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何谓心包磨擦感?见于什么情况?
是心包发生炎症时,渗出纤维蛋白,使其表面粗糙,心脏搏动时,壁层和脏层心包磨擦产生振动,胸壁触诊可感知。
15.正常心浊音界如何?
正常心脏相对浊音界
右(cm) 肋间 左(cm)
2-3 Ⅱ 2.3
2-3 Ⅲ 3.5—4.5
3-4 Ⅳ 5-6
Ⅴ 7-9
16.心脏叩诊顺序如何?
心脏叩诊的顺序是先叩左界,后叩右界,由下而上,由外向内。左界叩诊的具体方法是从心尖搏动最强点外2-3厘米处开始(一般为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稍外),由外向内,叩诊由清音变为浊音时用笔作一标记,如此向上逐一肋间进行,直至第2肋间。右界叩诊时先叩出肝上界,于其上一肋间(通常为第4肋间)由外向内叩出浊音界,逐一肋间向上,抵第2肋间,分别作标记。用硬尺测量前正中线至各标记点的垂直距离,再测量左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的距离。
17.何谓心脏的相对浊音界及其临床意义?
叩心界是指叩诊心相对浊音界(心左右缘被肺遮盖的部分),一般不要求叩诊心绝对浊音界(不被肺遮盖的部分),因为相对浊音界反映心脏的实际大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8.心脏叩诊的方法如何?
叩诊的方法与采取的体位有关。病人坐位时,检查者左手叩诊板指与心缘平行(即与肋间垂直);病人仰卧时,检查者立于病人右侧,则左手叩诊板指与心缘垂直(即与肋间平行)。
19.主动脉型心、二尖瓣型心、普大型心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如何?
1.左心室增大 心左界向左下扩大,心腰加深近似直角,心浊音界呈靴形。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性心脏病,故又称主动脉型心。
2.右心室增大 轻度增大,只使心绝对浊音界增大,心左界叩诊不增大;显著增大时,相对浊音界向左右扩大,因心脏长轴发生顺钟向转位,故向左增大明显,但浊音界不向下扩大。常见于肺心病、单纯二尖瓣狭窄等。
3.双心室增大 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且左界向下扩大,称普大型心。常见于扩张型心肌病、克山病、重症心肌炎、全心衰竭。
20.心浊音界随体位而变化说明什么?
心包积液时心界向两侧扩大,极似双侧心室扩大,坐位时心浊音界呈三角形(烧瓶形),仰卧位时心底部浊音区增宽,这种心浊音界随体位改变而变化是心包积液的特征。
21.如何区别第一、二心音?
(1)第一心音 产生机制:二、三尖瓣关闭,室壁和大血管振动,半月瓣开放,心室肌收缩,心房收缩终末部分共同作用所产生的声音。
特点:①音调低(55-58Hz);②强度较响;③性质较钝;④历时较长(0.1秒`)⑤与心尖博动同时出现;⑥心尖部听诊最清楚。
(2)第二心音 产生机制:半月瓣关闭,房室瓣开放及大血管壁、乳头肌、腱索的振动所产生。
特点:①音调高(>62Hz);②强度较S1低;③性质较S1清楚;④历时较短(0.08秒`)⑤与心尖博动之后出现;⑥心底部听诊最清楚。
22.第三心音与舒张早期奔马律有何不同?
奔马律与S3区别:
奔马律:心脏病人>100次/分,三个音大至相等,不受体位影响。
S3:正常人<100次/分,距S2近,坐位、立位减弱消失。
23.何谓Austin-Flint杂音?
左室血容量增多及舒张期压力增高,使二尖瓣膜处于较高位置,呈现相对狭窄,因而产生杂音,称为Austin Flint杂音,是生理性杂音。
24.呼吸如何影响心脏杂音?
呼吸:呼吸可使左、右心室的排血量及心脏的位置发生改变而影响杂音的响度,有助于判定杂音。深吸气时,胸腔内压下降,回心血量增多,肺循环容量增加,使有心排血量增加;同时,心脏沿长轴顺钟向转位,使三尖辩更贴近胸壁,从而使右心发生的杂音(如三尖瓣关闭不全或狭窄、肺动脉瓣关闭不全或狭窄)增强。深呼气时,胸腔内压上升,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循环容量减少,流入左心的血量增加;同时,心脏沿长轴逆钟向转位,使二尖瓣更贴近胸壁,因而使左心发生的杂音(如二尖瓣关闭不全或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狭窄)增强。如吸气后紧闭声门,用力作呼气动作(Valsalva动作)时,胸腔内压增高,回心血量减少,左、有心发生的杂音一般均减弱,而特发性肥厚型主动脉瓣下狭窄的杂音增强。临床医师常用此动作帮助鉴别杂音的性质和来源。
25.体位变动对心脏杂音有何影响?为什么?
首先,某些体位使一些杂音容易听到。如左侧卧位时,可使二尖瓣狭窄的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更明显;坐位前顿时,可使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更明显;仰卧时,可使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和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杂音更明显。其次,迅速改变体位,由于血液分布和回心血量的变化,也会影响杂音。如由卧位或下蹲位到迅速站立,静脉血暂时尚淤积于内脏和下肢,瞬间回心血量减少,从而使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杂音均减弱,而待发性肥厚型主动脉瓣下狭窄的杂音增强。如由立位或坐位迅速平卧,并抬高下肢,使回心血量增加,则立位时减弱的杂音均增强,而特发性肥厚型主动脉瓣下狭窄的杂音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