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
伤寒论是以六经辩证,那辩的是什么证呢?辩的无非就是阴阳之证。内经明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钢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治病必求于本。本就是阴阳,求于本就是万病之治都在阴阳里求,阴阳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方证相应,相应的是什么呢?无非相应的就是这阴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见某案例,患者
咳嗽,脉沉弱,苔白罩黄,便硬,口干,就用
柴胡桂枝汤
半夏厚朴汤。脉沉弱还用厚朴去泄其里气,其里不是更虚,脉沉弱还用桂枝柴胡
苏叶去开其表,其里不是更虚,病何能愈!脉沉者,沉就是里是阴,弱就是阴中之阳,即里阳已有不足,脉沉弱为里,柴胡
桂枝汤证在表,脉沉弱与
柴胡桂枝汤相应吗?
阴阳从本质来说是容为一体的,一分开,阴阳各见,就是邪了病了,医者就是把分开之阴与阳合在一起。
内经:壮火食气,少火生气。阳明之内热就是壮火,壮火伤津故说食气,是从标来说的,阴阳各见。少火就是少阴之阳,此阳一封藏,津液就化生故说少火生气,这是从本质来说的,阴阳为一体。少阴之火为正气,阳明之火为邪气。阳明之火壮并不是说等于少阴之火壮,要明阴阳之标本。
阴阳最能感觉到者,莫于寒热,寒为阴,热为阳,但也要分清是虚寒还是实寒,是虚热还是实热。阴阳最能显现于人者,莫于舌与脉与手指节之丝。比如舌质淡红,苔厚白,很明显为里阳不足而寒生,但要知道是虚寒还是实寒,从脉就能分辩,舌质淡红,苔厚白,脉沉微者为虚寒,脉沉弦紧者为实寒。比如手指节为青丝,青为寒,但要知道是虚寒或实寒,从脉就能分辩,手指节青丝,脉弦紧为实寒,脉微为虚寒。
我看病很简单,患者过来,先看舌苔手指节,分出阴阳寒热,再把脉,分出虚实表里,然后再听患者诉说症状,听患者诉说其实就是在抓六经提纲的主证,然后再问问患者大小便口渴否等的一些问题,综合分析后,处方就跟着出来了。虽有很多失败的案例,但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就因为有很多失败的案例才让自己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不断来丰富自己的辩证历程。
说说口渴,
白虎汤加
人参主之,以热伤津故渴。
五苓散也主之,以小便不利,水不化气故渴,水湿不去,其渴难止。小建中汤也主之,以中虚津血少不能润之故渴。
四逆汤也主之,以中下阳虚,无力蒸动水上升或阳虚不能化生津液故渴。血瘀,血不能滋润机体,也可出现口干口渴故抵挡汤
下瘀血汤温经汤等等都主之。故在临床上不能一见口渴就白虎汤,就五苓散,要明白渴是由何原因引起的,白虎汤五苓散汤也要有它们所相应的证才可用,相应什么?无非就是方药中阴阳与证之阴阳相应,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