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初学教室:各位前辈好:请教中医中的“气”是指什么呢?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各位前辈好:请教中医中的“气”是指什么呢?我看了些气血津液的关系,但并不明白气是指什么,是指氧气吗?查些资料说气是指肌肉筋骨就更不明白了。还有,各位老师每天都很辛苦很疲惫吧?各位一定要好好保重自己的身体啊。
-----------欢迎新朋友。
不过你这个问题,是个很高深,很严肃的问题,初学者,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真的难能可贵。

如果你在看《中医基础理论》,那你可以先记住,气就是:“阴阳对立统一互根互生的运动过程。”

按照王正龙先生的说法,气就是“功能”。

当然,中医的气,每个人,在不同的层次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和西方科学说的“空气   氧气”等死板概念不同哦。



关于气血津液,实际上气就是其他各种物质运动变化的规律,其本质,还是一种功能,一种“阴阳的转化过程”。

最后,气是肉眼看不见,各种仪器也看不见的东西,但是她客观存在。


希望楼主好好读《中医基础理论》,并注意身体。
-----------中医中“气”很常见。

我正在学习内经,就看到有不少和气有关的,如:

“真气”、五脏之气(如肾气)、“精气”、四气(春夏秋冬)、“地气”、“天气”、“阳气”、“营、卫气”、“元气”、“宗气”、还有“正气、“邪气”、”“yin气”等等

对气的理解,确实很重要。个人认为气不能说是氧气。这个气我认为大体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1.概念上
所有之气从何而来?可以看看古代修炼方面或者道家的经典。

2.实践中
我认为气是物质,无形但可以体验。
中国古代修道、养生之术中有很多关于人体之气的体验。中医的发展也和此有极大的关系。
如果自己能通过一些修炼方法来体会,就会有从无形之气上升到有形之气的真实感受。
-----------谢谢各位的指教,有点蒙蒙胧胧的概念啦,我理解成:气是运动的在体内起着推动、生成和消化的作用对吗?请问火木子先生怎么修炼来体会气的存在呢?是炼功吗?气功还是太极呢?在中医里人体就是一个阴阳对立统一互根互生的运动过程吗?肌肉筋骨啊细胞等西医概念都不存在吗?不过儒释道老师,我并没有看中基,因为古月老师推介我初学去看理法方论精华帖,我看来看去好像都只看到四大经典,并且看到很多前辈都不主张从教材上学中医,怕自已走火入魔所以现在只是在网上看帖学习。另外谢谢老师的关心!
-----------气是什么?在中医的理论中有很多不同的见解。自已可以慢慢体会
人体阴阳相合为之气,但也只是提到气的一面,还是需要具体情况具体体会
那你可以先记住,气就是:“阴阳对立统一互根互生的运动过程。”
着句话感觉是能量的循环过程,可以说是火,无火则静吧,一切就静止了
-----------还有,学中医应该是先学医再学易吧?我一直都有不明白中医和易的关系反而觉得易把中医给模糊化了。可能是初学吧才有这种感觉,不过我还是选择先学医再学易
-----------
Originally posted by 猪笑天 at 2006/5/24 23:07:
肌肉筋骨啊细胞等西医概念都不存在吗?不过儒释道老师,我并没有看中基,因为古月老师推介我初学去看理法方论精华帖,我看来看去好像都只看到四大经典,并且看到很多前辈都不主张从教材上学中医,怕自已走火入魔所以现在只是在网上看帖学习。另外谢谢老师的关心!



筋脉肉皮骨,神经血管细胞组织,都是存在的。而且都能看见。

人体经络也是存在的,肉眼和显微镜暂时看不见。

捣腾这些存在的东西,不是至病和治病的主要手段。三七先生也好,文澄先生也好,都讲究一个“气”。中医理论中,上至天文五运六气,下至地理草药四气五味,主要都是讲气;在人体上的经络,也是讲气——死人是没有经络的,因为他没有气了。

所以啊,气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要想一蹴而就弄明白是不可能的。
===============================
关于经典:首先,编写经典和注解经典的古代医家都有极其深厚的古文化功底,还有很高的修炼技巧,这些东西现在的学生很难具备,所以看四大经典,是非常苦困难的。如果你对自己的古文水平有信心,倒是可以先听听三七先生和王正龙先生对《灵枢 素问》的一些串讲录音,然后再看名家注解的《内经》,看看他们是如何分析理解内经和伤寒的。等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且有了足够的文学工功底,就可以“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了。
=======================

关于易、医:首先,一个成功的医生,或者说一个合格的中医,应该是通晓易医的。不管是先学易,还是先学医,对于初学者来说,都是一样的,将来总要补上另外一课。你现在不用着急,可以先听听王正龙老师的录音。认真做好笔记,反复揣摩即可。
-----------非常感谢儒释道老师这么耐心的指导,以前我还以为经络就是血管等东东,现在看来是越来越难理解了,有前辈说中医和西医不同,学中医要换种思维方式,现在看来真是,诂计学着中医还能成为一名逻辑高手呵呵,多谢老师的豉励.
-----------地气、天气、阳气....都是一个病理,这样理解对不对?
-----------天人解
阴阳变化
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
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清
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
枢轴运动,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化火则
热,化水则寒。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木之气温,升而不
已,积温成热,而化火矣。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金之气
凉,降而不已,积凉成寒,而化水矣。
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
之浮沉。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
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

熟读之后,自可想象“气”及其变化
相关文章
 急需高手解症
 痔漏
 从我的体会看舌苔白腻是寒是湿?
 男女天癸
 岁会
 枳皮酒(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得效》卷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