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
一、感冒:1、风寒;荆防败毒散。2、风热;银翘散、3暑湿、新加香薷饮。
4、气虚;参苏饮。 5、阴虚;加减葳蕤汤。6、阳虚、桂枝加附子汤。
7、血虚、葱白七味饮。
二、咳嗽:1、风寒袭肺;三拗汤、止嗽散。2、风热犯肺;桑菊饮。
3、风燥伤肺;桑杏汤。4、痰湿蕴肺;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5、痰热郁肺;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加减泻白散,黛哈散。7、肺阴亏耗;沙参麦冬汤。
三、哮证:发作期:寒哮;射干麻黄汤。久病阴盛阳虚;苏子降气汤。
热哮;定喘汤。久病伤阴;麦门冬汤。缓解期 :1、肺虚;玉屏风散。
2、脾虚;六君子汤。3、肾虚;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
四、喘证:1、风寒袭肺;麻黄汤。2、表寒里热;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闭郁;五磨饮子。
虚喘:1、肺虚;生脉散合补肺汤。2、肾虚;金匮肾气丸、参哈散。
五、肺痨:1、肺阴亏损;月华丸。2、阴虚火旺;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损;保真汤。4、阴阳两虚;补天大造丸。
六、肺胀:1、痰浊壅肺;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六君子汤。
2、痰热郁肺;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3、痰蒙神窍;涤痰汤安宫牛黄丸。
4、肺肾气虚;平喘固本汤、补肺汤。5、阳虚水泛;真武汤合五苓散。
七、痰饮:1、脾阳虚弱;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2、饮留肠胃;甘遂半汤或已椒苈黄丸。悬饮;邪犯胸肺;1、柴枳半夏汤。
2、饮停胸胁;十枣汤或控涎丹。3、络气不和;香附旋复花。
4、阴虚内热:沙参麦冬汤、泻白散。溢饮:小青龙汤。
支饮:1、寒饮伏肺;小青龙汤。2、脾肾阳虚;金匮肾气丸、苓桂术甘汤。
八、自汗,盗汗:1、肺卫不固;玉屏风散。2、营卫不和;桂枝汤。
3、阴虚火旺;当归六黄汤。4、邪热郁蒸;龙胆泻肝汤。
九、血证:鼻衄;1、热邪犯肺;桑菊饮。2、胃热炽盛;玉女煎。
3、肝火上炎;龙胆泻肝汤。4、气血亏虚;归脾汤。
齿衄;1、胃火炽盛;清胃散合泻心汤。2、阴虚火旺;滋水清肝饮合茜根散。
咳血;1、燥热伤肺;桑杏汤;2、肝火犯肺;泻白散合袋哈散。3、阴虚肺热;百合固金丸吐血;1、胃热壅盛;泻心汤合十灰散。2、肝火犯胃;龙胆泻肝汤。3、气虚血溢;归脾汤便血;1、肠道湿热;地榆散或槐角丸。脾胃虚寒;黄土汤。
尿血;1、下焦热盛;小蓟饮子。2、肾虚火旺;知柏地黄丸。3、脾不统血;归脾汤。
4、肾气不固;无比山药丸。
紫斑;1、血热妄行;犀角地黄汤,2、阴虚火旺;茜根散。3、气不摄血;归脾汤。
十、心悸:1、心虚胆怯;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朱砂。2、心血不足;归脾汤。
3、阴虚火旺;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丸。4、心阳不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5、水饮凌心;苓桂术甘汤。6、心血瘀阻;桃仁红花煎。
十一、胸痹:1、心血瘀阻;血府逐瘀汤。2、痰浊壅塞;括蒌薤白半夏汤。
3、阴寒凝滞;括蒌薤白白酒汤。 4、心肾阴虚;左归饮 。
5、 气阴两虚;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6、阳气虚弱;参附汤合右归饮。
十二、不寐:实证;1、肝郁化火;龙胆泻肝汤。2、痰热内扰;温胆汤。
虚证;1.阴虚火旺;黄连阿胶汤。2.心脾两虚;归脾汤. 3.心胆气虚;安神定志丸 。
十三、厥证:1、气厥;实证;五磨饮子。虚证;四味回阳饮。
2、血厥;实证;通瘀煎。虚证、急服独参汤、人参养营汤。3、痰厥;导痰汤。
实证急救;搐鼻散、继用苏合香丸或玉枢丹。虚证急救;参附汤或生脉散。
十四、癫狂:癫证;1、痰气郁结;顺气导痰汤。心脾两虚;养心汤。
狂证;1、痰火上扰;生铁落饮。2、火盛伤阴;二阴煎。
十五、痫证:1、风痰闭阻;定痫丸。2、痰火内盛;龙胆泻肝汤。
3、心肾亏虚;大补元煎、六君子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