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库 网 校 微 信 搜 索
资讯
考试报名 准 考 证 技能查分
笔试查分 成 绩 单 证书领取
专业
临床医师 口腔医师 中医医师
临床助理 口腔助理 中医助理
公卫医师 中西医医师 乡镇助理
公卫助理 中西医助理 考试试题
各省动态
北京 天津 河北
上海 湖北 江苏
浙江 安徽 更多省份
 医学全在线 >   >   > 模拟试题 > 正文
2007年 试题答案模拟真题答案解析4
来源:本站论坛 更新:2007/11/3 字体:

61-80试题

61B
考点:
☆☆☆☆☆考点9: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
1.病史
儿童期出现的甲状腺结节50%为恶性;男性,特别是年轻男性的单个结节,也应警惕恶性的可能;过去甲状腺正常,突然发现结节,且短期内发展迅速,恶性的可能性大,平时忽略的乳头状囊性腺瘤,由于囊内出血,短期内瘤体也可迅速增大,但这种病人常有重体力劳动或剧烈咳嗽史,且病变局部有胀痛。
2.体检多个结节多为良性病变,单个孤立结节应考虑甲状腺腺瘤或甲状腺腺癌。腺瘤表面光滑,质地较软,吞咽时活动度大;腺癌表面不光滑,质地较硬,吞咽时活动度小或不活动,发生淋巴结转移时同侧颈部常有肿大淋巴结。
3.放射性核素扫描
行放射性131Ⅰ扫描时,将结节的放射性密度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的放射性密度进行比较:密度较正常增高者为热结节,与正常相等者为温结节,较正常减弱者为凉结节,完全缺如者为冷结节。甲状腺癌均为冷结节,边缘一般较模糊;结节性甲状腺肿囊性变时也可表现为冷结节,但边缘多较清晰;甲状腺腺瘤可表现为温结节、冷结节或凉结节,边缘清晰或模糊;热结节多为高功能腺瘤,一般不恶变。
4.其他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可鉴别结节是囊性或实性,实性结节并回声不均匀,边界不清楚,恶性可能大;CT检查常用于甲状腺癌转移灶的发现、定位,并判断甲状腺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
5.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甲状腺癌诊断正确率达80%以上。
第62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1:乳房检查;
1.乳房视诊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1)一般观察注意双侧乳房是否对称,有无局限性隆起,如果存在提示有病变存在;有无局限性凹陷,即酒窝征,如果出现则提示癌肿或脂肪坏死累及Cooper韧带;有无浅静脉扩张,如果存在是单侧的,多为恶性肿瘤的征象,若为双侧则多因妊娠、哺乳或颈根部静脉受压引起。
(2)乳头:正常乳头应对称,指向前方并略向下。高低不一,偏向一侧常因癌肿所致。乳头内陷应区分是先天性还是癌肿性。乳头皲裂可因婴儿咬破或强力吸吮出现,若同时合并炎性渗出应警惕湿疹样癌。
(3)乳房皮肤:红、肿、热、痛多因炎症引起,大范围发红充血伴水肿应警惕炎性乳癌。注意有无桔皮样变,此为癌肿侵及浅淋巴管堵塞的结果。
2.乳房扪诊的方法
病人取坐位或卧位,检查者应在病人侧面,手指并拢用掌面扪,可用左手托乳房,右手扪乳房,检查顺序为乳房外上(包括角状突出)、外下、内下、内上、中央(乳头、乳晕)各区,最后扪查区域淋巴结。注意不要用手抓捏乳房。
扪诊腋窝的正确方法:(以检查左侧为例)面对病人,将其左上肢放松置于检查者左前臂上,以右手指掌面轻而稳的滑动检查腋顶、胸壁、胸大肌旁。
3.腋窝淋巴结的分组:中央组、胸肌组、肩胛下组和锁骨下组。
4.乳头溢液的病因
(1)血性溢液多见于乳管内乳头状瘤,少数见于导管内癌;
(2)棕褐色溢液多见于有乳管阻塞的乳管内乳头状瘤或有上皮增生的乳头状瘤体形成的乳腺囊性增生病,偶尔见于乳腺癌
(3)黄色或黄绿色溢液常见于乳腺囊性增生病,偶尔见于乳腺癌;
(4)浆液性无色溢液可见于乳腺囊性增生病、早期妊娠或正常月经期;
(5)乳样溢液多见于停止哺乳后,如合并闭经,常提示垂体腺功能亢进;
(6)服用雌激素、避孕药可导致双侧乳腺行经前浆液性溢液。乳头溢液应常规涂片行细胞学检查。
5.常用的乳房特殊检查方法
