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专业(118种考试)
各省动态
 医学全在线 > 卫生资格 > 303内科主治医师-中级师 > 正文
内科主治医师考试—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8/10/26 字体:

一、病原学

  病原体为脑膜炎球菌,本菌裂解释放内毒素,为致病的重要因素,并可产生自溶酶,在体外易自溶。

  二、流行病学

  (—)传染源 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发病率高,以5岁以下尤其是6个月至2岁的幼儿发病率最高。人感染后可对本群病原菌发生持久免疫力,各群间有交叉免疫但不持久。

  三、发病机制

  1、细菌侵入人体后,如机体免疫力低下或细菌毒力较强,细菌可从鼻咽部进入血循环,成短暂菌血症,少数病人发展为败血症。病原菌可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脑脊髓膜引化脓性炎症。

  2、败血症期间,细菌侵袭皮肤血管内皮细胞,迅速繁殖并释放内毒素,作用于血管和毛细血管,引起局部出血、坏死、细胞浸润及栓塞,临床可出现皮肤黏膜瘀点。

  3、细菌在血循环中大量繁殖,并释放内毒素,使全身小血管痉挛,引起微循环障碍,导致感染性休克酸中毒,重者出现DIC.

  4、脑膜炎期间,脑脊髓膜化脓性炎症及脑实质受累,出现炎症、水肿及出血,临床上出现昏厥、昏迷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脑疝,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2~3日。

  (一)普通型 最常见

  临床上可分四期:

  1、前驱期(上呼吸道感染期)

  有低热、咽痛、咳嗽及鼻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持续1~2日。

  2、败血症期

  起病急、高热寒战,体温39℃~40℃,伴头痛、全身不适及精神萎靡等毒血症症状,可有皮肤黏膜瘀点或瘀斑,病情严重者瘀斑迅速扩大,中央可呈紫黑色、坏死或大疱。少数病人脾大。持续1~2日。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3、脑膜炎期

  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烦躁不安,可出现颈项强直、克氏征及布氏征阳性等脑膜刺激征,病人可有谵妄、神志障碍及抽搐。常在2~5日进人恢复期。

  4、恢复期

  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皮肤瘀点及瘀斑消失,症状逐渐好转,神经系统检查正常。病人可出现口唇疱疹。一般在1~3周内可痊愈。

  (二)暴发型

  1、休克型 高热寒战或体温不升,伴严重中毒症状,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及意识障碍,皮肤大片瘀斑伴中央坏死,可有循环衰竭及休克。

  2、脑膜脑炎型 为脑实质损害,高热、昏迷抽搐,有脑水肿,可发生脑疝死亡。

  3、混合型

  五、诊断

  (一)普通型流脑的诊断:

  1、流行季节 冬春季,儿童多见

  2、临床表现

  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

  3、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脑脊液检查显示颅内压升高及化脓性改变。细菌学检查阳性。

  (二)暴发型流脑的诊断

  六、鉴别诊断

  (—)普通型流脑需与其他细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鉴别。

  (二)暴发型需与其他病原引起的败血症及脑膜脑炎鉴别。

  七、治疗

  (一)普通型流脑的治疗

  、 1、病原治疗 尽早足量应用细菌敏感并能透过血-脑脊液屏障的抗菌药物。

  (1)青霉素:目前仍为脑膜炎球菌高度敏感的杀菌药物

  (2)其他可应用磺胺、氯霉素或三代头孢菌素等治疗。

  2、对症治疗 高热时物理降温及应用退热药。如有颅压升高,用甘露醇降颅压。

  (二)暴发型治疗

  1、尽早应用有效抗生素,如青霉素G

  2、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3、休克型 纠正休克及防治DIC.

  4、脑膜脑炎型 甘露醇脱水及防治脑疝,呼吸衰竭可适时应用人工呼吸机。

  八、预防

  (—)管理传染源

  早期发现病人,并就地隔离治疗,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日,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7日。

  (二)切断传播途径

  (三)提高人群免疫力

  1、菌苗预防注射

  2、药物预防

相关文章
2011天津市胸心外科医学主治医师模拟题
黑龙江省2011中级职称中医学专业考试宝典
2011重庆市口腔医学卫生资格考试模拟题
福建省2011中级职称中医骨伤科专业考试宝典
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Alport综合征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