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丁晟荣
中医理论几臻完善,故尽管对于某个疾病因术者自身对医道的领悟程度而有着不尽相同的认知,但大都能头头是道,自圆其说,头头是道。然而放眼望去,目前中医总体疗效似乎远不如传说中那般肯定、神奇和美丽,这便是我对所学“中医”产生怀疑的由来。作为一个中医学子,看到中医这些年来倍受争议,不仅不觉得愤慨,反而觉得事出有因,情有可缘。 经过在中医馆一年多的抄方学习,对此我已有了新的认识:中医如今的弱势并不在于学科本身。医师的智慧及对医道的体悟才是中医力量是否得以真正发挥的关键因素。否则就无法解释如今日渐淡出主流医学的中医在这郊区一隅却能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医学奇迹的事实。(相关内容在手记(一)中已有所提及,该文写于一年前,最近数月我看到了先生对更多疾病治疗的突破。例如白癜风、顽固性闭经、痛经、自闭症、癫痫及慢性肺肝肾诸多顽病;而对于HPV感染的显著疗效使我相信拿下HIV也是大有可能的。) 中医馆白天是诊所,晚上则成了布道场。先生所谈的话题除了中医,也时涉及哲学、思想、文化和政治:有对宇宙及生命的认识,对国家大事的思考,甚至包括股市行情的分析。出于自身的兴趣,虽然先生谈的不是中医,我倒也听得趣味盎然。但兴趣过后,蓦然觉悟哲学思辩的意识已悄然融入了专业学习乃至日常生活中。不仅辨证思维的能力有了提高,而且对于遣方用药中寒热配伍、攻补兼施及药物剂量的使用有了逐步地领悟。正如先生所说:“理在生活中。中医是国道的全面体现和缩影,其重乃大而无所不通。” 《内经》有云:“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中医不仅仅是临床诊疗的一项技术,其道更是可以经世致用的至大学问。其主要体现为处理问题时对矛盾全面的辨析,根据整体布局规划,分清轻重缓急,制定合理的对策以及具体实施时分寸的把握。 因此,在掌握相当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具有极强的思辨能力是发挥中医真正力量的催化剂和决定性因素,而这种能力的获得则取决于达“道”境界的高低。 此外,为医者的性格也是重要因素。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中医,讲究中、和、圆、通、仁,但并不是说不具有攻击性和战斗力。面对虎狼之病,除了菩萨般的慈眉善目,更要有金刚怒霸。诊病处方如龙潜深渊,于波澜不惊中暗藏玄机,一俟战机稍现便横空出世,千里杀将,毫不留情。而在凌厉的攻势中又相融平稳。是以虽然世人性格万千,但刚柔并蓄、杀养相兼收放自如是为良医者的共同性格特点。 中医之道,道中有器;中医之技,得驭领道。道器相合,其效则神。[
本帖最后由 chinadr_ding 于 2007/8/7 22:16 编辑 www.med126.com]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