(1)乳房X线检查:①钼靶X线摄影,便于区别乳房内各种密度的组织,清晰地观察其形态和结构。恶性病变在钼靶X线摄影的表现为不规则或呈分叶状块影,中心区密度增高边缘有毛刺状,钙化影多细小而密集,并可见于肿瘤范围以外的组织中,有时可见增粗的血管影,周围组织扭曲变形,邻近皮肤可有增厚凹陷;②干板静电摄影,具有“边缘增强效应”而产生明显浮雕感,影像对比性强。以上两种方法当前广泛应用于普查工作;③导管内造影术,主要用于乳头溢液的病因和定位检查。
(2)其他物理检查:①近红外线扫描;②B超;③液晶温度乳房图像;④CT;⑤MRI。
(3)活组织病理检查:为迄今确定肿块性质的最可靠方法,包括肿块整块切除送病理和细针吸取活组织细胞学检查,前者对怀疑乳癌应在做根治术准备的同时整块切除送快速病理。
☆☆☆☆☆考点5:乳癌的临床表现;
1.最多见于乳房外上象限(45%~50%),其次是乳头、乳晕(16%~20%)、内上象限(13%~16%)。
2.早期表现:患侧乳房发现无症状的单发肿块,肿块质硬、不光滑、与周围组织界限不很清楚、活动度小,腋窝无可有散在的小的淋巴结。
3.进展期:可出现乳房外形改变,皮肤凹陷(酒窝征),乳头内陷或偏向癌肿方向,进一步加重则会出现局部“桔皮样”变,癌肿凸出。腋窝淋巴结肿大,质硬、可活动,甚至数目增多、粘连成团,与皮肤或深部组织粘连着。
4.晚期:癌肿固定,大片皮肤出现坚硬结节并融合成铠甲状,有的破溃形成伴恶臭出血的溃疡或呈菜花状翻出。患侧上肢水肿、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质硬。或出现肺、肝、骨转移症状。
5.特殊形式乳癌
(1)炎性乳癌:多见年轻、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恶性程度较高,病情进展快,整个乳房增大、红肿、充血、水肿、发热、质硬而无明显肿块,常累及对侧乳房;
(2)湿疹样癌(Paget病):恶性程度低,发展慢。初发症状是乳头刺痒、灼痛,随后出现慢性湿疹性病
变,乳头乳晕的皮肤发红、糜烂、潮湿,有时覆盖着黄褐色的鳞屑样痂皮病变。继续发展则乳头内陷、破损。
第63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4:化脓性关节炎
化脓性关节炎为关节内化脓性感染,多见于儿童,好发与髋、膝关节。其病理过程可分为:浆液性渗出期;浆液纤维素性渗出期;脓性渗出期。
1.诊断
化脓性关节炎根据全身与局部症状和体征,一般不难诊断X线表现出现较迟,不能作为诊断依据。根据穿刺和关节液检查对早期诊断很有价值,应作白细胞计数、分类、涂片染色找病菌。化脓性关节炎通常需与关节结核、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痛风等作鉴别诊断。
2.治疗
(1)早期足量全身使用抗生素:原则同急性骨髓炎。
(2)关节腔内注射抗生素:每天作一次关节穿刺,抽出关节液后,注入抗生素。如果抽出液逐渐变清,而局部症状和体征缓解,说明治疗有效,可继续使用,直至关节积液消失,体温正常。如果抽出液变得更为混浊,甚至成为脓性,应采用灌洗疗法或切开引流。
(3)关节腔灌洗:适用与表浅的大关节。如膝关节,先在膝关节两侧穿刺,经穿刺套管放入两根管子,一根为灌注管,另一根为引流管。
(4)关节切开引流:适用较深的大关节,穿刺插管难以成功的部位,如髋关节,应该及时切开引流术。
(5)功能锻炼:为防止关节内粘连,尽可能保留关节功能,可作持续关节被动活动(CPM),一般在3周后即鼓励病人作主动运动,如缺乏持续被动活动装置,可将患肢用皮牵引或石膏固定,以防止或纠正关节挛缩。(6)择期手术矫形:晚期病例例如关节强直于非功能位或陈旧性病理性脱位者,可行手术矫形。
第64题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3:骨巨细胞瘤的病理、临床表现及X线特征;
骨巨细胞瘤是起源与松质骨的溶骨性肿瘤,属浅在恶性,有时可能为明显恶性,多见于年轻成人。
骨巨细胞瘤的主要细胞为多核巨细胞(破骨细胞)和基质细胞。其病理上可分为三级。Ⅰ级:基质细胞正
常,有大量多核巨细胞;Ⅱ级:基质细胞较多,多核巨细胞数量减少,有向恶性转化趋势;Ⅲ级:以基质细胞为主,多核巨细胞数量很少,并有明显肉瘤证据。
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其严重性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关,若侵及关节软骨,可影响关节功能。X线表现可有不同的形态,主要表现为病灶在骨端,局部有骨破坏,骨端膨胀,呈肥皂泡样改变;如骨皮质破坏,可侵入软组织。
