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尼阿吉
|
汉语拼音 | SHUIMIAN
|
拉丁名 | Spirogyra communis (Hassall) Kutzing.
|
英文译名 | |
销售地区 | |
保护品种 | |
中药材基原 | 为淡水藻类双星藻科植物普通水绵的原植物。
|
动植物形态 | 营养细胞宽18~26μm,长32~150(~243)μm。横壁平直。色素体一条,呈1~3螺旋。梯形接合及侧面接合。接合管由雌雄两配子囊形成。接合胞于囊圆柱形或略胀大。接合胞子椭圆形,罕为柱状椭圆形,两端略尖,宽18~26(~31)μm,长36~78μm。中胞壁平滑,成熟后黄色。
|
动植物资源分布 | 广布世界各处。在中国分布于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和北京、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南、海南等省区。
|
动植物生态环境 | 生活于稻田、水坑、小河流溪及水沟中。
|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 |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 四季均可采收。
|
药用部位 | 以原植物入药。
|
生药材鉴定 | 性状鉴别:本品生于水流较缓的水中,绿色,状如青丝轻漂,或状如棉花花絮浸在水中。
|
中药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药剂型 | 膏剂。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筛选 | |
新药的临床评价 | |
实验动物的品种 | |
方剂组成 | |
药物和剂量 | |
药物配伍 | 狐臭软膏:硫黄,碱花,大蒜,水绵,花椒。
|
药性 | 味涩,性凉。
《藏医百科全书》:味涩,性凉。
|
归经 | |
功效 | 清疮热。
|
性味分类 | |
主治 | 治水烫伤、火烧伤。
|
用法用量 | 配方偶用,6~10g。
|
用药忌宜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狐臭软膏:硫黄200g,碱花200g,大蒜200g,水绵200g,花椒200g。粉碎成细粉,用陈酥油搅拌,混匀,即得。用于狐臭。用布包敷左右腋下,连敷5~7日。有时可涂抹全身。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晶珠本草》记载:尼阿吉治水烫伤、火烧伤。《形态比喻》记载:尼阿吉生长在水中,青绿色,状如棉花絮浸在水中,功效治火烧伤,清疮热。《译诠·月光》记载:尼阿吉生长在水中。《祖先口述》记载:尼阿吉生长在水流很缓慢的水中,状如青丝轻漂,村民们称为水中生长的棉花。 据查证,本品为淡水藻类,各地藏医所用之原药材,基本一致,且与《晶珠本草》记载相符。 |
药物应用鉴别 | 云南迪庆州尚用星绿藻科藻类植物长形水绵Spirogyra longata (Vauch.) Kuetz做本品入药。本品为广布种,呈丝状体,长条不分枝,鲜绿色或黄绿色,群集。夏日群生于水沟、池泽,可分裂增殖与接合生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