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 皮给药制剂 |
(三)经皮给药制剂的常用材料 | 4.其它材料 | 背衬材料、保护膜材料、药库材料的作用及常用 品种 | |
(四)经皮给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评价 | 1.制备 | 主要制备方法 | ||
2.质量评价 | 质量检查项目及限度要求 | |||
十四、靶 向制剂 |
(一)基本要求 | 1.靶向制剂的特点与分类 | (1)特点 (2)分类 | |
2.靶向性评价 | 衡量药物制剂靶向性的参数 | |||
(二)被动靶向制剂 | 1.脂质体 | (1)组成与特点 (2)脂质体的重要理化性质 (3)制备脂质体的材料与制备方法 (4)脂质体的作用机制和给药途径 (5)脂质体的质量检查项目 | ||
2.靶向乳剂 | (1)药物的淋巴转运特点与途径 (2)影响乳剂释药特性与靶向性的因素 | |||
3.微球 | 分类、特性及制备方法 | |||
4.纳米粒 | 制备方法及体内分布与消除 | |||
(三)主动靶向制剂 | 1.修饰的药物微粒载体 | 修饰的脂质体、修饰的微乳、修饰的微球和修饰的纳米粒的应用 | ||
2.前体药物 | 肝靶向、脑靶向、肿瘤靶向与其它靶向前体药物的应用 | |||
(四)其他靶向制剂 | 1.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 磁性靶向制剂、栓塞靶向制剂、热敏感靶向制剂与βH敏感靶向制剂的应用 | ||
2.结肠靶向药物制剂 | 特点、分类及原理 | |||
十五、生物药剂学 | (一)基本要求 | 1.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 | (1)生物药剂学的研究范畴 (2)生物药剂学中的剂型因素 (3)生物药剂学中的生物因素 | |
2.药物的跨膜转运 | (1)生物膜的结构、生物膜的性质 (2)被动转运:单纯扩散、膜孔转运 (3)载体媒介转运:主动转运、促进扩散 (4)膜动转运 | |||
(二)药物的胃肠道吸收 | 1.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 (1)胃肠液的成分与性质 (2)胃排空与胃肠道蠕动 (3)循环系统的循环途径与血流量 (4)食物 | ||
2.影响药物吸收的剂型因素 | (1)药物理化性质对吸收的影响 (2)药物剂型及给药途径对吸收的影响 | |||
(三)药物的非胃肠道吸收 | 1.注射部位吸收 | (1)注射途径与吸收的关系 (2)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www.lindalemus.com | ||
2.肺部吸收www.lindalemus.com | (1)肺部吸收的特点 (2)影响药物肺部吸收的因素 | |||
3.黏膜吸收 | 鼻黏膜吸收、β腔黏膜吸收及阴道黏膜吸收的 特点 | |||
(四)药物的分布、代谢和排泄 | 1.分布 | 表观分布容积、影响分布的因素、淋巴系统转 运、血脑屏障与胎盘屏障 | ||
2.代谢 | 药物代谢的部位、代谢过程及影响因素 | |||
3.排泄 | 肾排泄、胆汁排泄和肠肝循环 | |||
十六、药物动力学 | (一)基本要求 | 常用术语 | 隔室模型、消除速度常数、生物半衰期、清除率 | |
(二)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 | 1.血药浓度法 | (1)药动学方程 (2)消除速度常数、半衰期的求算、曲线下面积 | ||
2.尿药数据法 | (1)尿药排泄速度法、总量减量法的药动学方程 (2)消除速度常数和肾排泄速度常数的求算 (3)尿药排泄速度法、总量减量法的特点 | |||
(三)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 | 1.血药浓度法 | (1)药动学方程 (2)消除速度常数、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的求算、曲线下面积 | ||
2.稳态血药浓度 | (1)稳态血药浓度Css (2)达稳态血药浓度的分数fss | |||
3.静滴停止后药动学参数的求算 | (1)稳态后停滴,其消除速度常数和表观分旆容积的求算 (2)稳态前停滴,其消除速度常数和表观分旆容积的求算 | |||
4.静脉滴注和静脉注射联合用药 | (1)负荷剂量 (2)药动学方程 | |||
(四)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 | 1.血药浓度法 | 药动学方程 | ||
2.药动学参数的求算 | (1)消除速度常数 (2)残数法求算吸收速度常数 (3)达峰时间和最大血药浓度 (4)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 (5)清除率 (6)滞后时间 | |||
(五)双室模型给药 | 1.双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 | (1)中央室药物量与时间的关系式 (2)血药浓度与时间关系式 (3)中央室表观分布容积的求算 | ||
