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漏姿多沃
|
汉语拼音 | ZIBAOFENGMAOJU
|
拉丁名 | Saussurea obvallata (DC.) Sch.-Bip.
|
英文译名 | |
销售地区 | |
保护品种 | |
中药材基原 | 为菊科植物紫苞风毛菊的干燥全草。
|
动植物形态 | 茎高20~50cm,光滑或上部有短柔毛,基部有褐色,光亮的枯存叶柄。基生叶长圆形,连柄长10~25cm,宽2~4cm,先端钝,边缘具细齿,两面密被腺毛;茎生叶长圆形或椭圆形,向上渐小,无柄,半抱茎;最上部叶苞叶状,黄色,膜质,卵状长圆形或长圆形,长达16cm,宽达7cm,先端钝,边缘具细齿,被短毛和腺毛。头状花序4~15个,具短梗,密集于茎端;总苞半球形,直径1~1.5cm,总苞片披针形,先端尖,边缘黑紫色,背面疏被短毛和腺毛;小花蓝紫色,长约10mm,冠毛黄白色。瘦果长3~4mm。
|
动植物资源分布 | 产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克什米尔地区至不丹一带也有分布。
|
动植物生态环境 | 生于高山草地。
|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 |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 7~8月采集全草,洗净泥土,晾干、备用。
|
药用部位 | 以干燥全草入药。
|
生药材鉴定 | 性状鉴别:本品碎断卷曲。根状茎粗壮,灰褐色,顶端残留有纤维状褐色的叶柄。茎圆柱形,表面暗紫色,具细的纵沟纹和稀疏的短柔毛,断面黄白色,中空。叶片完整者展开呈长圆形或椭圆形,茎生叶无柄,半抱茎,黄绿色,最上部叶淡黄色,膜质,叶片两面均具腺毛,边缘具细齿。头状花序呈球形或扁球形。总苞片披针形,先端尖,边缘黑紫色,密被柔毛,花冠黄褐色,冠毛黄白色,瘦果类白色。气微,味微苦,涩。 显微鉴别:1.茎(0.3cm)横切面:表皮细胞一列,类方形,较小,壁稍厚,外被角质层,厚5~7μm,可见多细胞非腺毛。皮层细胞6~10列,类圆形,略呈切向延长。内皮层不明显。维管束外韧型,26~29个,断续排列成环,厚壁组织位于维管束的两端,细胞强木化,厚化。韧皮部狭窄,细胞小,多角形,内有细小晶体。形成层明显,1~2列细胞;本质部导管径向排列成数行,除导管外非木化。髓部占横切面大部分,细胞类圆形,木化,有的有壁孔,中央有空的髓腔。 2.叶横切面:表皮细胞一列,扁长方形或类方形,下表皮细胞较小,外被角质层,着生非腺毛,上下表皮均可见气孔分布,微下凹。叶肉组织分化不明显,均由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构成,细胞间隙少而小,内充叶绿体。主脉向下“V”字形突起,上表面平整或微凸,上下表皮内方各有1~2层厚角细胞,上表皮厚角细胞内,有一大的椭圆形气腔,直径300~380μm,长570~700μm,下表皮厚角细胞为薄壁组织。外韧维管束5个,三大二小,间隔绕气腔半圆形排列。 粉末鉴别:污黄绿色。叶片非腺毛众多,为多细胞单列毛和多细胞双列毛,黄棕色,有三种组成:第一种由5~9细胞单列构成,细胞扁方形,壁略厚;第二种由8~16个细胞呈双列构成,细胞扁方形、多角形或类方形,长150~230μm,基部直径70~125μm,顶端钝圆,直径25~48μm;第三种为基部由4~7个细胞构成,顶端细胞长带状,长1300~1550μm,基部直径25~38μm,顶端细胞直径23~37μm。叶上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壁平直,略呈念珠状增厚;下表皮细胞表面观长方形、不规则形,细胞壁波状弯曲;上下表皮均有气孔,毛茸或毛痕。气孔长圆形,直径27~38μm,长33~50μm,副卫细胞4~5,不定式。茎表皮细胞表面观呈长方形,端壁斜向相接,内充满扁圆形细小叶绿体,具非腺毛或椭圆形毛痕,其长53~94μm,直径23~48μm,有稀疏不定式气孔分布。花苞片表皮细胞表面观长方形、多角形,壁深波状弯曲,细胞内具细小的草酸钙方晶,并有非腺毛分布,可见不定式气孔。花粉粒黄棕色,类球形,极面观三裂圆形,直径38~50μm,外壁分层明显,表面具密集的钝刺突,荫发孔3,膜孔多呈泡沫状突起。冠毛较多,碎断,由多个单细胞毛构成,主轴直径60~75μm,有众多短单细胞毛分枝,直径12~25μm。导管多为梯纹导管,直径10~25μm。木纤维较多,大多碎断,壁稍厚,直径12~19μm,木薄壁细胞长方形、长条形,末端常斜向相连,壁厚6~10μm,木化,壁孔明显。草酸钙晶体类方形、长方形,直径10~25μm。 |
中药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药剂型 | 丸剂,散剂。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筛选 | |
新药的临床评价 | |
实验动物的品种 | |
方剂组成 | |
药物和剂量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味苦,性凉。
《藏药配方新编》:味苦,性凉。有毒。
《新编藏医学》:味苦,性凉。
《藏医百科全书》:味苦,性凉。
|
归经 | |
功效 | 清热解毒。
|
性味分类 | |
主治 | 治瘟病时疫、痹症、血病、肠绞痛。
|
用法用量 | 常配方用,6~9g。
|
用药忌宜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晶珠本草》记载:榜姿多沃治瘟病时疫,解毒,清心热。本品分为三种。让钩多吉说:榜姿多沃清血热。《概念释诠》记载:榜姿多沃生长在高山草甸,状如玉衣、螺腿、玛脑发,功效治瘟病时疫、痹症、血病、肠绞痛。《形态比喻》记载:榜姿多沃有三兄弟,榜姿多沃生长在高山的山沟,叶片不裂,茎长,花白色,状如老人头;漏姿多沃生长在土质好的高山草甸,叶片不裂,被毛,花黑色有斑点,气芳香,功效清热,治瘟病时疫,榜姿杰吾见生长在土质好的山坡,叶有粘液,深裂。《祖先口述》记载:榜姿多沃无人不知,本品解毒,治瘟病,陈热病。 上述所分三品,《形态比喻》称三兄弟。榜姿多沃为匙叶翼首草Pterocephalus hookeri (C.B. Clarke)Diels,榜姿杰吾见待查。漏姿多沃即本品,其特征与《晶珠本草》记载相符。今各地用药基本一致。青海、云南用华丽风毛菊Saussurea superba Anth. 和唐古特风毛菊Saussurea tangutica Maxim. 。 |
药物应用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