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侣山堂 > 中医书籍 > 正文
子午流注说难:足阳明胃经六穴

<<子午流注说难>>目录

字体:

一、厉兑(井穴)

部位 在足大指次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

证治 尸厥.口噤气绝.状如中恶.腹胀满.汗不出.寒疟不嗜食面肿.足 寒.喉痹.齿龋.恶风.鼻不利.多惊.好卧.

针灸 针入一分.可灸一壮.

按∶厉兑乃足阳明所出之井金穴.尸厥或胃家实.皆可用锋针浅刺之.厉不美也.兑通也.足次指受大指之排挤.其形恶厉.其经脉斜通于次指外间.故名厉兑.

二、内庭(荥穴)

部位 在足大指次指外间陷中.

证治 四肢厥逆.腹胀满.数欠.恶闻人声.振寒.咽中引痛.口 .齿龋痛.疟不嗜食.

针灸 针入三分.可灸三壮.

按∶内庭乃阳荥水穴.在足次指外间www.lindalemus.com/jianyan/.中指内间.跗上半寸.两指之正中.如一庭竖于内.故名内庭.

三、陷谷(俞穴)

部位 在足中指内间.本节后陷中.去内庭二寸.

证治 面目浮肿.及水病.善噫.肠鸣腹痛.热病汗不出.振寒疟疾

针灸 针入三分.留七呼.可灸三壮.

按∶陷谷乃阳俞木穴.病重者可针五分.穴位下陷如深谷.故名陷谷.

四、冲阳(原穴)

部位 在足跗上五寸.去陷谷二寸半.

证治 偏风口眼 斜.跗肿.齿龋痛.发寒热.腹坚大.不嗜食.伤寒病振寒而欠.久狂.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足缓履不收.身前痛.

针灸 针入五分.可灸三壮.

按∶冲阳在足背高起处.有动脉应手.名趺阳脉.久病欲知府气之强弱者.必诊此脉.其穴类似中封.使逆则宛.和则通.摇足而得之水谷精华大会于此.阳明多气多血.有此一冲衢.故名冲阳.

五、解溪(经穴)

部位 在冲阳后一寸五分.腕上陷中.

证治 治风面浮肿.颜黑.厥气上冲.腹胀.大便下重. 惊.膝股 肿.转筋目眩.头痛癫疾.烦心悲泣.霍乱.头风.面目赤.眉攒疼.

针灸 针入五分.可灸三壮.

按∶解溪乃阳经火穴.上为 骨.下为跗属.分解于此穴陷中.故名解溪.俗称鞋带穴.以束缚鞋带.正在此穴间也.

六、足三里(合穴)

部位 www.lindalemus.com在膝下三寸 骨外廉.大筋内宛宛中.两筋肉分间.当低跗取之.

证治 胃中寒.心腹胀满.胃气不足.闻食 .肠鸣腹痛.食不化.秦丕祖云.诸病皆治.食气水气.蛊毒 癖.四肢肿满.膝 酸痛.目不明.华佗云.疗五劳羸瘦.七伤虚乏.胸中瘀血.乳.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气上冲目.

针灸 针入五分.可灸三壮.

按∶三里穴名.手足阳明皆有.名同穴异.继起针灸家增一足字以别之.盖阳明行气于三阳.里者.宽广之义.古(井田制).九百亩为方里.盖胃为水谷之海.大肠小肠.三焦.无处不到也.六腑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故本输篇称之曰下陵三里.为高必因丘陵.大阜曰陵.高于丘也.陵冠一下字.盖足三里穴不如手阳明三里之高上.手三里又不如足三里之敦阜.且也足太阴脾合于膝内阴之陵泉.足少阳胆.合于膝外阳之陵泉.皆高于足阳明 骨外之三里.故正其名曰下陵三里.其穴可针一寸.肥人可针一寸二分.如足下病风毒.可尽量多灸.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子午流注说难>>目录

    相关文章
     牛蒡子
     不换金散(《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泽泻是不是泄肾气?
     阴户开张门主论
     眶蜂窝组织炎及海绵窦血栓
     马齿煎(《圣惠》卷六十)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