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疾病控制学主治医师中级师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时间为2012年5月19,20,26,27日,医学全在线整理2012年疾病控制学主治医师中级师考试大纲供大家学习参考,祝大家顺利通过2012年卫生资格考试。
寄生虫病 | |||
单 元 |
细 目 |
要 点 |
要求 |
一、总论 |
1.寄生虫学 |
(1)医学寄生虫学的研究内容 |
了解 |
(2)寄生现象 |
了解 | ||
(3)寄生虫的类型 |
熟悉 | ||
(4)寄生虫的生死方式 |
了解 | ||
(5)寄生虫侵入人体的途径 |
熟悉 | ||
(6)寄生虫的宿主 |
熟悉 | ||
(7)寄生虫免疫 www.med126.com |
了解 | ||
2.寄生虫病 |
(1)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 |
了解 | |
(2)寄生虫病的流行因素 |
掌握 | ||
(3)寄生虫病的诊断原则 |
掌握 | ||
(4)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 |
掌握 | ||
(5)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
掌握 | ||
二、疟疾 |
1.病原学 |
(1)分类学地位 |
了解 |
(2)生活史 |
熟悉 | ||
(3)形态学 |
熟悉 | ||
(4)对药物的敏感性 |
了解 | ||
2.流行病学 |
(1)分布与危害 |
熟悉 | |
(2)传染源 | |||
(3)传播媒介 | |||
(4)人群易感性 | |||
(5)流行因素 | |||
(6)爆发流行的原因 | |||
3.临床表现 |
(1)潜伏期 |
了解 | |
(2)发作期 |
熟悉 | ||
(3)复发 |
熟悉 | ||
(4)复燃 |
熟悉 | ||
4.诊断标准 |
(1)疑似病例 |
掌握 | |
(2)临床诊断 |
掌握 | ||
(3)确诊 | |||
(4)实验室检查 |
掌握 | ||
5.处理原则 |
(1)治疗药物及应用 |
熟悉 | |
(2)治疗传染源、根治、抗复发治疗、预防、疫点处理 |
掌握 | ||
6.防治规划及目标 |
(1)控制、基本消灭疟疾、消灭疟疾及基本消灭恶性疟标准 |
掌握 | |
(2)掌握疟疾防治管理办法 | |||
(3)掌握流动人口疟疾管理暂行办法 | |||
三、血吸虫病 |
1.病原 |
(1)分类 |
了解 |
(2)生活史 |
熟悉 | ||
2.流行病学 |
(1)地理分布 |
熟悉 | |
(2)流行环节 |
掌握 | ||
(3)流行因素 |
掌握 | ||
(4)流行区类型 |
掌握 | ||
3.临床表现 |
(1)急性血吸虫病 www.med126.com |
熟悉 | |
(2)慢性血吸虫病 | |||
(3)晚期血吸虫病 | |||
4.诊断标准 |
确诊与分型的依据 |
掌握 | |
5.处理原则 |
(1)治疗药物 |
掌握 | |
(2)治疗病人(急性、慢性、晚期) | |||
6.预防措施 |
(1)健康教育 |
掌握 | |
(2)群体治疗 | |||
(3)消灭订螺 | |||
(4)药物预防与个人防护 | |||
7.防治规则与目标 |
(1)控制发病 |
掌握 | |
(2)控制传播 | |||
(3)阻断传播 |
四、丝虫病 |
1.病原 |
(1)分类 |
了解 |
(2)生活史 |
熟悉 | ||
(3)形态 |
了解 | ||
2.流行病学 |
(1)地理分布 |
熟悉 | |
(2)传染源 |
掌握 | ||
(3)流行环节及影响因素 |
掌握 | ||
3.临床表现 |
(1)潜伏期 |
熟悉 | |
(2)微丝蚴血症期 | |||
(3)急性炎症期 | |||
(4)慢性期 | |||
4.诊断标准 |
(1)微丝蚴血症 |
掌握 | |
(2)疑似或确诊急性丝虫病 | |||
(3)慢性丝虫病 | |||
(4)血检微丝蚴方法 | |||
(5)血清学诊断方法 | |||
5.处理原则 |
(1)乙胺嗪治疗班氏、马来丝虫 |
掌握 | |
(2)乙胺嗪普盐普服的适用地区 |
了解 | ||
(3)慢性病人的对症治疗 |
掌握 | ||
6.防治规划及目标 |
(1)2005年在全国流行省(市、区)全部达到消灭丝虫病标准 www.med126.com |
