湿润处。喜温暖湿润气候,喜阳,不耐荫蔽,海拔1000米以下均可生长,以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味苦,性寒。有小毒。归肝、胃、小肠、膀胱经。功效行气止痛、杀虫疗癣。临床用名有川楝子、炒川楝子、醋川楝子、盐川楝子。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苦,寒。主治温疾,伤寒大热烦狂,杀三虫,疥疡,利小便水道。
《名医别录》:有小毒。治蛔虫,利大肠。
《药性论》:亦可单用。主人中大热狂失心,躁闷。作汤浴,不入汤服。
《本草衍义》:主伤寒大热烦躁,杀三虫、疥疡,通利大便、小便。
《汤液本草》:气寒,味苦,平,有小毒。
《本草》云:治伤寒大热烦躁,杀三虫疥疡,利小便。杵细用。
《珍》云:入心,主上下部腹痛
《本草发挥》:洁古云:楝实入心经,止下部腹痛。又云:味酸、苦,阴中之阳。心暴痛者,非此不能除。
《本草纲目》:楝实,导小肠,膀胱之热,因引心包相火下行,故心腹痛及疝气为要药。甄权所言不入汤使,则《本经》何以有治热狂,利小便之及耶?近方治疝,有四治、五治、七治以法,盖亦配合之巧耳。
治诸疝虫
得酒煮,乃寒因热用也。茴香为之使。
《本草经疏》:楝实禀天之阴气,得地之苦味,故其味苦气寒,极苦而寒,故其性有小毒。气薄味厚,阴也,降也。入足阳明,手足太阴经。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其主温疾、伤寒大热,烦狂者,总因寒邪郁久,至春变为温病,邪在阳明也。苦寒能散阳明之邪热,则诸证自除。膀胱为州都之官,小肠为受盛之官,二经热结,则小便不利。此药味苦气寒,走二经而导热结,则水道利矣。湿热郁积则内生诸虫,湿热浸yin则外为疥疡,得大寒极苦之物,则湿热散,故能疗诸虫及疥疡也。
简误:脾胃虚寒者不宜用。
《本草蒙筌》:楝音练实金铃子,味苦,气寒。有小毒。主中湿伤寒大热烦狂,理膀胱小肠疝气吊痛。利小便水道,杀三虫疥疡。
《本草乘雅》:楝可浣衣,具清肃之金用。气寒味苦,具澄湛之水体。獬豸食之,火兽也,喜其洁。蛟龙畏之,木虫也,激其怒。怒则飞云弄雨,以消溽暑,此其功力。如三虫疝瘕,从蛰伏中,激之杀之,反其性耳。
《药性解》:金铃子,味苦,性寒,有小毒,入心、小肠二经。主温疾伤寒,理大热颠狂,利小便,通水道,杀三虫,愈疮疡,善除心痛。宜作浴汤。川蜀者佳。
按:金铃子苦寒,宜入心家,而小肠即其腑也,故并入之。疮疡诸证,何非心火所致,得金铃以泻之,洵可愈矣。
《景岳全书》:味苦,性寒,有小毒,阴也。能治伤寒瘟疫烦热狂躁,利小水,泻肝火,小肠膀胱湿热,诸疝气疼痛,杀三虫疥癞,亦消阴痔。丸散汤药任意可用,甄权言其不入汤使,则失之矣。
《本草备要》:一名金铃子。泻湿热,治疝杀虫。
苦寒有小毒。能入肝舒筋,能导小肠、膀胱之热,因引心包相火下行,通利小便,为疝气要药。亦治伤寒热狂热厥,腹痛心痛,杀三虫,疗疡疥。《夷坚志》消渴证有虫耗其津液者,取根皮浓煎,加少麝服,下其虫而渴自止。脾胃虚寒忌之。
《本经逢原》:川楝苦寒性降,能导湿热下走渗道,人但知其有治疝之功,而不知其荡热止痛之用。《本经》主温病烦狂,取以引火毒下泄,而烦乱自除。其温病之下,又续出伤寒二字,以温病原从冬时伏邪,至春随阳气而发,故宜苦寒以降泄之。其杀三虫、利水道,总取以苦化热之义。古方金铃子散,治心包火郁作痛,即妇人产后血结心疼,亦宜用之。以金铃子能降火逆,延胡索能散结血,功胜失笑散,而无腥秽伤中之患。昔人以川楝为疝气腹痛,杀虫利水专药,然多有用之不效者。不知川楝所主,乃囊肿茎强、木痛湿热之疝,非痛引入腹,厥逆呕涎之寒疝所宜。此言虽迥出前辈,然犹未达至治之奥。夫疝瘕皆由寒束热邪,每多掣引作痛,必需川楝之苦寒,兼茴香之辛热,以解错综之邪。更须察其痛之从下而上引者,随手辄应。设痛之从上而下注者,法当辛温散结,苦寒良非所宜。诸痛皆尔,不独疝瘕为然。近有一人,牙宣出血不止,诸治罔效,或令以楝实研细,绵裹塞齿龈即止。详血从内出,外治何能即应?因以少许置舌上,其苦直透诸龈,况有罅漏,安得不渗入于经也!
