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伤寒杂病:大熊猫老师“玩转伤寒”系列讲座整理文稿:太阳病(上)20081211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女士们,先生们,晚上好!上周四有点私事耽误了,今天我们继续。
上次说到,是不是把四十四、四十五条都说了,要是说过了今天我们该说五十六条了,刚才把五十六条发上来了:”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这段吧他的提要就是根据小便是清的还是黄赤的,辩表里的症治。如果属表,宜用桂枝汤。这是这一段他的提要。是根据小便的清或者黄赤来辨别证在表,还是里。
下面解释:对于这段的注解呢,成无己是这样说的:“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故宜当下。若小便清者,知里无热则不可下,今焉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无所苦也。况使不大便六、七日,小便清者,不可责邪在里,是仍在表也,适宜桂枝汤以解外。若头痛不已,为表不罢,迫血妄行,上为衄也”。成无己的这段注解其实说的蛮清楚的,他说的就是呢,外感病六、七日不解大便并且有头痛发热的表现,有这个头痛发热的表现呢这是一个里热已经结实了,里热已经结实。出现一个发热,并且出现一个灼热上扰,所以见到一个头痛。
既然里已经结实的话,那么肯定要用承气汤清荡实热,如何辨别里已经结这个实热呢?张仲景在这条他提出一个依据。他提出的是小便清者是不在里。那么假定里热已经成实的话呢,小便必为赤浊的。因实热这个热邪耗伤津液以后出现一个小便的赤浊。像本条当中,提出小便清长即使多日不大便,但是小便清长仍然提示邪在太阳之表,适宜发汗,适宜用桂枝汤,若头痛者必衄,这个头痛呢,他现在提的不是一般的头痛,他不像我们说的这个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像那个头痛。这里的疼痛应该是程度比较严重的,痛得比较剧烈的。
这一段呢其实就是依据小便的清长,还是赤浊、短赤来辨别邪在表还是里。在五版教材上面这条下面发了一个医案。我把这个医案念一下:李世材治一人伤寒六七日谵语狂笑、头痛有汗,大便不通、小便自利。众医承气汤下之,脉之洪而大,因思仲景云: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小便清,知邪不在里仍在表也,方经仲冬,宜用桂枝汤。众医乍舌眼口,皆谤之,以谵语为阳盛,桂枝入口必毙也,。李曰:汗多神昏,故发谵妄。虽不大便,知无所苦,和其营卫,必自愈也。是为助用之,极也笑已截止,明日大便即通。
在这个病案当中和这个条文对应非常紧密,几乎就是这个条文的原版病案,特别注意一点就是这个詹语狂笑,一般来说太阳病时不会出现这个詹语狂笑,假如在临床中我们碰到这样的情况极易误判为阳明里实热证引起,在这里特别的点了一下依据小便的清长辩别邪扔在表。病案中没有什么可解释的,就是一个词“方经仲冬”。仲冬这个“仲”是仲夏、仲秋、仲冬都是农历记年的一种方式吧。像这个二月是仲春,十一月份是仲冬。也就是看这个时间,方经仲冬是在阴历的十一月份和现在的季节差不多吧,别的就是没有什么解释了。
然后我们说,我们说这一条怎么玩?玩转伤寒,玩转伤寒,这条怎么玩?我们看这一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然后头痛有热,然后后面当须发汗,然后用桂枝汤,我们这么说桂枝汤,桂枝汤是干什么的?他是解表或者叫解肌祛风的,属于太阳中风证。太阳中风的表虚证用桂枝汤。那么太阳伤寒呢用麻黄汤,在这一条当中他提到一个当需发汗,为什么不用麻黄汤?要用桂枝汤?这是一个玩的地方。我们把这个话题作为我们的思考题吧。
思考题一:在这一条当中他提到一个当需发汗,为什么不用麻黄汤?要用桂枝汤?这里用大青龙汤行不行?