掌握 | |
(2)我国的丝虫病监测系统 | |||
(3)消灭丝虫病的标准,消灭丝虫病审评 |
| ||
五、黑热病 |
1.病原 |
(1)分类 |
了解 |
(2)生活史 |
熟悉 | ||
(3)形态 |
了解 | ||
2.流行病学 |
(1)地理分布 |
熟悉 | |
(2)流行环节与影响因素 |
掌握 | ||
3.临床表现 |
(1)潜伏期 |
熟悉 | |
(2)主要症状与体征 | |||
(3)临床检验 | |||
4.诊断标准 |
(1)诊断要点 |
掌握 | |
(2)确诊依据 | |||
(3)诊断方法(病原学检查及免疫诊断试验) | |||
5.处理原则 |
掌握 | ||
6.监测与控制措施 |
(1)流行病学调查 |
掌握 | |
(2)健康教育 | |||
(3)控制传染源 | |||
(4)防制传播媒介 | |||
1.病原 |
(1)生活史 |
熟悉 | |
(2)形态 |
了解 | ||
2.流行病学 |
(1)分布 |
熟悉 | |
(2)传染源 |
掌握 | ||
(3)传播途径 |
掌握 | ||
(4)影响因素 |
掌握 | ||
3.临床表现 |
(1)普通型 |
熟悉 | |
(2)爆发型 | |||
(3)慢性型 | |||
4.诊断标准 |
(1)粪检滋养体 |
掌握 | |
(2)包囊 |
掌握 | ||
(3)免疫诊断方法 |
掌握 | ||
(4)乙状结肠镜 |
了解 | ||
(5)诊断性指诊 |
了解 | ||
5.防治原则 |
(1)控制传染源 |
掌握 | |
(2)粪便管理 | |||
(3)保护水源 | |||
(4)环境与个人卫生 | |||
6.控制 |
(1)病原治疗 |
掌握 | |
(2)属乙类传染病按传染病管理办法管理,灾害中防止爆发 www.med126.com |
掌握 | ||
七、包虫病 |
1.病原 |
(1)分类 |
了解 |
(2)生活史 |
熟悉 | ||
2.流行病学 |
(1)地理分布广泛 |
熟悉 | |
(2)流行因素 |
掌握 | ||
3.临床表现 |
(1)细粒棘球蚴病 |
掌握 | |
(2)泡球蚴病 | |||
4.诊断 |
(1)临床诊断 |
掌握 | |
(2)确诊 | |||
(3)实验诊断 | |||
5.治疗 |
(1)手术治疗 |
熟悉 | |
(2)药物治疗方案 |
了解 | ||
6.预防 |
(1)加强犬的管理、实行羊、牛屠宰管 理、处理感染家畜内脏 |
掌握 | |
(2)健康教育 | |||
(3)定期普查 | |||
(4)早期治疗病人 |
八、华支睾吸虫病 |
1.病原 |
(1)生活史 |
熟悉 |
(2)形态 |
了解 | ||
2.流行病学 |
(1)分布 |
熟悉 | |
(2)传染源人和多种哺乳动物 |
掌握 | ||
(3)传播途径与季节 |
掌握 | ||
(4)易感人群 |
掌握 | ||
(5)感染方式 |
掌握 | ||
3.临床表现 |
(1)肝胆系统症状 |
熟悉 | |
(2)潜伏期、急性期、慢性期、并发症 | |||
4.诊断 |
(1)采集病史要点 |
掌握 | |
(2)寄生虫学检查 | |||
(3)免疫学与血清学检查 | |||
5.治疗 |
(1)吡喹酮治疗 |
掌握 | |
(2)阿苯达唑治疗 | |||
6.预防 |
(1)消灭传染源 |
掌握 | |
(2)改变生食鱼的习惯 | |||
(3)加强粪便管理 | |||
九、并殖吸虫病 |
1.病原 |
(1)分类 |
了解 |
(2)生活史 |
熟悉 | ||
(3)形态 |
了解 | ||
2.流行病学 |
(1)地理分布 |
熟悉 | |
(2)传播 |
掌握 | ||
(3)储存宿主、传染源 |
掌握 | ||
(4)易感性和抵抗力 |
熟悉 | ||
3.临床表现 |
(1)急性期 |
掌握 | |
(2)慢性期(胸肺型、腹型、脑脊髓型、脑型、脊髓型及隐性感染或亚临床型) | |||
4.诊断 |
(1)采集病史的要点 |
掌握 | |
(2)症状及体征 www.med126.com | |||
(3)病原学检查(痰、粪便、或组织) | |||
(4)免疫学检查、血象、X线 | |||
(5)实验室及其它检查 | |||
5.防治 |
(1)健康教育 |
掌握 | |
(2)病原学治疗 | |||
十、带绦虫病与猪囊尾蚴病 |
1.病原 |
(1)带绦虫分类 |
了解 |
(2)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生活史 |
熟悉 | ||