第65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CT是颅脑外伤后的首选检查方法,MRI检查对于急性外伤的诊断不如CT。
考点:
☆☆☆☆☆考点2:小脑幕切迹疝;
1.解剖学基础
当由于某种或某些原因导致一侧幕上腔压力超过幕下腔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颞叶内侧面海马和钩回在压力差的驱使下嵌入到中脑和小脑幕切迹之间的间隙内,压迫切迹内的中脑、动眼神经、大脑后动脉和中脑导师水管,由此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体征和后果,称之为小脑幕切迹疝,或颞叶钩回疝。
大脑脚下位于中脑腹侧面,主要由锥体束组成。此束由大脑中央前回的大椎体细胞发出纤维经内囊下行至脑干的腹侧,大部分纤维在延髓的锥体交叉至对侧,支配对侧的肢体随意运动。动眼神经支配眼内肌(瞳孔括约肌司瞳孔收缩)和眼外肌(除外直肌和上斜肌以外的所有眼外肌),故小脑幕切迹疝发生后,压迫同侧大脑脚和动眼神经,造成同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症状和全征。中脑急性受压,发生变形、水肿、缺血,甚至出血,脑干内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受损,产生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中脑导师水管受压,发生急性脑积水。大脑后动脉狭窄,其供血区域发生梗死。
2.临床表现
小脑幕切迹疝的临床表现包括在颅内压增高的背景下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一侧瞳孔先是刺激性缩小,旋即散大,对光反应由迟钝到消失。对侧锥体束征阳性:对侧肢体偏瘫,浅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深反射(膝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出现(Babinski等反射)。
(1)颅内压增高:剧烈头痛、频繁呕吐
(2)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失代偿以后,病人意识进行性,安静转为烦躁不安,进而转为嗑睡、浅昏迷,晚期出现深昏迷。
(3)瞳孔改变:瞳孔两侧不等大。患侧先是对光反应迟钝,一过性缩小(最初动眼神经受到刺激),旋即麻痹而表现为对光反应消失,瞳孔散大,此外,还有患侧上睑下垂、眼球外斜。如脑疝继续发展,最终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
(4)肢体运动障碍:多数发生在对侧。肢体自主活动减少或消失,出现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体征:对侧肌力减退,肌张力增高,腹壁反射消失,膝腱反射亢进和下肢病理反射(Babinski征)出现。晚期症状波及双侧,引起四肢肌力减退,并出现头颈后仰,四肢伸肌张力过强,躯干背伸,呈角弓反张状,称为去大脑强直。这是因为中脑红核失去大脑的抑制性控制造成的。如中脑的活动度较大时,脑干可因患侧颞叶内侧的推挤,对侧大脑脚被压在锐利的小脑幕游离缘上,出现瞳孔散大侧与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征在同侧的现象。此时脑疝的定侧仍应以瞳孔散大侧为准。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文章
中西医 《答疑周刊》2013年第1期
2012年宁波鄞州区 综合理论笔试报名
2014临床助理医师报名网站怎么操作?
黑龙江省2012医师考试考区考点具体联系方式
2015年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系列用书定价表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医师首页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