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中医讨论:我对中医发展的看法和想法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本来,是响应佛缘的号召去投票,结果写着写着跟帖留言,就变成这罗哩罗嗦的文。半途中,老公又催着去陪婆婆吃周末家庭聚餐,只好草草结尾。希望没污了大家的眼。也希望大家在此畅所欲言。

我对中医发展的看法和想法

现代的中医庸医,多数来自正规中医教育体系。
中医学院里学西医,而且比重可达30%,而不注重经典传承。其科系设置学究气十足,而且学习时间太短。
建议:
1.中医学院的教授必须有实战经验和具备相当数量的医案医理档案者,而不是以论文数量评职称,特别是不能有毕业留教一说。最好教授是有能力和名气者居之。中医教学不比其他学科,其他学科的教研人员混吃混喝,顶多影响学科发展速度,但中医教研误人,将是级数增长的生命危胁。
2.中医学生的课程设置应以典籍为基础课程,并专门进行考核,应是精读、背诵和应用,而不是泛读和了解。中医的专业课考核应包括实战应用,即:考试的地点应有真实病人。
3.中医学习时间不能短于西医,甚至应长于西医。因为西医讲究的是技术和数据,中医讲究的经验、感觉和应变能力,没有一定时间的积累过程,很难出师。

中医的执业准入制度,将很多传承医者和民间良医拒之门外。
中医的执业考核制度,完全承袭了西式文化的考核方法,没有根据中医的特点制订合理的考核方法。中医的一证多方和多证一方,不是简单的单选和多选题就能考出医师的治病能力的。我很怀疑现在的考试阅卷者自身有多少病案阅历。
建议:
1.  中医的执业考试,应当灵活多变,分为书面的实战考核,这样才能全面、公平的对待每个未来的中医人,对他们将面对的病人的生命负责。
2.  书面的考核,是否是一个医者合格与否的唯一鉴别方式呢?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我认为至少还应该有实战考核项目,即真实的病人。不仿让那些医院的主任医师和专家们在坐诊治病的同时,承担一下考核任务——其实这并不需要专门的精力和物力,只是顺便就可以做评判了。
3.  对于传承医者和民间医者,他们擅长的应该就是实战。对于他们的特殊经验,应当在考核中特殊对待。凡是此类的执业考生,应当让他们事先声明,避免因所谓的正统经验而给他们的考试结论判定死刑。而应让他们准备相应的医案,用以核实其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这种做法还可以丰富和拯救民间经验,让中医有发展的空间,而不是死抱着典籍,将中医之路越走越窄。

当前亟需按中医药的特点,加大中医药的研究力度。
我一直认为,中医药的研究重点,不应放在单一有效成分的研究上面,而应着力于对单味药、组合药的特效经验和毒性抑制予以重点研究。因为中医是一种系统论的实践科学,它对疾病的着眼点不在单一的症状及这种症状产生的单一源头,这是中医与西医的根本性不同。另外,中医的其他多种疗法的研究也应被充分重视,而这种研究的重点不应像国外那样注重物理和化学变化——那是西方科技的特长;而应是其独立效用和关联效用的研究——辨证施治和系统论才是中医的特点。
建议:
1.  整合名医经验及各种验方、偏方、特效方的使用经验,加强单味药、对药及其他特定效果的药物组合的单独使用和加减规范经验和毒副反应的抑制方法的研究。
2.  全面收集、整理和研究各民族的多种治冶手段和途径,特别是绿色、环保、方便的物理治冶方法,避免国宝级的治疗手段的灭绝。
3.  学习西方的经验,利用民间中量,结合政府支持,建立国立和私立的中医研究基金,立体地支撑中医研究。这样,既可以保证研究成果所有人的个人利益,又可以及时推广研究成果,为患者谋福利,同时还可以提高中医的世界医学体系中的地位。毕竟,医学的最终目的是治病救人,而不是推动经济发展。

中医的科学管理,是中医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我认为,中医的发展之所以如此缓慢,中医管理的态度和方法的不科学是主要原因。
自从西医西药传入中国,因其某些特效药的简便易服和效果显著,备受统治阶级和西方文化的追随者的青睐和推崇,随着科学技术在西方医学体系中的应用,其华丽炫爛的效果,让国人忽略了西方医学的弊端,淡忘了祖先留下来的简单、实用、安全的医学宝藏。教育、文化、科技研究的目西化,让我们的后代渐渐疏远了自己民族固有的文明。
建议:
1.  让中医人管理中医。中医,应该从西化的医学管理和教育体系中脱离开来,不能让中医被西医裹胁着发展。建立一套符合中医特点、适合中医发展的管理体制。
2.  中医院的科室设置中医化,不能按西医的理论进行分科。
3.  中医药的研究方法和体制中医化,不能用西医的思维方式研究中医。
4.  中医教育和考核体系中医化。不能培养不伦不类的西医式思维的中医大夫。
5.  重视民间医学力量,建立专门的验证和研究机构,发掘藏于民间的中医科学。
6.  中医教育从娃娃抓起。在学习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同时,不能忽略中医史和中医文化,要像记住中国的四大发明一样,记住中医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延续中的作用。让对中医的不屑眼神消失在孩子们的眼中。
7.  建立和丰富中医协会和组织,并进行科学的引导和管理,让中医健康地成长。

