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当更
|
汉语拼音 | DANGGUI
|
拉丁名 | 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
|
英文译名 | |
销售地区 | |
保护品种 | |
中药材基原 | 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
动植物形态 | 多年生草本,高0.4~1m。茎直立,带紫色,有明显的纵直槽纹,无毛。叶为2~3回奇数羽状复叶,叶柄长3~11cm,叶鞘膨大;叶片卵形,小叶3对,近叶柄的一对小叶柄长5~ 15mm,近顶端的一对无柄,呈1~2回分裂,裂片边缘有缺刻。复伞形花序,顶生,伞梗10~14枚,长短不等,基部有2枚线形总苞片或缺;小总苞片2~4枚,线形;每一小伞形花序有花12~36朵,小伞梗长3~15mm,密被细柔毛;萼齿5,细卵形,花瓣5,白色,长卵形,先端狭尖略向内折;雄蕊5,花丝向内弯;子房下位,花柱短,花柱基部圆锥形。双悬果椭圆形,长4~6mm,宽3~4mm,成熟后易从合生面分开;分果有果棱5条,背棱线形隆起,侧棱发展成宽而薄的翅,翅边缘淡紫色,背部扁平,每棱槽有一个油管,接合面2个油管。
|
动植物资源分布 | 分布于青海、甘肃、四川、云南、湖北、陕西、贵州,各地有栽培。
|
动植物生态环境 | 生于海拔1800~2500m高寒阴湿地方。
|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 花期7月,果期8~9月。
|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 秋末采挖生长二年的当归,去净泥土,放置,待水分稍蒸发后根变软时,捆成小把,架于棚顶上,先以湿木材火猛烘上色,再以文火熏干,经过翻棚,以使色泽均匀,全部干度达到70%~80%时,可以停火,干后下棚。
|
药用部位 | 以干燥根入药。
|
生药材鉴定 | 性状鉴别:本品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多,长15~25cm。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根头(归头)直径1.5~4cm,具环纹,上端圆钝,有紫色或黄绿色的茎及叶鞘的残基,主根(归身)表面凹凸不平,支根(归尾)直径0.3~1cm,上粗下细,多扭曲,有少数须根痕。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及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木部色较淡,形成层环黄棕色。有浓郁的香气,味甘、辛、微苦。柴性大、干枯无油或断面呈绿褐色者不可供药用。 显微鉴别:本品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皮层窄,有少数油室。韧皮部宽广,多裂隙,油室及油管类圆形,直径25~160μm,外侧较大,向内渐小,周围分泌细胞6~9个,内含黄色树脂状物,韧皮束中杂有纺锤形薄壁细胞,有1~2个薄分隔,壁上常有斜格状纹理。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宽3~5列细胞,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相聚,成放射状排列;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粉末鉴别:淡黄棕色。韧皮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表面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有时可见菲薄的横隔。梯纹及网纹导管多见,直径13~80μm,有的导管旁有较小的管胞。有时可见油室碎片,直径不一,含有挥发油滴。木栓细胞淡黄色,类多角形,大小不一,壁薄。单粒淀粉粒类球形、肾形或多角形,脐点点状,人字状或三叉状,直径3~22μm,复粒少数,多由3~4分粒组成。 |
中药化学成分 | 当归含藁本内酯(ligustilide)正丁烯酜内酯(butylidene phihalide)、阿魏酸、烟酸、丁二酸、尿嘧啶、蔗糖(约占40%)、氨基酸、胆碱,挥发油中又含倍半萜(sesquiterpenes)A及B、香荆芥酚(carvacrol)、当归芳酮、棕榈酸。此外,尚有苯戊酮邻羧酸(valerophenone-O-carboxylic acid)及苯二甲酸酐等。
|
理化性质 | 理化鉴别:薄层色谱:样品制备取生药细末100g,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出挥发油,吸取一定量,用乙酸乙酯稀释成10%的溶液,点样。吸附剂用硅胶G板。展开剂用乙酸乙酯-石油醚(15:85)。显色:①紫外灯(254nm),②异羟肟酸铁试剂喷雾。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药剂型 | 散剂。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 1.对于宫的作用:当归含兴奋子宫和抑制子宫两种成分;抑制成分主要为挥发油,兴奋成分为水溶性或醇溶性的非挥发性物质。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①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当归乙醇浸膏对乙酰胆碱或电流所引起的人工心房纤颤有治疗作用。②有扩张血管作用。当归对麻醉狗的外周血管有明显的扩张作用,临床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有效,并能改善脉管炎患者的末梢循环。③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对血栓-栓塞性疾病有疗效。 3.保肝作用:治疗迁延性、慢性肝硬化有效,能使麝香草酚浊度降低。 4.抗菌、消炎和镇痛作用:对鼠疫杆菌、变形杆菌、志贺痢疾杆菌等有抑菌作用。当归水剂对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减少醋酸所致腹腔染料渗出。 5.其他作用:对乙酰胆碱引起的回肠平滑肌有解痉作用。当归对维生素E所致的睾丸退化有防治效果。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筛选 | |
新药的临床评价 | |
实验动物的品种 | 犬,小鼠。
|
方剂组成 | |
药物和剂量 | |
药物配伍 | 五味安神散:喜马拉雅紫茉莉,当归,迷果芹,葛缕子,大蒜(炭)。
|
药性 | 味辛,性凉。
《形态比喻》:味辛。
《晶珠本草》:味辛。
《藏药配方新编》:味辛,性凉。
《新编藏医学》:味辛,性凉。
《藏医百科全书》:味辛,性凉。
|
归经 | |
功效 | 清心热,解毒。
|
性味分类 | |
主治 | 治陈热病、心热病、中毒症、培根与龙的合并症。
|
用法用量 | 常配方用,4.5~9g。
|
用药忌宜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五味安神散:喜马拉雅紫茉莉250g,当归250g,迷果芹200g,葛缕子150g,大蒜(炭)150g。粉碎成细粉,混匀,即得。可治心神不安、头晕、耳鸣、失眠。用于龙病。口服,每服3g,每日2~3次。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晶珠本草》记载:当更清心热,解毒。分雌、雄两种,也有人分黑、白两种;黑色当更为雄,白色为雌,也有认为雄当更应为灰白色,雌当更为黑色,《形态比喻》记载:当更在阴坡和山沟中到处生长,分雌雄两种,叶墨绿色有光泽,茎粗壮,花白色,根似独活者,为雄;雌当更的叶略细,无花;味辛,气味芳香,功效清陈旧热。《本草》记载:当更叶细,紫黑色,茎长有弹性,分枝少,花状如羌活的花,味辛,气味芳香,治培根与龙的合并症。让钧多吉说:黑、白两种当更清热解毒。 当更的黑色种各地大多使用当归,亦有用伞形科的多种植物,如今西藏用环根芹Cyclor-hiza waltonii (Wolff) Sheh et Shan及南竹叶环根芹Cyclorhiza waltonii var. major Shehet Shan;云南迪庆地区用宝兴棱子芹Pleurospermum davidii Franch.及当归;青海、甘南、川西用本品和阿坝当归Angelica apaensis Shan et Yuan以及青海当归Angelica ching- haiensis Shan。据典著记载认为藏药当更的原植物以本品入药较为合适。白色种用药不一,青海、四川、甘南用川芎;西藏用防风;云南用棱子芹;四川还用白芷等,有待进一步考证。此外,各地应用的药材和所出的资料中,与藏药加哇有一定的交叉,但二者在《晶珠本草》中所记不同,不能混用。 |
药物应用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