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
尿路感染妇女的尿道很短,尿道开口处又容易污染,故妇女比较容易发生尿路逆行性感染——
尿道炎、
膀胱炎、
肾盂肾炎。早期的此证很典型:先是有恶寒或寒战,随即出现尿频、尿疼、尿急、
尿血。如果多年反复发作,而且感染限于膀胱和尿道,就不再有寒战、高热等。下面就是一位这样的患者。
许春霞,女,34岁,威县孙家寨村人,2007-12-18初诊。
反复尿急、尿频、尿血多年,起初有恶寒、
发热等,近3年不再发热。一般是稍劳或
感冒等之后突然起病。主要是尿频尿急——反复长时间蹲厕所。她的伯父是村医,服用的西药不计其数。起初服药有暂效,近2年基本无效。其人体型高瘦,面色晄白。脉滑弱,舌可。
按:此证的早期,单靠西药也能较快好转,而且也能除根。原则是两种以上的抗感染西药交替使用四星期。每星期两种,最后一周一种也可以。最初要使用巅茄或
阿托品制剂2、3次,以便在2小时之内控制症状。此案时间太长了,治疗应该以中药为主。但患者不耐服成药。如果能服成药,就用补中益气和金匱
肾气丸。最初两周最好同时服用抗感染西药,原则同上。经反复解释,患者愿意练习服成药,但同时取中药煎剂如下:
党参15
黄芪20
桂枝20
附子10
五味子10
山萸肉10
苍术10
黄柏15
茯苓10
当归10
白芍15
川芎10
熟地20
陈皮20生
甘草5。水煎日一付。
增效联磺片2片日2次
呋喃妥因2片日3次
金匱肾气丸、
补中益气丸各10丸试服。
此案的效果是肯定的。从医以来,我照此原则处理此证,没有发现无效的——即便相当顽固、日久,也有一定效果。
-------------------
党参15黄芪20桂枝20附子10五味子10山
萸肉10苍术10黄柏15茯苓10当归10白芍15川芎10熟地20陈皮20生甘草5。水煎日一付。
-------------------
本人很佩服赵洪均先生,我认为中医史上唯一能和赵先生齐名的唯有清朝的叶天士了。
-------------------
-------------------
党参15黄芪20桂枝20附子10五味子10山萸肉10苍术10黄柏15茯苓10当归10白芍15川芎10熟地20陈皮20生甘草5。水煎日一付。
增效联磺片2片日2次
呋喃妥因2片日3次
金匱肾气丸、补中益气丸各10丸试服。
此案的效果是肯定的。从医以来,我照此原则处理此证,没有发现无效的——即便相当顽固、日久,也有一定效果。
-------------------
tony:本人很佩服赵洪均先生,我认为中医史上唯一能和赵先生齐名的唯有清朝的叶天士了。 (2012-05-23 09:27) 700)this.width=700;" >
很多坛友可能觉得我在论坛飞扬跋扈,目中无人。但我和赵洪钧先生从未谋面,但通过长期阅读赵洪钧先生的著作,对赵先生却十分佩服,素来敬重。我说句可能别人认为是大话的话。
赵洪钧老师天纵英才,西医大学毕业,中医硕士毕业,医德高尚、素质全面,目光如炬,洞悉一切骗人虫,理论研究的好,临床能力强,不但内科好,疗效好,理论解释实事求是,还会动一些手术。能中能西,能内能外,英语也强。这是赵老师一贯求实创新的结果。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赵洪钧是迄今为止的从事实用中西医结合理论和临床研究的第一人,和赵洪钧先生比肩的没有,超过的更是没有。不信举出来比比。
我把赵洪钧先生的简介和著作目录发在下面,有心有条件的坛友可以找来读读。
赵洪钧,河北省威县人,1945年生,1969年毕业于原第七军医大学,后长期在原籍作临床工作。1978年考取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届中西医结合研究生,专攻东西方比较医学史,师从马堪温研究员。1981年毕业,毕业论文《近代中西医论争史》。毕业后,在河北中医学院任教。1996年辞去教职,辞职前为该院副教授。辞职后未在任何单位供职,长期行医于家乡(期间曾赴英国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自1990年左右开始,研究方向侧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
主要著作有:
《近代中西医论争史》(1983内部,1989安徽科技出版社)
《内经时代》(1985内部)
《中西医比较热病学史》(1987内部)
《
伤寒论新解》(与马堪温先生合作,1996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河北卫生年鉴》(策划主持人,副主编,1989河北科技出版社)
《希波克拉底文集》(译著 1990安徽科技出版社,2008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回眸与反思——中西医结合二十讲》(2007年安徽科技出版社)
《医学中西结合录》(2009年1月人民卫生出版社)
《赵洪钧临床带教答问》(2010年12月人民军医出版社)赵洪钧_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3281678.htm 亚马逊:赵洪钧
http://www。amazon。cn/s/ref=nb_sb_noss?__mk_zh_CN=%E4%BA%9A%E9%A9%AC%E9%80%8A%E7%BD%91%E7%AB%99&url=search-alias%3Daps&field-keywords=%E8%B5%B5%E6%B4%AA%E9%92%A7&x=0&y=0