以上只是一个无知者的浅显看法和喃喃自语。希望有识之士能将这些废话当成引玉之石,集思广议,达至上听,让中医向一个广阔之途健康发展。

[ 本帖最后由 酸杏 于 2010/3/19 18:23 编辑 www.lindalemus.com/yishi/]
-----------顶
-----------“科学”本身不“科学”,既然科学在发展,那末被发展了的前人的科学 科不科学? 当下的科学们 是否还要 继续被 发展?
-----------绕口令?
-----------严重支持!
-----------科学应该是全民的,不是自己在家里读老三篇。闭门造车已经印证了落后,医学也像文革时的宁要无产阶级的草吗?他们为什么不敢印证民间中医的实力?有协会来电话说我们不敢搞现场展示有些专家不愿意,这就是中国目前对医学的态度。
-----------
原帖由 酸杏 于 2010/3/19 22:09 发表
绕口令?


如果科学 很科学,那就不需要再 发展了。
如果科学 还需要发展, 那末,它一定还有不科学的 地方, 所以 科学 本身 就不 科学。
中国古人 讲的 是 道, 是 法,  天不变,道亦不变。  所以,内经 2000 年后依然经典。内经 ‘科学’ 吗? 孙子兵法需要再发展吗?
-----------其实,从字面上讲,“科学”的意义被人们篡改了:

科学,乃一科之学,即分科(不是医院的分科哦)之学问,即某类知识的研究。却被现在的人们当成的形容正确性与权威性的形容词了。

经典者,非“止于此”也。经典也可以发展,使其道更真。内经中也不尽如实者,但只是小疵,其大道的认知到目前为止是正确的,而现代医学研究依然是可以丰富其内容的。孙子兵法不是没有发展空间,而是加了内容就不是“孙子兵法”了,而成了新的体系,象毛泽东的军事理论,就是将孙子兵法精华化、发展化了。

万物都是在“化”中生存、发展,不论是精神文明还是物质文明,都处于“化”的过程中,可能是进化,也可能是退化,这“化”的性质就决定于人类和自然万物的“化”的行为是如何了。

浅薄之见,供君一笑。
-----------现在一定比过去先进? 后人一定比前人聪明?

---- 科学家们研究后说 玛雅人的 历法还有点不准, ---- 难道没有可能是 地球自转变快了?
内经不尽如实者,就没有可能是我们没有读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除非你可以画出一个比 圆 更加 圆 的 圆, 否则 就不要说 圆周率 可能有小疵,前人也许算错了,他们不够 ‘科学’。
现代医学们除非 能出本 比 内经 更 内经 的 内经, 否则 ,充其量也是 用 内经 画 了 一个 有点圆 的 圆, 换上 科学 的 粉笔 画了 一个 号称是‘科学’ 的 圆。

孙子兵法所以是‘法’,是因为它已经很 圆 了----  知道了兵法 的 圆周率, 时势怎么变都 可以画 得 很圆, 所谓 ,天不变,道亦不变。

毛主席的军事理论, 是 ‘论’的层面, 据说在遵义 看了 孙子兵法 后,发现 过去井冈山 打游击 的策略 与 兵法  不谋而合。 毛主席也是用兵法的圆周率画了一个很圆的圆。

圆周率科学吗?需要发展吗?


----  据说 科学 一词是 西方‘自然科学’翻译过来的, 科学作分科的学问解有些一厢情愿。 分得越细就 越 科学? 多科学 才 科学? 多细才叫细?

[ 本帖最后由 mozart 于 2010/3/23 00:04 编辑 www.med126.com]
-----------不贊成否定"正规中医教育体系", 若要使中醫有所發展, 民间良医應該將其良好醫術(療效可複製性)傳授與受过正规中医教育体系的中醫師, 使其療效亦可複製, 因為现代的中医,多数来自正规中医教育体系, 那麼中醫的發展一定指日可待。
相关文章
 槐鹅散(《圣惠》卷九十二。)
 杀疳散(《秘传眼科龙木论》卷六)
 表寒里热证
 用附子泡的水浇附子会怎样?
 天冷的时候谈姜
 木香丸(《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