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红蛋白量:ICSH,1978年,1996年。NCCLS和ICSH均推荐的参考方法,测定溶解红细胞中血红蛋白转化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的吸光度。
2.血细胞压积:ICSH,1980年,2001年。ICSH参考方法采用Wintrobe管,纠正残留血浆。NCCLS采用微量管,不纠正残留血浆。因为在口径小的试管中残留血浆少,两者之间差约1%左右。
3.白细胞分类计数:NCCLS,1992年。NCCLS白细胞分类参考方法H20-A,用Romanowsky染色,镜下分析400个白细胞。
4.红细胞计数,ICSH,1994年。红细胞计数参考方法用特定的半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固定容量的颗粒数(利用Coulter ZBI的电子细胞计数仪符合该标准)。用等渗缓冲生理盐水作1/50000倍稀释,测量和纠正重合误差。
单通道计数仪,能用于检测通过小孔的红细胞、白细胞,小孔为100µm和70µm,其长度:直径比率为1。用水平压力计控制稀释细胞悬液的流量为1ml,与脉冲分析仪连接,设置阈值下限,微型计算机采集数据纠正重合误差。对于新鲜血和乳胶颗粒重复测定精度可达0.35%。
5.白细胞计数:ICSH,1994年。用Coulter ZBI法计数。只作一次稀释,加入Zapoglobin后在1-5分钟内计数。
6.血小板计数:ICSH,2001年。用流式细胞仪法,间接法计数血小板。采用EDTA抗凝全血,加特异性荧光标单抗(CD41和CD61)染色血小板,被染色血小板在流式细胞仪上根据荧光强度和散射光,得出PLT和RBC比率,通过准确计数RBC,就可算得准确的血小板值。计数至少50000个血小板,精度可达2%。用血细胞计数盘直接计数血小板的方法,因为计数盘误差为1%,若计数500个血小板,精度为5%。
目前,稳定参考品仍然未定。ACD或CPD抗凝血液可作为控制品,室间质评样品和短期校准品。因只能稳定数周,不符合国际参考标准的基本性能。另一方面,固定血细胞能稳定数年,但其密度、变形性、形态和流变性能会影响它们在计数系统中的行为,需形状因子纠正才能与新鲜血有可比性。“形状因子”主要影响红细胞,新鲜红细胞在通过计数系统时,呈纺锤形,而固定红细胞呈铜钱形。但是,计数系统中,新鲜白细胞和血小板保持球形,固定也不影响形态,其形状因子为1.0。稳定胶乳颗粒有同样的局限性,优点是可根据颗粒的特定大小生产单一的颗粒,且标准差极小。ICSH和欧盟参考BCR标准局建立了3批特别精度的胶乳颗粒,在显微镜下,用经校准标尺测得直径分别为2.23,4.8和9.445µm,呈球形,计算体积为5.8,58和441fL,此物质能直接溯源到一级长度计量标准。在颗粒计数仪中,形状因子由真实体积和测定体积的差异得出。结果见表2。
表2 参考仪器和常规仪器的形状因子计算
计算体积(fL) |
参考仪器(fL) |
常规仪器(fL) |
形状因子(fL) |
5.8 |
5.74 |
5.67 |
1.0 |
58 |
76 |
76 |
1.3 |
441 |
超出范围 |
超出范围 |
理论上,胶乳制剂能用于校准一级参考仪器,然后用于新鲜血液或稳定血液的定值。以此调节所有计数仪,给出可比结果,所用校准品必须溯源到一级参考标准。国际上,测量结果的溯源链模式如下图左(图略)。在血液细胞计数方面,生产厂家的校准品溯源链模式如下图右(图略)。
(一)仪器的校准方法
现代血液分析仪的校准在操作手册中都有严格的方法,在校准前,必须确认仪器分析性能,包括精度、线性、交叉污染等指标。采用新鲜血或稳定血液校准时,应考虑不同的影响因素,分述如下。
1.新鲜血液作为校准品
以新鲜血液作为校准品,其值必须用参考方法或选择性方法来确定。尤其是血液的新鲜程度,将明显影响校准结果。其次,根据校准准确度要求,为了减少随机误差,达到校准,必须采用足够数量的标本。表3显示了标本数量和校准准确度之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