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库 网 校 微 信 搜 索
资讯
考试报名 准 考 证 技能查分
笔试查分 成 绩 单 证书领取
专业
临床医师 口腔医师 中医医师
临床助理 口腔助理 中医助理
公卫医师 中西医医师 乡镇助理
公卫助理 中西医助理 考试试题
各省动态
北京 天津 河北
上海 湖北 江苏
浙江 安徽 更多省份
 医学全在线 >   > 公卫医师 > 答疑周刊 > 正文
2011年度公卫 《答疑周刊》第02期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2011/8/18 字体:

【环境卫生学】

1. 当生活饮用水水源受到严重污染时,应采取何种氯化消毒法

A.普通氯化消毒法

B.折点氯消毒法

C.过量氯消毒法

D.氯胺消毒法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学员提问:麻烦解释一下BCD答案意义和用途

答案解析:

A.普通氯化消毒法:是指水的浊度低,有机物污染轻,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基本上无氨无酚时,加入少量氯即可达到消毒目的的一种消毒方法。此时产生的主要是游离氯,所需接触时间短,效果可靠。

B.折点氯消毒法:加氯量超过折点,在水中形成适量的游离氯。其优点是:消毒效果可靠,能明显降低锰、铁、酚和有机物含量,并具有降低臭味和色度的作用。缺点是:耗氯多,且能产生较多的氯化副产物,比较麻烦,有时会使水的pH过低,必要时需要加碱调整。

C.过量氯消毒法:当水源受到有机物和细菌污染严重时,或在野外工作、行军等条件下,须在短时间内达到消毒效果时,可加过量氯于水中,使余氯达1~5mg/L.消毒后的水用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或活性炭脱氯。

D.氯胺消毒法:在水中加入氨(液氨、硫酸铵或氯化铵)。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氨与氯的比例应通过试验确定,其范围一般为1:3~1:6.与普通氯化消毒法相比,本法产生的三卤甲烷明显较低;消毒后的饮水,在Ames试验中其致突变性亦较弱;如先加氨后加氯,则可防止氯酚臭;如先加氯,消毒后再加氨,则可使管网末梢余氯得到保证。但本法的消毒作用较弱,故要求的接触时间较长,余氯浓度较高;费用较贵,需加氨操作复杂,对病毒的杀灭效果较差。

祝您学习愉快,顺利通过考试!

2. 土壤中大肠菌值大,而产气荚膜杆菌值小时,表示

A.土壤的污染是陈旧性的

B.土壤的污染是新近性的

C.土壤的污染是连续性的

D.土壤的污染是间断性的

E.土壤污染还未自净

答案:A

学员提问:为什么?

答案解析:

大肠菌值:发现大肠菌的最少土壤克数称为大肠菌值。

产气荚膜杆菌值:发现产气荚膜杆菌的最少土壤克数称为产气荚膜杆菌值。

本题题干中提到土壤中大肠菌值大,说明发现大肠菌的最少土壤克数多,所以说明大肠菌少;而产气荚膜杆菌值小,说明发现产气荚膜杆菌的最少土壤克数少,即说明产气荚膜杆菌多,所以属于陈旧性污染;反之,则表明新鲜污染,危害性较大。 所以本题的答案是A.土壤连续性污染是指污染物持续存在,一直对人体有危害性;土壤间断性污染是指污染物被清除后,土壤恢复自净,之后又受到污染物的污染。

3. 有关大气对流层特征和卫生学意义哪一项论述是错误的

A.对流层空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正常的气温垂直递减率是0.65℃/100m

C.对流层空气流动有助于地面污染空气的净化

D.所谓气温垂直递减是指每下降100m,温度下降度数

E.我们研究的大气卫生,主要是指对流层大气

答案:D

学员提问:B跟D两题的意思不是一样的吗?

答案解析:

大气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每升高100m,温度下降的度数,D是错误的,B是正确的,两者是不一样的。所以正确答案为D

4. 影响堆肥效果因素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土壤中有高温菌如马粪中的嗜热菌

B.碳氮比值约1:40或1:30

C.pH值合适,必要时用l%~2%石灰调节

D.水分在50%~70%为宜

E.要通风,供给氧气

答案:B

学员提问:

答案解析:这是适合我国情况的处理垃圾、粪便的良好方法。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此法历史悠久,效果良好。其原理是把粪肥和有机垃圾、作物杆、叶等堆积起来,在一定的温度和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有机物并产生高温。堆内温度最高可达到60~70℃,病原体死灭并迅速形成大量腐殖质。影响堆肥效果的因素主要有:

