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肿病人:临床上此类病人不少,此类病人因血管前被水肿组织所掩盖,不易看到和摸及,穿刺很易造成失误。遇到这样的病人时,首先应镇静、沉着。穿刺时要耐心地寻找血管。可在手背或足背先按摸皮肤,并按压血管周围之浮肿部位,使水肿液驱散至血管旁的皮下组织,使静脉显露,此时立即消毒与穿刺,往往不难取得成功。
2.末梢循环差韵病人:病人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低下,血管不充盈,通透性增强,在穿刺时肉眼很难见到充盈之静脉,但注往能隐约见到浅蓝色的血管走向。此时在静脉近心端扎紧止血带,再向静脉回流方向充分推压血流,或用一些物理刺激如拍打局部或热敷等,使局部静脉暂时充盈显露,切忌扎止血带过久或连续拍打刺激血管。当静脉充盈显露时即可迅速进行穿刺。且记,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没有回血,若挤压血管近心端或抽动注射器活塞时,可见到少量回血。因此,穿刺时要细心体会,才能察觉到针头进人血管的落空感。当觉察到落空感或见到少量回血后注入部分药液。如注药时局部不隆起,推药感觉无阻力,则证明针头在血管内,此时即可大胆地将药液推人,或将针头固定进行输液。
3.消瘦或血管硬化病人:病人皮下脂肪少,静脉虽明显暴露,但很粗硬而且管腔狭窄,弹性也差,且易于滑动,不易固定。穿刺时则因管壁增厚,针尖不易刺入管腔,穿刺者可感到血管坚韧如绳索状。穿刺时需牢牢固定血管,针尖应在静脉的上方向下压迫直接刺入,见有回血,再顺血管走行方向缓缓进针少许即可,这样易成功。如针尖在皮下沿静脉的侧面潜行刺入,则静脉容易随针尖来回移动,不易一针成功。
4.
肥胖病人:肥胖病人皮下脂肪厚静脉位置较深,遇到这种情况,最好选用肘正中静脉,其次要选择颈静脉,股静脉或大隐静脉等部位进行穿刺。进针的角度稍大,但不宜过深,过深易穿透血管而导致失败。
5.
烧伤病人:烧伤严重的病人,选择血管较困难,不便扎止血带,也不易固定,应首选健康皮肤处的血管,以指压法代替止血带,穿刺成功以后用无菌纱布覆盖针眼以绷带固定。烧伤愈合的浅表静脉十分脆弱,不宜选择小血管,以防血管破裂,药液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