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库 网 校 微 信 搜 索
资讯
考试报名 准 考 证 技能查分
笔试查分 成 绩 单 证书领取
专业
临床医师 口腔医师 中医医师
临床助理 口腔助理 中医助理
公卫医师 中西医医师 乡镇助理
公卫助理 中西医助理 考试试题
各省动态
北京 天津 河北
上海 湖北 江苏
浙江 安徽 更多省份
 医学全在线 >   >   > 模拟试题 > 正文
2007年 试题答案模拟真题答案解析4
来源:本站论坛 更新:2007/11/3 字体:


第71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8:神经和体液调节;
1.肾交感神经
兴奋时将导致尿量减少。其机制为:
(1)入球小动脉收缩作用大于出球小动脉,肾小球毛细血管灌注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减少。
(2)刺激近球小体中颗粒细胞释放肾素,引起循环血中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含量增加,增加肾小管对NaC1和水重吸收。
(3)直接支配肾小管,增加肾小管对NaC1和水重吸收。
2.抗利尿激素
即血管升压素,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元合成,贮存于神经垂体,作用于远曲小管与集合管上皮细胞管周膜上的况受体,增加对水的通透性,从而引起抗利尿作用。主要分泌调节因素有:
(1)血浆晶体渗透压:当机体大量失水导致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使肾对水重吸收增多而尿量减少;相反,大量饮清水后,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结果导致肾对水重吸收减少而尿量增多,后者称为水利尿。
(2)循环血量:当机体大量失血导致循环血量减少时,容量感受器所受牵张刺激减小,反射性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使肾对水重吸收增多;循环血量增多时,则发生相反的变化。
(3)其他:动脉血压升高可通过刺激颈动脉窒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地抑制抗利尿激素释放,血管紧张素Ⅱ则可刺激其分泌。
3.醛固酮
主要来自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该系统调节肾尿生成主要是醛固酮。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其作用是促进远曲小管与集合管主细胞重吸收Na+和排出K+(保Na+排K+),同时导致水跟随着重吸收。血管紧
张素Ⅱ对肾尿生成也有调节作用:
(1)刺激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
(2)直接刺激近球小管对NaCl的重吸收;
(3)刺激神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考点7:肾内自身调节;
1.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
浓度高,则小管液渗透压大,因而妨碍肾小管特别是近球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导致尿量增多,NaCl排出也增多。这种由于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升高导致的利尿现象,称为渗透性利尿。例如,糖尿病人的多尿和甘露醇的利尿原理。
2.球-管平衡
不论肾小球滤过率或增或减,近球小管的重吸收率始终占肾小球滤过率的65%~70%,这种定比重吸收的现象称为球-管平衡。其意义在于使尿中排出的溶质和水不致因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减而出现大幅度的变动。
第72题
试题答案:B
第73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5:渗出性炎症的类型、病变和结局;
以浆液、纤维蛋白原和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的炎症称为渗出性炎,多为急性炎症。
1.浆液性炎以血清渗出为主,常发生于粘膜、浆膜和疏松结缔组织。可引起体腔积液和组织水肿。
2.纤维素性炎以纤维蛋白渗出为主,常发生于粘膜、浆膜和肺组织。发生于粘膜者,渗出的纤维蛋白、坏死组织和白细胞共同形成假膜。浆膜的纤维素性炎可引起体腔纤维素性粘连,继而发生纤维性粘连。发生在肺的纤维素性炎除了
有大量渗出的纤维蛋白外,还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常见于大叶性肺炎,如纤维素吸收不良可发生机化,即为大
叶性肺炎肉质变。
3.化脓性炎
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可分为脓肿、蜂窝织炎和表面化脓和积脓3种类型。
(1)脓肿
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这些细菌可产生毒素使局部组织坏死,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血浆凝固酶,使
