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检查是体格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检查腹部时应按视、触、叩、听步骤进行,其中以触诊最为重要。由于腹腔内有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的重要器官,正常时解剖位置就有很大的变异,且相互重叠,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反应有相互联系,错综复杂。故在诊断腹部疾病时,要根据完整的病史、体征,有时需辅以实验室检查、X线、超声、内镜、CT、磁共限成像等检查。
一、腹部体表标志与分区
腹部的上方以膈肌为顶;下面以骨盆为底;前面上起肋弓下缘和剑突基底,下至耻骨联合处及腹股沟;后面以肋骨、脊柱、骨盆壁及骶骨为支架;左右两侧面上为第10肋或第11叻下缘;下为髂嵴。
(一)体表标志 为了准确地表示腹部体征的部位,常用下列体表标志:①肋弓
下缘:肋弓系由第8-10肋软骨构成,其下缘为体表腹部上界;②髂前上棘:髂嵴
前方突出点;③腹直肌外缘:相当于锁骨中线的延续;④腹上角:为两侧肋弓的交角,剑突根部;⑤脐:为腹部中心,位于3-4腰椎之间;⑥腹股沟韧带:两侧腹股沟韧带与耻骨联合上缘共同构成腹部体表的下界(图8—1)。
(二)腹部分区
1.九区法 由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九个区。上水平线为肋弓下缘连线(横贯于两侧第10肋骨下缘的连线),下水平线为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两条垂直线是通过左右髂前上棘至腹正中线的水平线的中点所作的垂线。这样将腹部分为九区。各区的命名及各区的脏器位置分布如下(图8-2,图8i3)。
(1)右上腹部:肝左叶,胆囊,结肠肝曲,右肾,右肾上腺,部分十二指肠。
(2)右侧腹部:升结肠,空肠,右肾下部。
(3)右下腹部:盲肠,阑尾,回肠下端,淋巴结,女性右侧卵巢及输卵管,男性右侧精索。
(4)上腹部:肝左叶,胃幽门端,十二指肠,大网膜,横结肠,胰头和胰体,腹主动脉。
(5)中腹部:大网膜,横结肠,十二指肠下部,空肠和回肠,输尿管,腹主动脉,肠系瞠及其淋巴结。
(6)下腹部:回肠,输尿管,乙状结肠,胀大的膀胱,增大的子宫。
(7)左上腹部:脾,胃,结肠脾曲,胰尾,左肾,左肾上腺。上腹部(右季肋部)
(8)左侧腹部:降结肠,空肠或回肠,左肾下部。
(9)左下腹部:乙状结肠,女性左侧卵巢及输尿管,·男性左侧精索及淋巴结。
2.四分法 临床较少用。以脐为交点,划一水平线与垂直线,将腹部分为四区,即右上腹,右下腹,左上腹和左下腹(图8-1)。
二、视诊
进行腹部视诊时,病人应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全腹,光线要充足而柔和,最好是自然光线。侧面光有助于观察搏动、蠕动波、包块及脏器轮廓等。
视诊的主要内容有腹部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肠型及蠕动波,以及腹部的皮疹、疝和腹纹等。
(一)腹部外形 健康正力型成年人平卧时,前腹壁与自胸骨下端到耻骨联合的连线大致相平,称为腹部平坦(图8-4)。腹部圆凸或稍高出此连线者称为腹部饱满,如肥胖及小
儿。前腹壁稍内凹并低于此连线者,称为腹部低平,多见于消瘦者。以上属于正常范围。腹部明显膨隆或凹陷者具有病理意义。医 学 全 在线www.lindalemus.com
1.腹部膨隆 平卧时前腹壁明显高于胸骨耻骨连线称为腹部膨隆。生理性见于妊娠、肥胖等;病理性的腹部膨隆又分为全腹膨隆和局部膨隆。
(1)全腹膨隆:①腹腔积液(腹水):当腹腔内有大量积液时,由于水的重力作用,仰卧时腹水下沉于腹腔两侧,腹部显得扁而宽,呈蛙状腹。侧卧时腹部向卧侧下部显著膨出,坐位时则下腹明显隆起。常见于肝硬化、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腹膜转移癌、肾病综合征和结核性腹膜炎等。大量腹水需与肥胖相鉴别,可观察脐部,脐膨出者为大量腹水,脐凹陷者为肥胖。②腹内积气:大量积气可引起全腹膨隆,使腹部呈球形,两侧腰部膨出不明显,移动体位时脐形状无明显改变。积气在胃肠内者,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梗阻或肠麻痹。积气在胃肠道外者称为气腹,见于胃肠穿孔或治疗性人工气腹。胃肠穿孔常伴有腹膜
炎。③腹内巨大卵巢囊肿:腹部膨隆呈球形,但以囊肿部较明显。当全腹膨隆时,为观其程度和变化,应定期测量腹围。可让病人排尿后平卧,用一软尺经脐绕腹一周,测得的周长即为腹围,以cm计。
(2)局部膨隆:腹部的局限性膨隆常因为脏器肿大,腹内肿瘤或炎性包块,胃或肠内胀气,以及腹壁上的肿物和疝等所致。视诊时应注意嘭隆的部位,外形,有无搏动及体位改变和呼吸运动的关系。右上腹膨隆常见于肝肿大(肿瘤、脓肿、淤血等),胆囊肿大及结肠肝曲肿瘤。上腹部膨隆见于肝右叶肿大、胃癌、胃扩张(如幽门梗阻,胃扭转)、胰腺肿瘤或囊肿。左上腹膨隆常见于脾肿大、结肠脾曲肿大或巨结肠。腰部膨隆见于多囊肾、巨大肾上腺肿瘤、巨大肾盂积水或积脓。脐部膨隆见于脐疝、腹部炎性包块(如结核性腹膜炎致肠粘连)。右下腹膨隆见于回盲部结核或肿瘤、克罗恩病(CrohMisease)及阑尾周围脓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