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秋子扫除了往日的疑惑,涉猎了各家的言说深入研悟中医,自负古今无双。
1734年29岁,我误服了庸医的药方,放弃了仕途之路,开始学医,思索内经的秘密,研究
伤寒的玄奥,然而读《伤寒论》的时候,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仲景的意思,疑虑万千。然后我搜集来各家的注解版《伤寒论》看看别的医家是怎样理解《伤寒论》的,从古至今为《伤寒论》作注的有数十百人,书很多,读了三年,还是朦朦胧胧没读懂,左右不是,百般无奈。愚蠢之人错解仲景之言,又糊糊涂涂讲给他的徒弟,弟子不懂。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自己都没读懂《伤寒论》,给别人讲别人也听不懂。1737年2月,不甘心,我又捧起书思考研究,一日,夕阳落下,身体疲惫,侧着身子,躺在床上,似睡非睡,此时风静月白,夜凉如水,若有所梦,突然梦醒,仲景之意恍然间明白了,回忆起以前读的各家注解悖谬百出,荒浪无归,他们自己都浅尝即止,涉水迷津,像一个迷路的乞丐,怎么能带领我走向康庄大路呢!
我听说一个人要到秦国,他得有车,要到楚国,他得有船,南辕北辙,就算有好车好马,到死也走不到目的地。一味的崇拜古人,不假思索,不信今人之言而耽误了很多人,但是读错误的注解而耽误的也不少
刚刚打算要给伤寒论作解的时候,然而时光荏苒,岁月流逝,构思零零散散,因此也就搁置了。1738年2月,因有事停留阳邱之地,住在一个姓刘的朋友那里,此地山清水秀,我种树栽花,非常喜欢这个地方,欣赏这里的一草一木,徘徊流连之时突然有了写书的豪情壮志,于是就关上门,找一张桌子,搬到梧桐树下构思,一时间犹如神灵教助,一切疑惑都烟消云散,明明白白。十年的构思,到今年三月总算有个大概的轮廓了。春天快要过完的时候开始,秋天刚到来写完,写完这天刚好是七月初三。
伤寒悬解终于写成了,发现头发也有白的了,回首过去,感慨万千,往昔伟大的蔡刚想有一番作为的时候是40岁,说做就做,完成了伟大的事业。我今年已经44岁了,岁月不等人,时光如流水,在这个年纪,小有建立,心枯神疲,虽然老了但也小有成就了,自己感慨一下吧。
然而吕不韦当时不走,《吕氏春秋》就写不成了,西伯文王不是被抓起了坐监狱,《周易》也不会传世了。其实四川就是吕不韦最快乐的地方,监狱就是文王最好的住宅。我也爱此两书,不敢随便评论续写,我十年所悟仲景之意思,写出伤寒悬解,虽然不能和他们那些伟大的著作相比,但是也算在中医界成就了一家之言。
啊,仲景写书,过了多少年,经过了多少岁月,竟然没有一个完全理解他的原意的,胡乱作注解,耽误了不少人,简直是误人子弟,如今我作《伤寒悬解》虽然伤精劳神,只是被迫无奈,不得已而做的。
2013,12.17 晚 豆子
本文内容由 2少爷学中医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