因为麻黄汤虽然还没有说,我们很快也要说麻黄汤了,就是在这个条文当中,太阳伤寒发汗是要用麻黄汤的,太阳中风是表虚的,他是用桂枝汤的。那么在这提出一个伤寒然后当需发汗,然后宜用桂枝汤,在这个条文当中为什么要用桂枝汤?这是作为一个思考题吧,这个话题我们今天就不再说了。
第二个可以玩的地方,在这个条文当中呢,开始第一句话就是伤寒,我们以前在讲的时候就是讲恶寒和恶风的时候,我们提过恶寒和恶风往往是并见的但是程度上有区别,很难把它们截然分开,这个就是恶风,那个就是恶寒。它们往往是并见的,相依存的。但是程度上有区别。像这个条文当中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以后我们再讲这个承气汤的时候,会说到凡是入里已成实热的才可下,才可以用承气汤。那么在这它那个头痛有热是邪已传里,已经阳明实证了,所以要用承气汤。
用这个承气汤呢,方有执注的这条当中呢他说这四个承气汤要斟酌使用。这四个承气汤要依据当时的脉和和症斟酌使用。当这条当中提到头痛有热,有热者怎么去辨别有热,这就是我们刚才说的那个小便赤黄、短赤。这就话是程郊倩注的,此条为小便赤黄、短涩去辨别的里有热。我再补充一点,在这个时候他的脉象应该是什么?就是应用承气汤的这个指征,头痛有热者应与承气汤,他的脉象指征是什么?他的脉象应该是:数、滑、实、大。对!他的脉象一定是:数、滑、实、大的。我们在讲下法的时候那个脉象一定是这种的。这个是讲阳明病时具体要说这个脉象的。在这里要注意他的脉象是:数、滑、实、大的。这是第二个可以玩的地方。
还有一个也可以玩玩的地方吧,若头痛者必衄,出现这个衄血。这个衄血象五十五条,第五十五条也提到一个衄血。五十五条是这样说的: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那么五十五条也都是指这个衄血,那么五十五条和五十六条的区别在哪里?我们看五十五条,五十五条也是伤寒,但是他提出一个脉的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我们刚才说到其实五十五条和五十六条提到这个伤寒应该是伴有中风的,它们之间也不是能截然分开的相互之间一点包容都没有,也只是说以那个为重。像五十五条这个伤寒是寒重风少的。为什么说它是寒重风少呢?因为它的脉是浮紧的,如果是中风多,中寒少的话它应该是带一个浮缓。中寒少的话几乎就不明显了。因为五十五条他提到一个伤寒脉浮紧,所以这个时候他是寒重,风少的。他这个出血以后呢这个风邪随着这个出血而解。但是寒邪解不出去,所以他还要用麻黄汤发汗,这是五十五条。
像这个五十六条呢就是我们刚说的这条,他没有提到脉象,但是他提到一个症,从这个症我们可以分析五十六条是风多寒少的。五十六条是风多寒少的,那么这句话哪里分析出他是风多寒少的?因为他谈到一个头痛有热者。头痛,但没有身痛,如果是太阳伤寒以后呢出现一身疼痛,除了头痛还有身痛,那么在这只提到一个头痛有热者,那么从这句话我们分析出五十六条是风多寒少的。
因为五十六条是风多寒少的,这个风未必从出血而解干净,所以还要用桂枝汤祛风。就是在这谈到桂枝汤,其实我们刚才那个思考题为什么要用桂枝汤而不用麻黄汤,其实这个思考题还可以进一步,就是说在这里用大青龙汤行不行?在这里作为思考题我们不说了,就是这一条。
我们下面说十五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这一条他的提要是太阳病误下以后,表症仍在,自当解表,表邪内陷禁用汗法。在这个十五条呢,陈修园的注解是这样的太阳病误下后,太阳之气从肌腠而下陷,若不下陷其气上冲者,是不应下而内陷,仍在肌腠之间,可与桂枝汤方,用前嘬稀粥温覆微其汗法。从肌腠外出而愈者。若不上冲者,邪已内陷,不在肌腠之间桂枝不可与之。这是陈修园的注解。