《本草求真》:[批]解郁热狂燥、疝瘕蛊毒。
川楝子专入心包、小肠、膀胱。即苦楝子,因出于川,故以川名。又名金铃子、楝实者是也。味苦气寒微毒。凡人冬时感冒寒邪,至春而发则为温,以致症见狂躁并疝瘕。热被寒束,症见囊肿茎强,掣引作痛,与夫寒热积聚,积由五脏所生,聚由六脏所成。三虫内蚀者,俱宜用此调治。有虫耗其津液而渴,须用此根叶加麝以投。以苦主有泄热之功,寒有胜热之义,故能使热悉除,而毒蛊瘕疝、亦得因其自心下降,由于小便而乃泄矣。但人止知此为除疝之味,而不知有逐热解狂之力,以致废而不治。即其治疝,亦不分其是寒是热,是偏是平,与夫偏有错杂多寡之异。其痛亦不分其所痛之处,是否自下而上,从上而下。治病要在辨症。惟计古方茴香、川楝,历为治疝千古俎豆。讵知疝属于热则痛,必见囊肿茎强,其痛亦必从下而上,用以川楝内入以为响导,则热可除。热疝必用。如其疝并非热,其痛自上而下,痛引入腹,且有厥逆吐涎,非用辛温不能见效,若以川楝同入,则于理不免岐而二矣。
寒疝不宜用。然古人立方治疝,偏以川楝同投,其意奚似。盖缘邪有错杂,则治不得不尔,若以错杂之邪而概用以辛燥,不更使病相左乎。绣尝语诸同人,凡人用药治病,须当明其偏平,偏症偏治,平症平治。错杂多寡不一之症,则即当以错杂不一以治。括尽治病种类。昔绣治一族叔字次周阴疝,其症是偏不平,毫无一症混杂,乃有附城一医,必执古方,用以川楝,绣谓病症不杂,何须用是?然终谓其古方所用川楝,稽书何无一语活动,间有指属反佐,亦无一语申明,以致蒙混不解。书不尽言。绣只据理投服,随手辄应,而不为方所执。及阅张璐《本经逢原》,其辨川楝功用,分为阴阳二疝,及有错杂之邪必用川楝之说,始叹理道本同,而古人则先于我而获。绣益信已所治族叔之病,而不敢用川楝者,未始不有理存,而竟所揆而如一也。理终不易。否则几为古方所误矣。故凡疝因热邪,及因蛊虫内蚀,宜于川楝,若使脾胃虚寒,症属阴疝,则川楝其切忌焉。
《得配本草》:川楝子即金铃子。
苦,寒。有小毒。入足厥阴经。导小肠、膀胱湿热,引心胞相火下行,除伤寒大热发狂,止上下热厥暴痛。
吴萸,疗气痛囊肿;得破故、茴香,除偏坠。配延胡,止热厥心痛。合川芎猪胆,治五疳。
清火生用,治疝煨用,气痛酒蒸用。
脾胃虚寒者禁用。
《本经疏证》:凡物耐寒者必畏热,耐热者必畏寒,惟楝实届夏已生,迄冬在树,故世俗之讪不甚长进不易倾覆者,曰楝树子。整年如此,是则其遇暑而不 烂,逢寒而不拆裂,凝定宁正,遂可谓坚持元气之补剂欤?殆非也。夫楝实在则核嫩裹津,充满于壳,在冬则津消核敛,表里相悬,里津待暑,是布阴以使阳和,即其主温疾伤寒大热烦狂也。敛核御寒,是戢阴以让阳通,即其利小便水道也。湿不混于热,热已化于水,水逞阳通而下行,曾何虫之不除,疥疡之不瘳耶?即后世专以之治疝,疝独非阴缚其阳阳困于阴乎?阴既戢而阳得伸,阳垂和而阴已布,亦无非赖小便之利,水道之通,与前义不相悖,即其止上下部腹痛义,亦岂能外哉!
