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
发热,鼻鸣干呕者,
桂枝汤主之。
(康)太阳中风,脉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
桂枝汤主之。
(淳)太阳病中风脉,其阳浮而弱,浮者热自发,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翕翕发热,鼻鸣干呕,宜桂枝汤。
这里的“阳浮而阴弱”向来有争议。我读的时候参考了三个版本,最早的版本为淳化本,也最能反应原貌。所以我认为这条的原貌应为:
(改)太阳中风,脉俱阳浮而弱(浮者热自发,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翕翕发热,鼻鸣干呕,宜桂枝汤。
理由是阴脉弱即是阴虚血虚,
伤寒论中有“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之句,不可解表。
又因为,阴虚表热或血虚表热应用银翘或
葱白,即使用桂枝也要加入补阴的药,或重用
芍药。
并且在伤寒论中这句之前有中风脉缓之句。借用胡希恕的话”营阴不足,血液亏损,以及阳气虚微之患者,虽有表证,亦不可单纯解表,以免犯虚虚之诫,引起变证。“
综合以上分析,”阳浮而阴弱“是不对的,应为”脉俱阳浮而弱“,而尺脉应实,才能用桂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