看成无己的注解呢,他说:“太阳病属表而反下之,则虚其里,邪易乘虚传里,气上冲者,里不受邪,而气逆与邪争也,则邪扔在表,故当复与桂枝汤解外。其气不上冲者,里虚不能与邪争,邪气也传里也,故不可更与桂枝汤攻表。”他们其实把这个条文解释得很清楚了,因为这个太阳病当用汗法,用下法为误治,误用下法之后,可能引起的变证很多,其中他是引邪内陷的,如果里不虚的话,里不受邪,他必然要向上排挤这种邪气,所以其气上冲。出现气的上冲呢就是邪没有传里,扔然在表,所以要用桂枝汤解其外。假如用下法后没有这气上冲的话,那么这个下药引邪入内,邪已经传里了,再用桂枝汤解表的话就算是又一种误治了。
这一段呢,提到了一个误用下法,我们把这段说一点吧,这本身提出是一个太阳病,太阳病误下以后出现的一个变证,这个变证是什么,一个是气上冲,一个是不上冲,然后就提出他们的治法。我们反复强调的太阳病的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是太阳病出现的表现。太阳病呢,他是一个病发于阳的,在131条,是这样说的:病发于阳,而后下之,热入因做结胸,这是131条。这是太阳病,如果下之太早的话,其中一个变证就是结胸。就是大小陷胸汤证,他的症状是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在这条当中,他没有提到结胸证,但他提到一个下之后其气上冲者,这个上冲呢就是没有形成结胸,但是这个其气上冲如果不治会不会出现结胸证?那么这个应该说是非常有可能的,其气上冲是一个里实不受邪排挤邪气的表现。
出现上冲是没有形成结胸的,那么这个时候如果不积极用桂枝汤解表的话,那么这种上冲之气会不会形成结胸?应该说是非常可能的。或者干脆说若不用桂枝汤解其外的话,就将形成结胸,这是我们在工作当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好像是上次还是什么时候我提到过这个问题,仲景说得很清楚的,病发于阳这是太阳病,应该用汗法,那么仲景为什么强调这么多误治的情况?其实就是一个太阳病在临床当中辩证也非常困难,我们不是说其它哪些误用下法或误用其它哪些误治法的人都水平不行的,因为在临床当中这些病证真的是错宗复杂,辩证有时候真的是非常困难。我在讲条文的时候方意方子讲的不多,主要是讲辩证啊,脉证啊,还有医理分析啊这些,因为我觉得这个以前最吃亏的就在这个辩证,这个证分不清,到现在依然感觉这个辩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就说一个太阳病,有时候的确病人表述不清的,你问他冷吗?他说就这样(呵呵,好多时候是这样!)你问他热吗?他说没感觉,反正身上不好受,你问他疼吗?他说不知道,当问诊问不清,你说从小便的清还是黄赤去辩病的在表在里,那么这个人的证明明是在表,没有里热,可是有时候他出去跑了半天一口水没喝上,回来之后尿就是黄的。依据这个去鉴别那肯定会出错,那么这个人明明已经是里热了,中午和一帮人出去喝一顿啤酒,回来之后尿就是清的。
其实我们在问诊当中对这类的问题出现的失误真的是太多太多了,所以在这个辩证上面,我们不要说张仲景提出太阳病什么什么误下啊,误汗啊误火什么的误治,那肯定张仲景也走过这样的一个过程。这就是提醒我们自己误治了以后应该很快反应过来我这是误治了,误治以后会出现什么情况,所以在这条尽管只提到一个气上冲者,气上冲者肯定是没成为结胸啊,那么出现这个气上冲了,一个是气上冲是什么?一个是气上冲,一个是打嗝,还有就是气上冲欲吐,出现这种情况那么我们应该意识到他很可能即将成为结胸,所以在这时候我们有这样的意识我们会马上去用桂枝汤给他解外的。所以在这里把这条多说几句。