2.双室模型血管外给药 | 血药浓度与时间关系式 | |||
(六)多剂量给药 | 1.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 | (1)多剂量函数 (2)第n次给药后血药浓度一时间关系式 (3)达稳态后血药浓度一时间关系式 | ||
2.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 | (1)第n次给药后血药浓度一时间关系式 (2)达稳态后血药浓度一时间关系式 | |||
3.双室模型给药 | (1)第n次给药后血药浓度一时间关系式 (2)达稳态后血药浓度一时间关系式 | |||
4.平均稳态平均血药浓度的求算 | (1)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2)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 (3)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 (4)双室模型静脉注射和血管外给药 | |||
5.首剂量和维持剂量 | (1)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时首剂量的求算 (2)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时首剂量的求算 | |||
(七)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 非线性过程的特征 | (1)米氏方程及米氏过程的药动学特征 (2)血药浓度一时间关系式 (3)生物半衰期与血药浓度的关系 (4)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与剂量的关系 | ||
(八)统计矩 | 1.药动学中的各种矩 | 零阶矩、一阶矩、二阶矩 | ||
2.用统计矩估算药动学参数 | (1)半衰期、清除率和稳态时的分布容积, (2)生物利用度和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 |||
(九)生物利用度和药物动力学模型识别 | 1.生物利用度 | (1)研究生物利用度的意义 (2)衡量吸收速度快慢的药动学参数 (3)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计算 (4)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设计 | ||
2.药物动力学模型识别 | 常用识别方法 | |||
十七、药 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
(一)基本要求 | 药物配伍与配伍变化 | (1)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 (2)配伍禁忌 (3)研究药物配伍变化的目的 | |
(--)配伍变化的类型 | 1.物理配伍变化及引发原因 | (1)溶解度改变 (2)潮解、液化和结块 (3)分散状态或粒径变化 | ||
2.化学配伍变化及引发原因 | (1)变色 (2)混浊或沉淀 (3)产气 (4)分解破坏 (5)发生爆炸 | |||
(三)注射液的配伍变化 | 注射液配伍变化的主要原因 | (1)溶剂组成改变、βH值改变 (2)缓冲容量、离子作用 (3)直接反应、盐析作用 (4)配合量、混合的顺序 (5)反应时间、氧与二氧化碳的影响 (6)光敏感性、成分的纯度 | ||
(四)配伍变化的研究与处理方法 | 1.配伍变化的实验方法 | (1)直接实验法 (2)间接实验法 | ||
十七、药 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
(四)配伍变化的研究与处理方法 | 2.常用的方法 | (1)可见的配伍变化的实验方法 (2)测定变化点的βH值 (3)稳定性实验 (4)紫外光谱、薄层色谱及气相色谱、高效液相 色谱等 | |
3.配伍变化的处理原则 | 一般处理原则 | |||
4.配伍变化的处理方法 | (1)改变贮存条件 (2)改变调配次序 (3)改变溶剂或添加助溶剂 (4)调整溶液的βH值 (5)改变有效成分或改变剂型 | |||
十八、生 物技术药物制剂 |
(一)基本要求 | 1.生物技术 | 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生物技术的区别 | |
2.生物技术药物 | (1)生物技术药物的特点 (2)蛋白多肽类药物的结构特点与www.lindalemus.com理化性质 | |||
(二)蛋白多肽类药物的注射给药 | 1.普通注射剂 | (1)稳定化 (2)制备工艺及影响因素 | ||
2.缓控释注射剂 | (1)微球注射剂的特点、制备方法以及影响释药的因素 (2)疫苗微球注射剂的特点 (3)缓释、控释植入剂的特点 | |||
(三)蛋白多肽类药物的非注射制剂 | 1.黏膜制剂 | 增加药物经黏膜吸收的方法 | ||
2.经皮制剂 |
增加药物经皮吸收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