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伤寒杂病:活用经方辨治偏头痛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头痛以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为临床特征,属于中医“头风”范畴。头风为病,具有作止无常,或左或右、卒发卒止,愈后退触复发的特点。具有善行数变之风象。头为诸阳之会,居高巅之位,惟风邪可到,据证求因,头风多由风邪所致。邪气上壅,清窍失和,脉络闭阻为偏头痛发病病机。头痛多风,这也正是古今医家大量用风药治疗头痛的依据之所在。如清代医家李中梓在《医宗必读·头痛》中说:“头痛自有多因,而古方与用风药者何也?高巅之上,惟风可到。味之薄者,阴中之阳,自地升天者也。”
  头风就外感而言多为风夹时气之邪为患,致成风寒、风热、风湿等证候,经方可有较多适宜症,风寒用麻黄汤、桂枝汤;发热用小柴胡汤;风湿用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防己黄芪汤等;湿热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内伤则多风寒痰瘀郁热致病,风火为重要致病因素,其中风邪是头痛最常见的致病因素。风为阳邪,旺于春而流行于四季,在脏属肝。厥阴肝脉与督脉会于脑巅,上出额,下颊里,环唇内,故头面疼痛,与肝关系最为密切。肝病易郁,郁则化火、生风、动气。火为阳邪,其性炎上,无论阳盛化火,还是邪郁化火、情志化火或阴虚龙雷之火,均可上扰清窍而致头痛。故火热上扰是偏头痛的重要病理因素。火生于内,其病可以涉及心、肝、胃,而以肝为主。头风属于内伤者常见风火、风痰、风寒、风痰火、风火痰瘀等证候。《景岳全书·头痛》云:“凡诊头痛者,当先审久暂,次辨表里,盖暂痛者必因邪气,久痛者必兼元气。以暂痛言之,……有里邪者,此三阳之火炽于内者,……治宜清降,……其有久病者,则或发或愈,或以上亏于下而虚火乘之则发……。”因火而致头痛,临床以肝胆风火上扰为多见,则四逆散小柴胡汤大柴胡汤黄芩汤、白头翁汤、栀子豉汤、风引汤、侯氏黑散等皆可随证选用。肝血不足、肝阳偏旺是偏头痛的常见证候,《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为首选,临证酌加珍珠母、天麻;若血虚受寒,则温经汤、当归四逆汤可用。瘀血阻滞,不通则痛,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味。寒邪凝滞是导致头痛的原因之一。引起头风之寒,即有久留脑内的外感之寒,又行阳虚阴盛的内小之寒。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无论外寒久留,还是阳虚生寒,临床均可见到阳虚阴寒凝滞之象。外感之寒用乌头汤、乌头桂枝汤,阳虚感寒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内有寒邪吴茱萸汤可用;若血虚久寒,则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汤为首选。阳明胃热上攻,头面疼痛,或前额眉棱骨痛,用白虎汤白芷葛根;大便秘结,口气臭秽,舌苔黄燥,用大承气汤加葛根;大便不爽,舌苔黄腻,用茵陈蒿汤加苦参白鲜皮,或用葛根芩连汤加味。痰是偏头痛发病中常见的致病因素,偏头痛反复发作,久而不愈,往往与体内痰浊蕴伏有关。《丹溪心法·头痛》云:“头痛多主于痰,痛甚者火多。”痰浊头痛,可用半夏厚朴汤合大川芎丸加减,痰热头痛,则以小陷胸汤合大川芎丸加减,痰火头痛,用白头翁汤合小陷胸汤加减。在偏头痛急性发作时,病机以风、火、痰、寒等标实阻滞为主,而风、火、痰、瘀、寒又多相互兼夹,故治疗常需兼顾。
  在头风缓解期,随着风、火、痰、寒等标实之象的衰减,可以出现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以及本虚的见症。病久或年高者,常见精亏髓空证,“脑为髓海”,赖肝肾精血及脾胃远化水谷精微,输布气血以濡养。若脾虚运化无权,则气血亏虚,气虚则清阳不升,血虚则脑髓失养,或肾精不足,髓海空虚,或肾阳虚衰,寒从中生,清阳失养。血虚头痛,用胶艾汤菊花、天麻,肾精亏虚;用加减复脉汤加枸杞子、板、制首乌;肾阳亏虚,用金匮肾气丸加川芎、细辛、天麻;气血不足,用黄芪建中汤加当归、天麻;素体亏虚,气血阴阳俱不足,用炙甘草汤,夹风邪头痛,用薯蓣丸。
  偏头痛具有复发与缓解的特点,因此,应重视探求预防复发的有效措施,并重视缓解期的治疗。在缓解期,既要注重治本,疏畅情志,调畅气机,和调气血阴阳,还应重视内伏邪气,如祛除瘀血、痰浊、郁热、痰湿等。结合合理调护,可以减少或避免发作。
-----------很多女性是因为中午晒太阳,到了晚上就会头痛,我太太就是,她的体质感觉是脾胃比较弱,易生上热,请问先生如何分析这种现象?
-----------我猜想你太太还由于是前一晚或之前一段时间休息不好而导致了。我偏头痛已经二十几年了,发现不管用什么药或方法都没有办法根治,只有睡好觉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精力才不会发。这个问题我还会继续探讨,谢谢梁老师。
相关文章
 吴添官乃母厥巅疾及自病真火脱出治验
 橘皮巧记
 桂姜丸(方出《肘后方》卷四,名见《圣济总录
 骑车摔倒
 莲花巧手——豆渣什锦素菜丸
 求老年前列腺炎的方子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