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
中西汇通:心房颤动是导因之一 小中风不治最终可能中风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本地每年大约有1000至1500人患俗称小中风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虽然病人通常能在24小时内恢复,但医生警告不可掉以轻心,因为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中风。

  专家指出,小中风意味着脑内血管出现血栓,也就是血液中有血块,其中一个导因就是心律失调,或称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心脏专科医生柳家骏解释,当心肌失去正常收缩功能或负责输送血液的心房不规律颤动,血液往上输送的速度会放慢,进而出现血块。血块冲向脑部时,可能会造成脑内血液输送受阻或缺氧,也就是中风。

  由于血块多在一边脑部出现,因此中风的典型症状是一边手脚虚弱麻痹,或一边视力模糊。

  如果血块在24小时内消散,这属于短暂性发作,就是俗称小中风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不过,这并不代表病人就没事。

  他说:“有一次的小中风,就可能会有第二次,所以要彻底查清楚原因。”

  美国著名梅奥医学中心(Mayo Clinic)也在网站上说,每三个得小中风的病人就有一个最终会中风。

  国立脑神经医学院脑神经内科高级顾问医生李金恩副教授说,这个比率可能过高,但病人还是要严肃看待。

  他估计,本地每年大约有1000至1500个病人会得小中风,这个数字过去都比较稳定。

  
赖亚蕊(67岁)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最近还被查出有心律失调,也就是心房颤动,她安装了起搏器后,疲累晕眩的情况已有好转。(陈渊庄摄)  

  建国总理李光耀上个周末因小中风再伴有长期心律失调入院,他目前已出院。

  不过,他的健康情况引起不少国人关注,总理李显龙在面簿(facebook)上感谢大家关心,并透露父亲接受抗凝血药物治疗,避免再度中风。

  医生说,导致心房颤动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高血压和心肌萎缩等。

  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心内科部门高级顾问医生兼心电理主任曾志强说,房颤的高风险人群包括年长者,以及血压高和血糖高者。有慢性肺阻塞疾病、心脏衰竭、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也要注意。

男性中风风险较高 女性若中风情况会较严重

  他估计本地约有1%人口患有房颤,随着人口老龄化,这个比率还会上升。

  柳家骏也说,一般来说,男性中风的风险较高,这可能跟饮食或生活习惯如吸烟有关,但女性如果中风,情况会来得比较严重。

  房颤的典型症状包括心跳不规律、气喘及感觉疲累,曾志强说,有些病人只是偶尔才发作,这通常能自行调节,但如果恶化成持久性房颤就需要动手术如安装起搏器(pace maker)调整心律。

  67岁的退休公务员赖亚蕊是个“三高”病人,她去年感觉走路时不平衡及晕眩,有时半夜还因心跳不规律醒过来,一量心跳,发现有时可低至每分钟40下,有时却又高达140下。因为休息被打乱了,到了第二天她的精神更差。

  她原本靠吃药稀释血液,但发现情况没有好转,于是在一个月前在胸口上方安装了起搏器。

  “我很担心自己会中风,装了起搏器后,心律不规则的情况好转很多,原本一个星期半夜要起来三四次,现在减少到一次,精神也好很多。”

  受访的医生说,除了服用抗凝血药物,病人也应该定期做心电图检查,因为没有不适不代表没问题。

  柳家骏说:“有些病人根本没有前兆,他们第一次知道自己有房颤时就已经中风了。”

  他也说,如果吃药后情况还没有好转,病人可考虑尝试房颤消融术(AF ablation),以去除干扰心律的电流。
相关文章
 阳极化阴,阴极化阳何解啊?
 手淫,伤精,纵欲患者治疗方法浅谈
 尿频
 医  易  通  论
 你听说过“乌骨鸭”吗?
 接触性皮炎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