渗出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素,因此病变较局限,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层粘连蛋白受体,使其容易通过血管壁
而产生迁徒性脓肿。脓肿的病理变化为中性粒细胞局限性浸润伴局部组织化脓性溶解破坏,形成脓腔。
(2)蜂窝织炎
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链球菌能分泌玻璃酸酶(原称透明质酸酶),能降解疏松结缔组织中的玻璃酸
(透明质酸),能分泌链激酶溶解纤维素,表现为疏松结缔组织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
(3)表面化脓和积脓
表面化脓是指发生在粘膜和浆膜的化脓性炎。嗜中性粒细胞向粘膜表面渗出,深部组织的嗜中性粒细胞浸润不明显。当化脓性炎发生于浆膜、胆囊和输卵管时,脓液则在浆膜腔、胆囊和输卵管腔内积存,称为积脓。
(4)出血性炎
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红细胞,常见于流行性出血热等自然疫源性疾病和鼠疫等烈性传染病。
第74题
试题答案:E
考点:
☆☆☆☆☆考点1: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见于成人,主要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胃溃疡占70%,十二指肠溃疡占25%,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发生溃疡者称复合性溃疡,占5%。
1.病理变化
肉眼观,溃疡通常为一个,多位于小弯侧,边缘整齐,常深达肌层。直径多在2.5cm以内。
光镜下的溃疡组织由粘膜侧到浆膜面依次为渗出层、坏死层、肉芽组织层和瘢痕组织四层结构。渗出层由白细胞和纤维素构成,其下为纤维素样坏死层。肉芽组织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组成,排列与溃疡面垂直。瘢痕组织与溃疡面平行,常发生玻璃样变。溃疡底部常可见增生性动脉内膜炎或伴有血栓及血栓机化。溃疡处肌层大多消失,溃疡周围粘膜上皮可见增生性改变。
2.并发症
(1)幽门梗阻:约发生于3%的患者,是长期慢性溃疡所形成的大量瘢痕致使幽门狭窄。
(2)穿孔:约发生于5%的患者。十二指肠溃疡病较胃溃疡病更易发生穿孔。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多见于前壁溃疡。溃疡病穿孔可引起腹膜炎。
(3)出血:溃疡底较大血管被腐蚀则引起大出血。发生于10%~15%的患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呕吐咖啡样物或排黑便。
(4)癌变:主要见于长期胃溃疡病的患者。癌变率仅1%或1%以下。癌变之溃疡体积增大,边缘隆起而不整
齐,溃疡底污秽常有较多坏死组织。
第75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2:子宫颈癌
1.子宫颈癌的组织学类型
(1)子宫颈鳞癌
约占子宫颈癌的95%。根据病变发展,可分为早期子宫颈癌及浸润性子宫颈癌。
①早期子宫颈癌
起源于子宫颈外口和柱状上皮交界处的鳞状上皮。由于细胞增生、形态上出现异型性,当异型增生累及上皮全层(包括累及宫颈腺体)而未突破基底膜时,称为原位癌或上皮内癌。原位癌的部分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固有膜浸润,但浸润深度不超过基底膜下3~5mm,在固有膜中形成一些不规则的癌细胞条索或小团块,称为早期浸润癌。肉眼难以判断,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证实。
②浸润癌
癌组织浸润深度超过基底膜下5mm的部位,甚至侵及子宫颈全层或子宫颈周围组织并伴有临床症状。肉眼观:主要表现为糜烂型(病变粘膜粗糙,呈颗粒状,质脆,触之易出血);内生浸润型(癌组织主要向子宫颈深部浸润生长);外生菜花型(癌组织向子宫颈表面生长,形成乳头或菜花状突起,表面常伴坏死及溃疡形成)。
(2)子宫颈腺癌
较少见,其发生率仅占子宫颈癌的5%,主要来源于子宫颈管粘膜的柱状上皮和腺上皮,少数起源于柱状上皮下的储备细胞。镜下呈一般腺癌结构。预后较子宫颈鳞癌差。
2.子宫颈癌的扩散与转移
子宫颈癌主要扩散途径为直接蔓延及经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少见。癌组织向上蔓延,可破坏整个子宫颈,但很少侵犯子宫体;向下至阴道;向前侵入膀胱;向后侵入直肠;向两侧可以延及输尿管、子宫旁及盆壁组织。淋巴道是宫颈癌最重要的转移途径,首先转移至子宫颈旁淋巴结,继而至闭孔、铬外、铬总等盆腔淋巴结。血道转移少见,可转移至肺、肝及骨。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文章
中西医 《答疑周刊》2013年第1期
2012年宁波鄞州区 综合理论笔试报名
2014临床助理医师报名网站怎么操作?
黑龙江省2012医师考试考区考点具体联系方式
2015年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系列用书定价表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医师首页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