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某单位食物中毒调查中,关于进餐与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b )。该次暴发:
A.与水饺、蒸包均有关系
B.主要与水饺有关
C.主要与蒸包有关
D.与主述食物均无关
E.资料不适宜分析
第2题:
疾病监测的基本方法是( a )。
A.发病、死亡登记
B.细菌学试验
C.血清学检验
D.计算机处理
E.现况调查
第3题:
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 c )。
A.传染源的活动范围,排出病原体的数量及毒力
B.传染源的数量,活动范围及周围人口数多少
C.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
D.传染源的活动范围、数量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
E.传播途径的特点和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
第4题:
某病的死亡率指的是( e )。
A.特殊原因引起的某病死亡
B.任何疾病的死亡结局
C.在所有死亡中死于某病的比例
D.某病患者中的死亡百分率
E.每十万人口中因某病死亡的频率
第5题:
传播途径是指( a )。
A.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
B.传染病在人群群体或个体间的传播
C.病源体由母亲到其后代间的传播
D.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的过程
E.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第6题:
下列哪种为我国规定报告的甲类传染病( c )。
A.肝炎
B.流脑
C.霍乱
D.流感
E.麻疹
第7题:
以55~59岁组乙人群,每年以10万人口新发以下几种癌症
推断55~59岁组乙人群对上述三种癌的发生倾向性大于同年龄组的甲人群( a )。
A.对的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n
B.不对的,因为缺乏区别发病率和患病率
C.不对的,因单独以死亡率来比,算不出危险性
D.不对的,因两组人群缺少年龄标化比较
E.不对的,因没有对照或比较组(人群)
第8题:
疾病的季节性研究( a )。
A.不但适用于许多传染病,也适用于部分非传染病
B.仅适用于传染病
C.仅适用于有节肢动物作为传播媒介的疾病
D.仅适用于人畜共患疾病
E.仅适用于呼吸系统传染病
第9题:
下列那种是被动免疫制品( e )。
A.伤寒菌苗
B.卡介苗
C.麻疹疫苗
D.白喉类毒素
E.破伤风抗毒素
第10题:
保护易感人群最重要的措施是( a )。
A.人工自动免疫
B.人工被动免疫
C.药物预防
D.个体防护
E.自然自动免疫
第11题:
免疫接种的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指标是( d )。
A.患病率
B.发病率
C.死亡率
D.保护率
E.特异危险性
第12题:
筛选试验在下列哪种情况是适宜的( c )。
A.患病率高的疾病
B.患病率低的疾病
C.早期诊断可改善预后的疾病
D.病情严重,难以治愈的疾病
E.病死率较高的疾病
第13题:
发现甲类传染病及疑似病例的报告时间在农村为( c )。
A.3小时
B.6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E.48小时
第14题:
在进行暴发调查时,首先应该( e )。
A.采取防制措施
B.构成初步假设
C.确认暴发是否发生
D.调查暴发三间分布
E.核实诊断
第15题:
确定某因素与某病的联系强度用( e )。
A.某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
B.某人群中该病的患病率
C.某人群中该病的死亡率
D.某人群中该病的暴露率
E.相对危险度
第16题:
下列哪项不是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 e )。
A.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时限
B.确定免疫接种时间
C.判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D.评价预防效果好坏
E.判断传染病传染力的大小
第18题:
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有( d )。
A.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预防接种工作
B.流行后免疫人口的增加
C.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的增加
D.大于6个月的婴儿在人群中比例的增加
E. 免疫人口的迁入
第19题:
下列叙述中,那一条不是队列研究的特点( c )。
A.能直接估计因素与发病联系和相关程度,可计算发病率
B.暴露人年的计算繁重
C.结果可靠,多用于稀有之病
D.队列研究每次只列因素一个或一组
E.因素的作用可分为等级,以便计算“剂量”-反应关系
第20题:
进行“双盲”试验的主要目的是( e )。
A.使两组间人口特征
B.减少抽样误差的影响
C.尽可能减少失访人数
D.使研究更合乎道德
E.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