我们把这个气上冲不上冲再解释一遍,这个上冲是阳邪被泻下的苦寒药引入胸膈,其人胸膈阳气素盛,阳素盛则不受邪,不受邪则邪不内侵,邪不内侵而上冲,上冲之气与阴寒之药力争,故阳气扔欲透表,故方用桂枝汤,方用前法,使邪透表而出。像这个方有执说:阳邪上受不结胸,必待浅而欲愈,俞嘉言说:阳邪未陷,可从表出。像伤寒的140条说: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阴结也。等等。就是说他这个阳邪没有被这个苦寒药引入胸膈当中,邪扔在表。
像这条啊,他提到一个气上冲不上冲,但是就没有提到脉法,我们分析一下他这个脉象应该是什么,我刚才念到一个140条,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阴结也,15条呢也是太阳病误下以后气上冲,气上冲也是没有结胸。那么我们看140条,他提到其脉促,140条他提出的就是这个人阳邪盛,阳邪盛才出现这个脉促的。15条呢他是以气上冲这个证提示阳邪盛的。15条的这个证既然他是一个阳邪盛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个是寸脉浮而关浮缓而有力的这么一个脉象。为什么在这儿提到关浮缓有力?因为寸脉是一个浮缓的,在这应当提到关部应当浮缓有力的,因为张仲景在结胸证当中提到一个寸脉浮关脉沉名为结胸。结胸他的一个脉象就是一个寸脉浮关脉沉这么一个脉象,那么这人他没有出现结胸,他平时胸膈阳气比较盛,他不受邪,他本身阳气盛,那么他的关脉一定是浮缓而有力的。15条就是补充这个寸脉浮关脉浮缓而有力的,这个力度一定要有,假定说他是一个浮缓而弱的一个脉象,那么他就不是这个证了,他就不会出现这个气的上冲了。
假如出现一个浮脉也没有了,出现一个平脉或者出现一个弱脉,都不用出现一个沉脉,那么我们就马上就要意识到就要出现一个结胸证了,这是他的这个脉象。
第二点,有的注家在注这条当中,注本条方用前法,他注的是桂枝汤与以前所用的这个下药相合,就是太阳病下之后嘛以前所用的这些苦寒的下药,他注解的是桂枝汤可以与以前所用的那些苦寒药相合。假定说我们看到书本当中用的是这种注解的话,我们应当说非常明确的判定这个地方是错的。
再下一句,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这句话呢因为他前面谈到一个太阳病下之,太阳病呢他可能是中风,也可能是太阳伤寒。比如说这个人他是太阳伤寒误下的,或者说这人他本身就是一个胸膈阳气比较虚的,或者是伤寒应发汗而误下,或者他本身的阳气虚,误下引邪内陷,引邪内陷以后呢邪已经陷入了,所以他不会上冲了。不上冲即便尚未结胸,或者成为虚痞,或者成为他变,邪扔在表,也应当也麻黄汤峻剂以微发其汗,而不能用桂枝固肌闭邪,所以言不得与之。为什么不能用桂枝固肌闭邪呢?因为在16条当中是这样讲的: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出者,不可与也,常须志此,勿令误也。在这儿提出即使病邪扔在表,也当用麻黄汤或麻黄之类的峻剂去微发其汗。这条我们说得不少了,还是留个思考题吧。
第一个思考题:太阳中风,为何易误下?就是说太阳病为何易误下?
第二个思考题:就是我们怎么鉴别太阳中风的壮热与传里之热?