奉劝那些到处拜师学中医的坛友们,好好学学赵老师吧,据我所知,论坛上有些版主长期行医于基层,受益于赵洪钧老师著作多矣。
-------------------
andy:很多坛友可能觉得我在论坛飞扬跋扈,目中无人。但我和赵洪钧先生从未谋面,但通过长期阅读赵洪钧先生的著作,对赵先生却十分佩服,素来敬重。我说句可能别人认为是大话的话。
赵洪钧老 .. (2012-08-10 12:43) 700)this.width=700;" >
赵先生值得尊重,这是无疑的,但是也别神话或妖魔化,一家之说而已,平淡心待之即可。还有,我绝对不赞同中西医结合(其暗含的意思,是中医向西医学习,中医补充西医的不到之处),此路不通,早已说过,不再重复。要结合,也是西医要向以仲圣为代表的古典中医好好学习。有一点要说说,西医严格地说是“自然”科学,不是关于神圣的奇妙的人之生命的东东,知道吗?!这点要是不理解,还争论,那我无话可说,我闭嘴。再说又要伤害一大批人,等待时间老人回答总是可以的,是吧!《希波克拉底文集》很好!《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回眸与反思——中西医结合二十讲》是两本有独到见解的著作,远远超过那些靠抄袭起家的名人和不学无术倚老卖老的学霸。《伤寒论新解》刚刚看完,不敢乱说,受益不少,但是有个感觉:太乱,太复杂,没成浑然一体的体系。我起初是学数学的都给搞懵了。睡觉。
弱弱地问你一个小问题:生命是什么?你能指点一二吗?
-------------------
要想真正地掌握黄煌先生的学术,必须要有深厚的西医功底。否则不能深入,相反会觉得这条路难走,认为只是入门,还有人说“死胡同”。这是学习者自身的学养不够造成的。
黄先生的方病人学说,虽没有臻于完美,但充满了科学性,可以循证、可以重复。
如果有了西医功底,就会对黄先生、赵洪均、杨麦青的学说产生强烈的共鸣!
我完全赞同andy对赵洪均先生的评价,但我也相信,论坛上能看懂他的书并认可的同志不多,因而不屑一顾。这是赵洪均的悲哀,也是中医的悲哀!但我相信,赵洪均的价值和贡献不会被历史埋没。
中医学院的西医课程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中西医一定要结合,否则,中医只能故步自封,半死不活。
因为不能掌握西医,没有能力掌握西医,没有机会掌握西医,所以排斥西医,否定西医,是论坛上大多数同志的共性!如果改观,那么方病人学说的发扬光大、取代传统中医、并与西医并驾齐驱,就会水到渠成,就是历史的必然!
-------------------
“但是有个感觉:太乱,太复杂,没成浑然一体的体系。”
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是条理分明、言简意赅、浑然天成。
其实要看懂不需要多么深的西医知识,我愿意与您交流。前提是您愿意
-------------------
【要想真正地掌握黄煌先生的学术,必须要有深厚的西医功底。】期盼黄先生认真认同你的说法,并给出有说服力的理由。我可以把你的话转换一下,你的说法几乎等同于:要想真正掌握经方医学,必须要有深厚的西医功底。或说,要想真正掌握伤寒论,必须要有深厚的西医功底。哎,不再继续说了,大家各自体会吧。
【声明】我对坛友,一般都用称呼“你”,很少用“您”。这不代表什么,为了省事。
-------------------
r109:“但是有个感觉:太乱,太复杂,没成浑然一体的体系。”
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是条理分明、言简意赅、浑然天成。
其实要看懂不需要多么深的西医知识,我愿意与您交流。前提是您愿意[表情] ?(2012-08-10 17:44)?700)this.width=700;" >
当然愿意。等段时间,我现在很忙,分不开身。上论坛是我休息的一个很好方式。
-------------------
在《黄煌经方沙龙第三期》封底上,印着我的一句话:
要想真正学好中医,必须首先学好经方
要想真正用好中医,必须同时学好西医。
-------------------
andy:在《黄煌经方沙龙第三期》封底上,印着我的一句话:
要想真正学好中医,必须首先学好经方
要想真正用好中医,必须同时学好西医。?(2012-08-10 18:25)?700)this.width=700;" >
后面一句话经得起三问吗?兄弟你是谁?黄先生如何说的?
-------------------
zj3212003:【要想真正地掌握黄煌先生的学术,必须要有深厚的西医功底。】期盼黄先生认真认同你的说法,并给出有说服力的理由。我可以把你的话转换一下,你的说法几乎等同于:要想真正掌握经方医学 ..?(2012-08-10 17:57)?700)this.width=700;" >
换为“你”后再读一遍试试,那就是明显的不友好态度了。
-------------------
r109:换为“你”后再读一遍试试,那就是明显的不友好态度了。
?(2012-08-10 19:20)?700)this.width=700;" >
真的别误会,我说的是实话。称呼太客套,就像兄弟们喝酒老是站起来敬酒喝酒,多麻烦,没什么意思,累,还生疏。但是在特殊场合和意义下,是要讲究礼节,这是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