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律失常的分类
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s)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按其发生原理,区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两大类。
冲动形成异常
1.窦房结心律失常①窦性心过速;②窦性心动过缓;③窦性心律不齐;④窦性停搏。
2.异位心律
(1)被动性异位心律①逸搏(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②逸搏心律(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
(2)主动性异位心律①过早搏动(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②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③心房扑动、心房颤动;④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冲动传导异常
1.生理性干扰及房室分离。
2.病理性①窦房传导阻滞;②房内传导阻滞;③房室传导阻滞;④室内传导阻滞(左、右束支及左束支分支传导阻滞)
3.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如预激综合征。
(二)房性期前收缩
房性期前收缩,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房的任何部位。房性期前收缩若无症状通常无需治疗。
(三)心房扑动(artrial flutter)
1.临床表现房扑往往有不稳定的倾向,可恢复窦性心律或进展为心房颤动,但亦可持续数月或数年。心房保存收缩功能,栓塞发生率较心房颤动为低,按摩颈动脉窦能突然减慢房扑的心室率,停止按摩后又恢复至原先心室率水平。令患者运动、施行增加交感神经张力或降低迷走神经张力的方法,可改善房室传导,使房扑的心室率明显加速。
房扑伴有极快的心室率,可诱发心绞痛与充血性心力衰竭。体格检查可见快速的颈静脉扑动。当房室传导比率发生变动时,第一心音强度亦随之变化。有时能听到心房音。
2.心电图检查心电图特征为:①心房活动呈现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扑动波之间的等电线消失,在Ⅱ、Ⅲ、aVF或V1导联最为明显,常呈倒置。医学全在线网站www.lindalemus.com典型房扑的心房率通常为250~300次/分钟;②心室率规则或不规则,取决于房室传导比率是否恒定。③QRS波群形态正常,当出现室内差异传导或原先有束支传导阻滞时,QRS波群增宽、形态异常。(EKG特征要牢记,多有临床分析题)。
3.治疗应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最有效终止房扑的方法是直流电复律。
①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或地尔硫艹卓,能有效减慢房扑之心室率,静脉给药可使新发生之房扑转复窦性心律。超短效的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可用作减慢房扑时的心室率。
②若上述治疗方法无效,可应用较大剂量洋地黄制剂地高或毛花甙丙减慢心室率,或联合应用普萘洛尔或钙通道阻滞剂可有效控制心室率。
③IA(如奎尼丁)或IC(如普罗帕酮)类抗心律失常药能有效转复房扑并预防复发。事前以洋地黄、钙通道阻滞剂或B受体阻滞剂减慢心室率。
④如房扑患者合并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严重的心脏病变时,以选用胺碘酮较为适宜。
⑤如房扑持续发作,I类与Ⅲ类药物均不应继续应用,治疗目标只在减慢心室率,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⑥射频消融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房扑患者。
(四)心房颤动(artial fibrillation)
1.临床表现心室率超过150次/分钟,患者可发生心绞痛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险。房颤有较高的发生体循环栓塞的危险。心脏听诊第一心音强度变化不定。心律极不规则。当心室率快时可发生脉搏短绌,颈静脉搏动a波消失。(思考:当房颤患者,室律变规则,有哪些可能性?)
2.心电图检查心电图表现包括:①P波消失,心房除极混乱,呈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形态与振幅均变化不定,称为f波;频率约350~600次 /分钟。如f波细小,可经食道和左心房的电极进行记录。②心室率极不规则,通常在100~160次/分钟之间。③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当心室率过快,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QRS波群增宽变形。
3.治疗
(1)急性心房颤动对于症状显著者,应迅速给予治疗,静脉注射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使安静时心率保持在60~80次/分钟。必要时,洋地黄可与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合用。未能恢复窦性心律者,可应用药物或电击复律。
(2)慢性心房颤动可分为阵发性、持续性与永久性三类。①阵发性房颤常能自行终止,当发作频繁或伴随明显症状,可应用口服普罗帕酮、氟卡尼或胺碘酮,减少发作的次数与持续时间。②持续性房颤应给予至少一次复律治疗机会,普罗帕酮、氟卡尼、索他洛尔与胺碘酮均可供选用。如选用电复律治疗,应在电复律前给予抗心律失常药。③永久性房颤治疗目的应为控制房颤过快的心室率。首选的药物为地高辛,可单独或与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合用。医学全在线网站www.lindalemus.com
(3)预防栓塞并发症有栓塞病史、严重瓣膜病、高血压、糖尿病、老年患者、左心房扩大、冠心病等均为发生栓塞的危险因素。均应接受长期抗凝治疗。可口服华法林。不适宜应用华法林的患者、以及无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可改用阿司匹林。
(五)预激综合征(pree xcitation syndrome)
预激综合征是指心电图呈预激表现,即心房冲动提前激动心室的一部分或全体,或心室冲动提前激动心房。临床上有心动过速发作。解剖学基础是,在房室特殊传导组织以外,还存在一些由普通工作心肌组成的肌束。
1.临床表现:预激本身不引起症状。具有预激心电图表现者,心动过速的发生率为1.8%,并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其中大约80%心动过速发作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5%~30%为心房颤动,5%为心房扑动。频率过于快速的心动过速(特别是持续发作心房颤动),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低血压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