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水渗湿药介绍(一)—2015年执业药师中药学考点详解
【来源】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
【性味归经】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
【性能特点】本品甘淡微寒,渗利清补,入脾、胃、肺经。具有利水而不伤正、健脾而不滋腻,主以健脾,兼以渗湿止泻,脾虚湿盛者宜用。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
【主治病证】
(2)脾虚泄泻。
(3)湿温病邪在气分。
(4)湿痹筋脉拘挛。
(5)肺痈,肠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亦可作羹,煮粥饭食,或人丸散。清利湿热、除痹排脓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使用注意】本品力缓,宜多服久服。脾虚无湿,大便燥结及孕妇慎服。
【来源】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脾、心、肾经。
【性能特点】本品甘淡渗利,性平不偏,并兼补虚,入脾、肾、心经。既渗湿利水,又健脾宁心,凡水湿、停饮,无论寒热或兼否脾虚皆宜。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主治病证】
(1)小便不利,水肿,痰饮。
(2)脾虚证,兼便溏或泄泻者尤佳。
【配伍】茯苓配猪苓:茯苓甘淡性平,功能利水渗湿、健脾;猪苓甘淡性平,功专利水渗湿。两药合用,利水渗湿力强,善治水湿内盛或兼脾虚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人丸散。既往安神常以朱砂拌用,今则极少用。
【使用注意】本品甘淡渗利,故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慎服。
【药理】本品有利尿、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调节胃肠功能、保肝、镇静、抗肿瘤、抗菌等作用。
【来源】为豆科植物广金钱草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味归经】甘、淡,凉。归肝、肾、膀胱经。
【性能特点】本品甘淡渗利,性凉清热,人肝、肾、膀胱经。善清热利尿而通淋、清利湿热而退黄,治淋证、水肿与黄疸可选,治砂淋、石淋尤佳。
【功效】清热除湿,利尿通淋。
【主治病证】
(1) 砂淋.石淋.热淋.
(2)水肿尿少。
(3)黄疸尿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或人丸散。
【使用注意】本品甘淡渗利,故阴虚津伤者慎服。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味归经】辛、微苦,微寒。归肝、肾、膀胱经。
【性能特点】本品辛散苦泄,微寒清解,人肝、肾、膀胱经。既清利湿热而通淋退黄,治石淋最宜,治黄疸可选;又清热解毒而疗疮肿,散瘀消肿而治伤痛。
【功效】利湿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主治病证】
(1)石淋,热淋。
(2)湿热黄疸。
(3)疮痈肿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一15g,鲜品30—60g;或浸酒、绞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绞汁涂。
【性昧归经】甘、淡,微寒。归心、肺、小肠经。
【性能特点】本品甘淡渗利,微寒清热,既入心肺经,又人小肠经。虽利尿清心,但药力和缓,可治热淋、口疮及心烦失眠。
【功效】利尿通淋,清心除烦。
【主治病证】
(1)热淋。
(2)心烦失眠,小儿夜啼,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调敷,或用于灯火灸。
【使用注意】本品甘寒清利,故下焦虚寒、小便失禁者忌服。
【性味归经】甘,寒。归大肠、小肠、膀胱经。
【性能特点】本品甘寒清利,质黏滑润,人大、小肠、膀胱经。善利尿通淋,治淋证涩痛及水肿常用。能下乳,治产后乳胀、乳汁不下宜选。可润肠通便,治肠燥便秘可投。
【功效】利水通淋,下乳,润肠通便。
【主治病证】
(1)湿热淋证,水肿。
(2)乳汁不下,乳房胀痛。
(3)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人丸散。
【使用注意】本品甘寒滑利,故孕妇及脾虚便溏者慎服。
更多执业药师考试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