(3)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的形态 |
了解 | ||
(4)致病性 |
熟悉 | ||
2.流行病学 |
(1)分布 |
熟悉 | |
(2)传染源 |
掌握 | ||
(3)感染方式与传播途径 |
掌握 | ||
(4)影响因素 |
掌握 | ||
3.临床表现 |
(1)带绦虫病 |
熟悉 | |
(2)囊尾蚴病 | |||
4.诊断 |
(1)采集病史要点 |
掌握 | |
(2)实验室诊断 |
掌握 | ||
(3)其它检查 |
熟悉 | ||
5.药物治疗 |
(1)吡喹酮 |
掌握 | |
(2)阿苯达唑 | |||
(3)猪囊尾蚴病的治疗 | |||
6.控制 |
(1)治疗带绦虫病及囊尾蚴病人 |
掌握 | |
(2)肉类检查管理 | |||
十一、 旋毛虫病 |
1.病原 |
(1)生活史 |
熟悉 |
(2)形态 |
了解 | ||
2.流行病学 |
(1)分布与流行 |
掌握 | |
(2)传染源 | |||
(3)传播方式 | |||
(4)群体发病特点 | |||
3.临床表现 |
(1)侵入期 |
熟悉 | |
(2)幼虫移行期 | |||
(3)包囊形成期 | |||
4.诊断 |
(1)病史 |
掌握 | |
(2)病原学检查 | |||
(3)免疫诊断方法 | |||
5.治疗 |
(1)病原治疗 |
掌握 | |
(2)对症处理 | |||
6.监测与控制 |
(1)肉类食品检验与管理 |
掌握 | |
(2)卫生宣教 | |||
(3)个人卫生与饮食习惯 | |||
十二、弓形虫病 |
1.病原 |
(1)生活史 |
熟悉 |
(2)了解 |
了解 | ||
2.流行病学 |
(1)地理分布 |
熟悉 | |
(2)流行环节 |
掌握 | ||
(3)影响因素 |
掌握 | ||
3.临床表现 |
(1)先天性弓形虫病 |
了解 | |
(2)获得性弓形虫病 |
熟悉 | ||
4.诊断与处理 |
(1)诊断要点 |
掌握 | |
(2)病原学及免疫学诊断方法 | |||
(3)病原治疗 | |||
5.预防措施 |
(1)先天性弓型虫的预防 |
掌握 | |
(2)获得性弓型虫的预防 | |||
(3)控制传染源 | |||
(4)切断传播途径 |
十三、钩虫病 |
1.病原 |
(1)分类 |
了解 |
(2)形态 |
了解 | ||
(3)生活史 |
熟悉 | ||
2.流行病学 |
(1)感染方式 |
掌握 | |
(2)传播途径 | |||
(3)易感性 | |||
3.临床表现 |
(1)钩蚴性皮炎 |
熟悉 | |
(2)消化道症状 | |||
(3)异嗜症 | |||
(4)贫血 | |||
4.诊断 |
(1)确诊的依据 |
掌握 | |
(2)病原学检查方法 | |||
5.防治 |
(1)治疗药物及应用 |
掌握 | |
(2)预防感染 | |||
十四、蛔虫病 |
1.病原 |
(1)形态 |
了解 |
(2)生活史 www.med126.com |
熟悉 | ||
(3)致病性 |
熟悉 | ||
2.流行病学 |
(1)地理分布 |
熟悉 | |
(2)流行环节与影响因素 | |||
3.临床表现 |
(1)肠道蛔虫病 |
熟悉 | |
(2)并发症 | |||
4.诊断与处理 |
(1)病原学检查 |
掌握 | |
(2)驱虫药物及应用 | |||
5.控制措施 |
(1)控制传染源 |
掌握 | |
(2)粪便管理与无害化 | |||
(3)个人与环境卫生 | |||
(4)健康教育 | |||
十五、鞭虫病 |
1.病原 |
(1)形态 |
了解 |
(2)生活史 |
熟悉 | ||
(3)致病性 |
熟悉 | ||
2.流行病学 |
(1)地理分布 |
熟悉 | |
(2)年龄分布 | |||
3.临床表现 |
症状 |
熟悉 | |
4.诊断与处理 |
(1)病原学检查 |
掌握 | |
(2)驱虫治疗 |
掌握 | ||
(3)预防 |
掌握 | ||
十六、蛲虫病 |
1.病原 |
(1)形态 |
了解 |
(2)生活史 |
熟悉 | ||
(3)致病性 |
熟悉 | ||
2.流行病学 |
(1)感染方式 |
掌握 | |
(2)人群分布特点 |
掌握 | ||
3.临床表现 |
症状 |
掌握 | |
4.诊断 |
病原学检查方法 |
掌握 | |
5.防治 |
(1)防止再感染 |
掌握 | |
(2)驱虫治疗药物及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