休息五分钟。
好的,我们继续,高天把那第五十三条发上来,第五十三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这个下边还应该有句话吧,在这荣卫和则愈后面还有一句,宜桂枝汤。
在这条当中呢,先解释几个词,一是荣气和,荣气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这个营气,和就是一个平和、正常的意思,就是没有发生病理变化的意思,
第二个词呢叫外不谐,指的是人体浅表部分营卫不相谐调。
第三个词呢,是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这个荣卫之气我们以前,我记得什么时间,是在今年春天,还是在去年冬天,专门讲过这个荣卫之气的问题,我忘了那是做为什么题目讲的,这个荣行脉中,就是荣气就是营气嘛,也就是营血,这个卫气,就是在外的这个阳气嘛,因为营气属阴,这个营卫相对要来说,卫为阳,营为阴,这个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就是《内经》上边所提到的这个,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也就是这个意思。
这条它的提要是,病人常自汗出的病理和治疗,对,下面解释,我们还是看古人是怎么解释的,徐大椿说,自汗与发汗迥别,自汗乃营卫相离,发汗使营卫相合。自汗伤正,发汗驱邪。复发者,因其自汗而更发之,则荣卫和而自汗反止矣。这是徐大椿说的,然后还有张锡驹是这样解释的,卫气者所以肥腠理,司开合、卫外而为固也,今受邪风不能卫外,故常自汗出,此为营气与卫气不和也。卫为阳、营为阴,阴阳贵乎和合,今营气和而卫气不与之和谐,故营气只行于脉中,卫气只行于脉外,两不相和,如夫妇之不调也,以桂枝汤发其汗,调和营卫之气则愈。
其实我觉得这个,这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卫为阳,营为阴,阴阳贵乎和合,现在它是营气和,而卫气不与之和谐,所以有营自行于脉中,卫自行于脉外,两不相和,如夫妇之不调也,宜桂枝汤发其汗,调和营卫之气,所以这个解释的挺清楚的。
听这个五十三条和这个五十四条比较相近,我们先把五十四条这个前边解释完成,把这两条一块串起来说一下,高天再把那个五十四条发上来,五十四条,对,五十四条,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为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这条当中呢,也是先解释这个词,第一个叫藏无他病,成无已对这个的注解是,藏无他病里和也,他指的是脏腑没有病,或者是指里和,这是一个藏无他病。
第二个时发热自汗出,指的是阵发性的发热汗出,再下一句先其时发汗则愈,先其时指在阵发性发热汗出之前。
下面是提要,论述时发热自汗出证的病理和证治,这段的解释呢,我们还是先看古人这个解释,尤在泾在注解这条时,他是这样说的,藏无他病,里无病也,时发热自汗,自有时不发热无汗可知,而不愈者,是其病不在里而在表,不在营而在卫也,先其时发汗则愈者,无热无汗之时,而先用药取汗,则邪气为何而愈,不然汗液方泄而复发之,应添如水淋漓之患也,他这边注解,其实也是解释得挺清楚的。
我们把这个五十三、五十四串在一块说一下,这两条他说的都是太阳中风证,汗出而表不解,他这个道理是什么?常汗出,因为我们知道,汗的是荣血之所化,经长时外泄,荣不和,这个汗液常常外泄,这就是这个荣不和,汗液常外泄这是一个荣不和,因为汗的就是荣血所化吗,但是在经文上边,他说得是什么呢?在这个张仲景的条文上边,他说病常自汗出者,为荣气和,我在这刚说的,汗的常外泄,这是一个荣的不和,经文他说是病常自汗出此为荣气和,这个张仲景为什么这样说?
