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那文吾毛
|
汉语拼音 | TIANLUO
|
拉丁名 | 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 (Gray).
|
英文译名 | |
销售地区 | |
保护品种 | |
中药材基原 | 为田螺科动物中国圆田螺的贝壳。
|
动植物形态 | 螺壳圆锥形,贝壳较大,壳顶略尖,壳质薄而坚固;螺层6~7层,缝合线深且明显,壳面凸出,体螺层膨大。螺旋部高起呈圆锥形,其高度同壳口高度。贝壳表面光滑无肋,具有细密而明显的生长线,在体螺层上有时形成褶壁,壳面绿褐或黄褐色。壳口卵圆形,边缘整齐,上方有一锐角,外唇简单,内唇上方贴覆于体螺层上,并遮盖脐孔。脐孔呈缝状。体柔软,头部呈圆柱形,前端吻突出。厣角质,卵圆形,褐色,上有同心环状排列的生长纹。厣核位于内唇中央处。齿舌:每一横列具有7个齿。雌雄异体,成熟雄性个体右触角比左触角短而粗。弯曲,顶端有生殖孔开口,形成交接器官。
|
动植物资源分布 | 分布于全国大部分省区。
|
动植物生态环境 | 生活于水草茂盛的河流、湖泊、沼泽、水田、水库。平时以宽大的足部爬行,对干燥及寒冷环境有极大适应性,冬季钻入泥土中休眠。以水生植物的叶子及藻类为食。
|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 为卵胎生繁殖。
|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 夏、秋季捕捉,清水洗净,晒干。田螺壳以火硝水煮,再用清水洗净,晒干,研细。
|
药用部位 | 以贝壳入药。
|
生药材鉴定 | |
中药化学成分 | 1.肉:每100g含水分81g、蛋白质10.7g、碳水化合物4.0g、脂肪1.2g、灰分3.3g、钙1357mg、磷191mg、铁19.8mg、核黄素0.17mg、硫胺素0.05mg、尼可酸2.2mg、维生素A130国际单位。 2.壳:主要含碳酸钙。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药剂型 | 散剂,丸剂。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筛选 | |
新药的临床评价 | |
实验动物的品种 | |
方剂组成 | |
药物和剂量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
归经 | |
功效 | 有杀虫、利水消肿的功能。
|
性味分类 | |
主治 | 虫病、脑漏、水肿病。
|
用法用量 | 常配方用。
|
用药忌宜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方一:大盐散:火硝10g,白硇砂3g,各种盐类3g,螃蟹壳10g,金礞石7.5g,冬葵籽15g,小豆蔻10g,麝香2.5g,胡椒5g,荜茇5g,干姜5g,芒果核10g,蒲桃10g,大托叶云实10g,白芸香7.5g,田螺壳10g。共研细末,白糖及酒送服。有利尿通淋功效。主治小便癃闭。 方二:八味云母散:溪中碎云母、小豆蔻各15g,冬葵籽、白硇砂各25g,螃蟹壳、喜马拉雅紫茉莉根各20g,蒺藜10g,田螺壳(烧炭)130g。上药共为细末,开水送服。有利水消肿、通淋燥湿之功。主治寒性与热性尿闭症、水肿病。 方三:阿魏、麝香、酸藤果、天仙子、田螺、紫鑛、大蒜、牛乳、红糖。制丸剂,令服。治虫病。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四部医典》记有:田螺,功效是医治脑漏。《晶珠本草》述:小螺蛳(田螺)生在湖泊中,状如蜗牛,止脑漏。《祖先口述》、《蓝琉璃》记载:田螺止脑漏。
|
药物应用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