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3:突触传递的特征;
突触传递不同于神经纤维上的冲动传导,因突触本身的结构和化学递质的参与而具有以下特征:
1.单向传播
在反射活动中兴奋经化学性突触传递,只能从突触前末梢传向突触后神经元。
2.突触延搁
兴奋经化学性突触传递时需经历前膜释放递质、递质在间隙内扩散并作用于后膜受体,以及后膜离子通道开放等环节。兴奋通过一个突触需要0.3~0.5ms,比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慢得多。
3.兴奋的总和
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兴奋需多个EPSP总和达阈电位后才能引发,总和包括时间性总和和空间性总和。
4.兴奋节律的改变
指在某一反射弧的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上放电频率不同的现象。
5.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突触间隙与细胞外液相通,因而突触传递易受内环境理化因素影响,如缺氧和麻醉药等。连续刺激突触前神经元,突触传递效率很快下降,相对神经纤维传导容易发生疲劳。
第2题
试题答案:E
考点:
☆☆☆☆☆考点3:常见器官淤血及对机体的影响;
1.肺淤血
多为左心衰竭引起。肉眼表现为肺脏肿胀、重量增加、色暗红或呈棕褐色,质地变硬。光镜下肺小静脉和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和纤维组织增生,使肺泡壁增厚。肺水肿、肺出血,可见心力衰竭细胞。心力衰竭细胞即吞噬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长期慢性肺淤血可致肺脏褐色硬化。
2.肝淤血
主要见于右心衰竭。肉眼肝脏体积增大,切面为红、黄相间呈花纹状,如同槟榔的切面,故称槟榔肝。光镜下可见肝静脉、中央静脉和肝卖扩张淤血,肝小叶中央部肝细胞因缺氧和受压发生萎缩和坏死,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长期慢性肝淤血可致肝脏淤血性硬化。
3.淤血对机体的影响
(1)淤血可致淤血性出血、组织水肿;
(2)脏器实质细胞的萎缩、变性和坏死;
(3)长期慢性淤血可致脏器硬化;
(4)侧支循环的建立。在肝硬变时门静脉和腔静脉之间侧支循环的吻合支开放,形成胃底食管静脉曲张,腹壁浅静脉曲张,以及痔静脉曲张。
第3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9:梗死的概念、类型及病理变化;
1.概念
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流阻断,又不能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而发生的坏死,称为梗死。
2.梗死的类型及病理变化
(1)贫血性梗死
多发生在组织结构致密,侧支循环不丰富的实质性器官,如心、肾和脾,因梗死灶内出血少而呈灰白色,故称贫血性梗死。肉眼梗死灶的形状与脏器的血管分布有关,如肾的动脉分支呈树枝状分布,故梗死灶呈三角形,心冠状动脉分支不规则,则梗死灶亦呈不规则形。镜下梗死灶内仅见组织轮廓,梗死灶周围有充血、出血带,2~3天后,边缘的成纤维细胞和新生的毛细血管长入,逐渐机化形成凹陷性瘢痕。
(2)出血性梗死
梗死灶内含血量丰富,呈暗红色。主要发生于肺、肠等处。常须具备以下条件:①严重的静脉淤血;②侧支循环丰富;肺有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双重血液供应,肠有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二者间有丰富的吻合支。例如,当肺严重淤血时,肺动脉被阻塞,而支气管动脉不能克服局部淤血的阻力以维持循环时,引起出血性梗死;③组织疏松:肺、肠组织疏松,富有弹性,可容纳较多的血液。肉眼梗死灶呈暗红色,形状与血管分布一致。肺出血性梗死呈三角形,肠出血性梗死呈节段状。镜下,组织坏死,同时有弥漫性出血。
第4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小叶性肺炎主要由化脓菌感染引起,病变起始于细支气管,并向周围或末梢组织扩展,形成以肺小叶为单位、呈灶状散布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发生于小儿和年老体弱者。
1.病理变化
肉眼观,两肺各叶肺组织内散在分布大小不等的实变灶,但以背侧和下叶病灶较多。病灶直径多为1cm左右,形状不规则,色灰红或灰黄色。严重者,病灶互相融合甚至累及全叶,形成融合性支气管肺炎。
镜下见病灶区细支气管及其周围肺泡腔内充满脓性渗出物及少量纤维素。病灶周围肺组织充血,可有浆液渗出。病灶间肺组织大致正常,也可呈代偿性肺气肿或肺萎缩。
2.并发症
小叶性肺炎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多数可以痊愈。但在婴幼儿和老年体弱者预后较差,可并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脓毒血症、肺脓肿及脓胸。支气管破坏严重且病程较长者,可导致支气管扩张。
第5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1: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1.药理作用
口服后,浓集于胃壁细胞分泌小管周围,并转变为有活性的次磺酰胺衍生物,其硫原子与H+、K+-ATP酶(H+泵)上的巯基结合,形成酶-抑制剂复合物而抑制H+泵功能,还抑制基础胃酸与最大胃酸分泌量。间接促进促胃液素的分泌,后者可增加胃血流量,对溃疡愈合有利。
2.临床应用医学全.在线提供
(1)治疗其他药物无效的消化性溃疡可收到较好效果。
(3)治疗卓-艾综合征,可明显改善症状。
3.不良反应
(2)偶见皮疹、外周神经炎、男性乳房女性化。
(3)长期持续抑制胃酸分泌,有可能引起胃嗜铬细胞增生甚至癌变,但尚未定论。
第6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3:伯氨喹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1.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对间日疟红细胞外期和各种疟原虫的配子体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是根治间日疟和控制疟疾传播最有效的药物。对红细胞内期无效,不能控制疟疾症状的发作。通常与氯喹等合用根治间日疟。疟原虫很少对其产生耐受。
2.不良反应
毒性较大,治疗量时即可引起头晕、恶心、呕吐、发绀、腹痛等。在少数特异质者可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和高铁血红蛋白症。
第7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9:脑膜炎奈瑟菌;
1.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革兰染色阴性,肾形成双排列,无鞭毛,无芽胞,大多有荚膜和菌毛。
(2)培养特性:专性需氧。营养要求较高,需在含有血清、血液等培养基中才能生长。常用巧克力(色)培养基培养,初次分离培养需提供5%~10%的二氧化碳气体。
(3)抵抗力: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很弱。对低温、干燥、消毒剂等均敏感,易自溶死亡。
2.主要致病物质
致病物质有菌毛(吸附易感细胞),荚膜(具有抗吞噬作用),内毒素(主要致病物质,引起发热反应及低血压休克)。
3.所致疾病
所致疾病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人类是其唯一易感宿主。我国流行的血清群,95%以上是A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