(1)土壤微生物:高温菌的作用十分重要,为了加快堆肥的进程,可向堆中加已经成熟的堆肥粉或含有大量嗜热菌种的马粪。

(2)碳氮比值:堆中含碳和含氮有机物的比例应合适,一般为30:1或40:1左右。

(3)pH值要合适,可用1%~2%石灰调节。

(4)水分和空气:堆肥水分以50%~70%为宜。要留有通空气的孔,或定期翻堆以供给氧气,以便加速有机物氧化产生高温。如氧气不足,则不能产生高温,使堆肥时间延长,效果不佳。高温堆肥时间需两周,低温厌氧堆肥则需要一个月以上才能完成。

故答案选择B,比值正好弄反了。

【卫生统计学】

1. 某病住院日的频数分布呈单峰分布。平均住院日为l0日。中位数为5日,可以看出,住院日的分布是

A.正态分布

B.正偏态分布

C.负偏态分布

D.左偏态分布

E.对称分布

答案:B

学员提问:请老师分析

答案解析:

对称分布时平均数与中位数应该一致,当两侧不对称时分布称为偏态分布,当单峰向左移时称为正偏态分布,当单峰向右移时称为负偏态分布。

本题中中位数为5,即中间位置为5日,而平均住院日为10日,即单峰向左移,因为频数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小于平均住院日,所以是正偏态分布。

所以本题的答案是B.

2. 随机区组设计要求

A.区组内个体差异越小越好,区组间差异越大越好

B.区组内及区组间的差异都是越小

C.区组内没有个体差异,区组间差异越大越好

D.区组内个体差异越大越好,区组间差异越小越好

E.区组内没有个体差异,区组间差异越小越好

答案:A

学员提问:请老师讲解

答案解析: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将所有测量值间的总变异按照其变异的来源分解为多个部分,然后进行比较,评价由某种因素所引起的变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随机区组设计中总变异可以分为处理组间变异、区组间变异和随机误差:

区组间变异是指在不同区组内,接受相同的处理因素,但是由于不同的配伍因素造成的差异,反映的是不同配伍因素的差异。

处理组间变异:是指不同处理组间的,每个受试对象接受不同的处理因素造成的变异,反映的是不同处理因素的差异。

方差分析中要研究的是处理因素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不同区组间是否有差异,要求干扰因素也就是随机因素(误差)造成的个体差异越小越好;而区组内差异越小越能反映处理因素的差异,区组间差异越大,越能反应不同配伍因素的差异,随机因素也就是误差的影响就越小,越能够得出正确结论。所以本题的答案选择A.

祝您学习愉快,顺利通过考试!

3. 甲乙两地区脑血管病总死亡率为30‰,标化后,甲地标化死亡率为40‰,乙地标化死亡率为20‰。由此可认为

A.甲地实际人口构成较乙地年轻,老年人少

B.乙地实际人口构成较甲地年轻,老年人少

C.甲乙两地实际人口构成完全相同

D.甲乙两地实际人口构成没有规律

E.以上都不对

答案:A

学员提问:请老师讲解一下怎么来理解,谢谢!

答案解析:

在对两个及以上总率进行比较时,由于内部构成明显不同(如年龄、性别构成等),而会影响到总率的结果。为了消除内部构成不同对总率的影响,进行总率的合理比较,可采用标准化法。

标准化法的基本思想,就是采用统一的标准(统一的内部构成)计算出消除内部构成不同影响后的标准化率,然后再进行比较。

由于计算甲地标化死亡率时采用的是标准人口构成,标化率数值变大了,说明在标化之前甲地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是较小的,当人口构成统一了以后,甲地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后(人群中脑血管病死亡率的分布为老年人高于年轻人),标化率就比原始死亡率增加了,所以甲地年龄别人口构成较乙地年轻。

祝您学习愉快,顺利通过考试!

4. 三组以上某实验室指标的测量值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任两组分别进行多次t检验代替方差分析,将会

A.明显增大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

B.使结论更加具体

C.明显增大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

D.使计算更加简便

E.以上都正确

答案:A

学员提问:请老师详细讲解

答案解析:

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此时应该使用的方法是方差分析,如果要进行多个均数间的两两比较,应该使用如SNK法、LSD法、Dunnnett-t检验等方法。

如果三组以上,仍用t检验对任意两个均数进行比较,会增大犯Ⅰ型错误的概率,即可能将实际上无差异的两个总体均数误判为有差异。

因为任意两组分别进行t检验,计算得的t值往往较大,在和t界值作比较后,往往会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也就是增加了阳性结果。所以答案选择A

《答疑周刊》第02期word文档下载 href="//www.lindalemus.com/m/yishi/UploadFiles_1924/201108/2011082309271016.doc">2011年公卫 《答疑周刊》第02期word文档下载

相关文章
2011年四川省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网上报名
上虞市2010年 报名时间通知
2009年口腔 综合笔试考试大纲-牙体
内江2008年中医 实践技能考试合格人
广西2009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报名时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医师首页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