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 甘达巴扎赛保
|
汉语拼音 | SHUQUCAO
|
拉丁名 | Gnaphalium affine D.Don.
|
英文译名 | |
销售地区 | |
保护品种 | |
中药材基原 | 为菊科植物鼠麴草的花序。
|
动植物形态 | 一年生草本,高10~40cm。茎直立或斜升,不分枝或少有分枝,被白色密绵毛。基部叶花期枯萎,下部和中部叶匙形或倒披针状匙形,长5~7cm,宽11~14mm,顶端钝圆,具小刺头,基部渐狭,稍下延,两面被灰白色绵毛。头状花序多数,径2~3mm,近无梗,在茎顶密集成伞房花序;总苞钟状,总苞片2~3层,膜质,金黄色或柠檬黄色,有光泽,顶端钝,外层倒卵形或倒卵状匙形,外面基部被绵毛,内层长匙形,长2.5~3mm。雌花花冠丝状,顶端3齿裂,两性花较少,管状,长约3mm,檐部5浅裂。瘦果倒卵状长圆形,有乳头状突起;冠毛污白色,基部联合成2束,易脱落。
|
动植物资源分布 | 分布于西藏、青海、甘肃以及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省区。印度、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爪哇)和日本、朝鲜也有。
|
动植物生态环境 | 生于海拔2200~3750m的田边、路旁、山坡草丛中。
|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 花期6~10月。
|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 花期采其花序,筛去杂物,晒干后备用。
|
药用部位 | 以花序入药。
|
生药材鉴定 | 性状鉴别:本品皱缩成团,柔软。展开后为众多的头状花序;总苞钟状,黄色,膜质有光泽,基部具绵毛,雌花冠丝状,顶3裂,两性花管状,5浅裂,冠毛污白色。气清香,味微苦。
|
中药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药剂型 |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筛选 | |
新药的临床评价 | |
实验动物的品种 | |
方剂组成 | |
药物和剂量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
归经 | |
功效 | 治痞瘤、培根病。
|
性味分类 |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常配方用,6~9g。
|
用药忌宜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详见甘达巴扎嘎保(乳白香青)记载。本品为其黄的一种。 附乳白香青:《晶珠本草》记载:甘达巴扎治痞瘤,培根病。叶状如苦荬菜叶而细软,茎长,果实状如火绒草的果实,花黄色,状如盔缨,蓬松,花瓣四角形。多种环境均可生长,气味很好闻。以根而分为白、黄两种。甘达巴扎又名干哈巴扎,易与其他药品相混淆,使用时要注意区分同名异物。治疗热病用的“干哈巴扎”是甘松,治疗口病、齿病、肾病用的是摈榔,治疗膨胀、肝病用的是藏红花,治疗痹症、感冒、肿瘤、培根病和清除瓶盆器皿时用的才是本品。《形态比喻螺眼》记载:甘达巴扎状如火绒草团。 据上所述,甘达巴扎分白、黄二种。黄者为鼠曲草,白者即为本品。它们不仅与《晶珠本草》记载相符,而且亦为西藏、青海、甘南、川西等藏医所应用。 |
药物应用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