《本草分经》:苦,寒。泻肝火,导小肠膀胱之湿热。因引心包相火下行,利小便,治疝杀虫。
《本草思辨录》:楝实苦入心,酸入肝,寒入肾,为心肝肾三经之药。苦寒清热下行而酸复迫之,故导上中之热,由小便水道而出,其势甚捷。
《本经》主温疾伤寒大热烦狂。温疾伤寒即温病,大热而至烦狂,是热无所泄,缓则生变,故以此亟泄其热,非谓温病可全恃楝实也。
心痛腹痛之为热痛者,用之靡不奏效。即牙宣出血不止,以楝实末裹塞齿龈即止。其导热下行之速,真有可立待者矣。
疝有热有寒。《史记》太仓公治疝用火齐汤,热疝也。《金匮》治疝用大乌头煎,寒疝
也。楝实为治疝要药,则于寒郁热者为宜。盖肝肾内寓真阳,阴锢之而阳不得达,则寒亦酿热。楝实酸苦,能入而涌泄之,即刘氏所谓导气达阳也。病本属寒,不能舍巴豆故纸等药而独建其功,用楝实治疝者,须识此义。
昔人治遗精如固阳丸、鹿茸益精丸、既济固真丹,治真阳上越气喘痰鸣如黑锡丹,皆其中有楝实,皆用楝实为从治。然其证阴中有阳,温其阴不得不退其阳,虽从治亦正治也。
《医学衷中参西录》:大如栗者是川楝子,他处楝子小而味苦,去
核名金铃子;味微酸、微苦,性凉。酸者入肝,苦者善降,能引肝胆之热下行自小便出,故治肝气横恣,胆火炽盛,致胁下掀疼。并治胃脘气郁作疼,木能疏土也。其性虽凉,治疝气者恒以之为向导药,因其下行之力能引诸药至患者也。至他处之苦楝子,因其味苦有小毒,除虫者恒用之。

【现代药理研究】

1.  体外实验表明,川楝子对猪蛔虫、蚯蚓水蛭均有较强杀灭作用,对阴道毛滴虫有轻度杀灭作用。
2.  川楝子对真菌、白色念珠菌、新玉隐球菌、铁锈色小芽孢菌、金黄色葡萄菌均有抑制作用。
3.  川楝子有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
4.  川楝子油所含印楝啶有明显抗炎作用。
5.  超声波检查显示川楝子有促进胆汁分泌、利胆的作用。
6.  川楝子有兴奋肠平滑肌的作用。
7.  川楝子对胃溃疡有较好的疗效。

-------------------
  
相关文章
 肠系膜原发性肿瘤
 化腐散(《千金珍秘方选》引徐大椿方)
 舍得和阴阳
 扬肺利湿汤(《辨证录》卷七)
 我女儿今年6岁,说话不清楚,原因可能是没有
 加参瓜蒂散(《石室秘录》卷三)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