那我们再看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那么下一句呢荣气和者外不谐,这个外不谐指的就是卫气不与荣气相和谐,这个荣他本身没病,他是和的,因为卫气内杂风邪与荣气不能和谐,荣卫本来他是一气的,本身是相依相从的,既然是一个相依相从的关系,他出现一个病则继病,荣卫本身他是相依相靠相从的,既然是相依相靠的这样一种关系,所以出现一个病则继病,我们再看这个,再看下边,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他指的是荣气本身是和的,但是卫气杂风邪他与这个荣气不和谐,所以出现一个荣行脉中,卫行脉外,也就是荣气在脉中他走他走的,卫气在脉外,他走他的,他们出现了一个表里相离,这样的一个意思。
那么复发其汗,他指明了平时自汗出,就是一个卫气荣气的不相和谐,现在呢,通过复发其汗的这个汗法,把卫气当中的风邪发散掉,把卫气当中兼杂的风邪发散掉以后呢,那么卫气与荣气他就相和了,那么这个用桂枝汤这一证,就是在用桂枝汤这种荣卫不相和谐的这一证,是可以这个治好,像这个五十四条,沿这个时发热,常自汗出,发热是一个症,自汗出又是一个症,从两症呢他也是荣卫不和的这个缘故,在这提到一个时发热,就是发热何以有时就是发热为什么会有的时候发热,那是因为风邪在卫,我们说风性速善行而数变,风邪在卫,因为他属于这种变化多端的,卫气呢他要随着这个风邪的变为变,他不按照他固有的那种循行的顺序,而是按照风邪,这个邪的缓急而出现这个变化。
感风邪比较少,就是邪微,那么这个发热也微,感风邪比较重,那么发热他也重,感风邪比较急,那么他发热也是比较急,在这时候呢,张仲景指出先其时发汗,先其时以桂枝汤发汗,在他没有出现这个热,没有出现这个自汗,在这之前通过发汗的形式,依然是驱散在卫气的这个风邪,那么把卫气当中的风邪驱散掉了以后,那么卫气与荣气相和,这个病证也就治愈了。
我们下面说,就说这个五十三和五十四他的这个玩法,第一点还先玩他们的脉象,因为在五十三五十四条当中都没有脉象的提示,五十三条的脉象应当是什么,我们看这个,病常自汗出,然后后边提一个,提示的就是荣卫不相和谐,那么荣卫不相谐导致的这种自汗出,他的脉象应当是什么呢?他的脉象肯定是阳浮而阴弱的,五十三条的脉象,应当是阳浮而阴弱的。
五十四条,时发热而自汗出者,他的脉象应当是什么呢,他肯定是有一个阳浮而阴弱,大体是这样一个脉象,就是阳浮而阴弱,但是他可以兼数脉可以兼洪,阳浮而阴弱,或兼数或兼洪,这两条的这个脉象,可以从这个用桂枝汤证,从桂枝汤证的这个脉象上推导出,这五十三条和五十四条的这个脉象。
在这个五版教材上面呢,它也有一个病案,他选的是伤寒论译释,他的病案是这样发的,一商人自汗证,达半年之久,延医服止涩收敛药如龙、牡之类,约数十贴之多,毫无寸进,请东台虎阜名医王子政治疗,询知病者无发热恶风证状,汗出不温。精神觉得疲倦,脉象弱而不振,温剂收涩药已遍服无效。乃予桂枝汤,不加增减,服五帖而愈。这是教材上讲得一个医案,在这个,在这个五十三条五十四条当中,我们刚说得这个玩法,第一个是这个脉象,我们刚才说过。
第二个我们玩什么,我觉得这点是应该玩的,就是时发热或者无热之自汗出的桂枝证,时发热或者无热之自汗出的桂枝证,是否必定是太阳病后?因为五十三条和五十四条都是桂枝汤的这个适应证,还有一个是常自汗出的,有一个时发热自汗出的,那么这样两条所提出的桂枝汤证,是否必定是太阳病以后?换句话说桂枝汤证是不是专治太阳中风的,玩这点也就是后世有的医家说,治外感法仲景,治内伤法东垣,这好像伤寒论专治外感病的,那么我们现在就在这提出这个问题,这样聊桂枝汤证是不是就是外感病以后,或者就是一个太阳病以后的,这个绝对是值得玩玩的,因为什么?因为我们大家在临床当中,见到这种自汗的病人真得不少,自汗的病人,后世所用的方法,无非就是收涩固表益气,就是这些个方法,但是一个桂枝汤对于自汗的,只要你把证辨对了,辨得就是一个荣卫不和的,那么用桂枝汤他的效果真得非常好。
我也是在最近这些年,对自汗证才会用桂枝汤,以前也不会用,因为我这个中医他不是科班出生的,也不是家传的,本是西医出生,一边攻的这个,一边学中医,开始是按五版教材学的,然后以后又读内经,读伤寒,读这些古籍,在读得过程当中,有一个逐渐加深认识的这样一个过程,那么遇到这种自汗证的时候,碰到这种证,只要你辨证辨对了,就刚开始我们罗哩罗嗦多说了那么多,其实挺简单的,费半天劲多说了这么多干吗?就是为了把这个证辨清楚,以后遇到这个自汗证的这个病人,只要你辨出他是一个荣卫不和的,那就放心的用桂枝汤,那效果真得是非常好。
比如就在前半个月吧,一个妇女47岁了,她的症状就是时自汗出,脸红烦躁,烦躁时伴有身热,再有睡眠不好,这种情况已经一年多了,看过很多地方,给她诊断是一个更年期综合症,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当中,她就长期服用更年安啊,静心口服液,太太口服液啊等等,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效果,这时候诊断她的脉象呢,就是一个阳浮阴弱的,但是我们提到一个阳浮阴弱,她阳浮也不是挺有劲的,也就是卫气当中兼杂的这个风邪不是太严重,因为她已经闹了一年多了,当时就给她辨了一个营卫不和,也是用了桂枝汤的原方,没做加减,我一次给她开三剂,前三剂喝完以后,觉得这个汗出明显的少了,然后像这个身热、这个烦躁、面红啊,都跟着有明显的改善,那么又给她开了三剂,一共就是六剂这些症状就消除了。
这是一个值得玩的地方,这是五十三条和五十四条所提示的,时发热自汗出,或者没有发热这个自汗出,不一定准是外感病以后,就是这些杂病当中,见到这种情况,只要他的脉是阳浮阴弱的,兼洪也好兼数也好,兼沉也好,当然浮和沉不可同兼的,在那个什么,比如说有些个虚寒体质的,他的这个脉象本身就是偏沉的,那么在这个时候诊他的脉象的时候,可能这种浮象不是很明显,所以在这儿两个意见,就是兼沉,就是他那个本身的脉象就是一种沉脉,他的那个和常人出现的这种阳浮阴弱,那种脉象是有区别的,有的时候在临床当中,有的时候比较难鉴别的。
但是我们在这个诊这阳浮而阴弱脉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病人的体质和所处的地点季节,只要他的脉象大体上是阳浮阴弱的,不管他兼什么脉象出现,他就是一个荣卫的不和,那么在这个时候这个自汗证,可以放心的用桂枝汤,那效果真得是非常好,这是第二个玩得地方。
那个再介绍一个病案,这个患者昨天还去过我那儿,是65岁的一个男性,他是感冒半个月以后,别的症状都没有了,但就是每天早晨4点的时候,那个盗汗,感冒半个月以后,每天凌晨4点的时候盗汗,醒过之后然后再睡就睡不着了,出现这种情况呢是一个多星期,他自已说一个多星期,就感冒半个月以后,出现这种情况,那么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一个多星期了,去一家医院看过,那家医院给他辨得是阴虚自汗,让他吃这个六味地黄丸,他吃了五天,觉得没什么效果,那么跑到我这儿去了,诊他的脉是什么呢,阳脉浮,也是一个阳浮而阴弱的脉,但是他这个阳脉浮,浮得是比较有劲,比一般人这个浮硬一些,但是他总体上还是一个阳浮而阴弱的脉,这时候也就给他辨了这个荣卫不和,也是给他用的桂枝汤,就用了三剂,用了三剂,用得第二天时候,他说第一付的时候没什么感觉,等到第二付喝完以后,汗就明显的减少了,然后等到第三剂喝完以后,凌晨4点钟就再没有出汗,因为4点钟没有醒,他就睡,一直睡到早晨7点钟才醒,就给他用三剂。
今天我们就把太阳病本证中中风表虚证的桂枝汤证,今天我们就说完了,下次再说呢,我们就要说桂枝汤的禁例,那一共没有几条,然后可能再说一点桂枝汤的兼证,今天我们就到这儿吧,到这儿下课吧,9点半我还有事要走,那个天行健刚才问了点儿问题,我在这儿耽误点儿大家的时间给他说一下,我先放麦吧,先放两分钟。
-----------本贴由网友大唐,健康使者整理完成初稿,辛苦了,谢谢!
-----------谢谢,辛苦了!已收藏。
相关文章
 硇砂丸(《普济方》卷一七三。)
 儿科虫病类
 太和饼(《景岳全书》卷六十二)
 请问打坐腿疼是否可以用温灸或拔罐减轻
 这个是什么饮片?
 葳蕤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