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吉解那保
|
汉语拼音 | DAYEQINJIAO
|
拉丁名 | Gentiana macrophylla Pal1.
|
英文译名 | |
销售地区 | |
保护品种 | |
中药材基原 | 为龙胆科植物秦艽的花。
|
动植物形态 |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全株光滑无毛,基部被枯存的纤维状叶鞘包裹。须根多条,扭结或粘结成一个圆柱形的根。枝少数丛生,直立或斜升,黄绿色或有时上部带紫红色,近圆形。莲座丛叶卵状椭圆形或狭椭圆形,长6~28cm,宽2.5~6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渐狭,边缘平滑,叶脉5~7条,在两面明显,并在下面凸起,叶柄宽,长3~5cm,包被于枯存的纤维状叶鞘中,茎生叶椭圆状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4.5~15cm,宽1.2~3.5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钝,边缘平滑,叶脉3~5条,在两面均明显,并在下面突起,无叶柄至叶柄长达4cm。花多数,无花梗,簇生枝顶呈头状或腋生作轮状,花萼简膜质,黄绿色或有时带紫色,长(3)7~9mm,一侧开裂呈佛焰苞状,先端截形或圆形,萼齿4~5个,稀1~3个,甚小,锥形,长0.5~1mm,花冠筒部黄绿色,冠檐蓝色或蓝紫色,壶形,长1.8~2cm,裂片卵形或卵圆形,长3~4mm,先端钝或钝圆,全缘,褶整齐,三角形,1~1.5mm,或截形,全缘;雄蕊着生于冠筒中下部,整齐,花丝线状钻形,长5~6mm,花药矩圆形,长2~2.5mm;子房无柄,椭圆状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9~11mm,先端渐狭,花柱线形,连柱头长1.2~2mm,柱头2裂,裂片矩圆形。蒴果内藏或先端外露,卵状椭圆形,长15~17mm;种子红褐色,有光泽,矩圆形,长1.2~1.4mm,表面具细网纹。
|
动植物资源分布 | 分布于青海以及西北、东北、华北等省区。前苏联及蒙古也有分布。
|
动植物生态环境 | 生于海拔400~2500m的河滩、路旁、水沟边、山坡草地、草甸、林下及林缘。
|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 花果期7~10月。
|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 于7~8月采收花序,阴干。
|
药用部位 | 以花入药。
|
生药材鉴定 | 性状鉴别:本品多为皱缩成团的花序,一般小花7~10朵,亦散有单花。单花呈条状或棒状,无花梗,花萼淡黄白色,膜质,有时略呈浅紫色,一侧开裂呈佛焰苞状,萼齿5;花冠筒部浅棕黄色,冠檐蓝紫色,裂片5,卵形或卵圆形;雄蕊5,贴生于花冠中下部,花药矩圆形,呈蓝色;子房椭圆披针形或狭椭圆形;柱头2 裂。质脆,易碎,气无,味苦。 粉末鉴别:浅棕黄色。花萼下表皮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壁深波状弯曲,细胞内常充有颗粒物和草酸钙晶体;上表皮细胞表面观不规则形、长方形,壁波状弯曲,有角质纹理。花冠表皮细胞表面观,上表皮细胞类方形、类多角形,胞壁较平直;下表皮细胞长方形,壁浅波状弯曲,有时作念珠状增厚;侧面观呈钝乳头状突起,略被角质纹理;细胞内充满球晶和颗粒物。苞片表皮细胞表面观类方形或类长方形,壁不规则浅波状弯曲。下表皮细胞壁呈不均匀增厚,气孔密集;上表皮细胞壁薄,具稀疏微波状弯曲的不规则角质纹理,气孔较疏,类圆形或长圆形,直径18~27μm,长28~42μm,不等式,副卫细胞4~5个。花粉粒众多,类 球形,直径25~34μm,外壁分层明显,内层壁较厚,表面隐见细小颗粒状雕纹,并附有小的方晶和球晶,草酸钙方晶细小,众多,直径2.5~8μm。螺纹导管多见,少见环纹,直径10~18μm。 |
中药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药剂型 | 膏剂。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筛选 | |
新药的临床评价 | |
实验动物的品种 | |
方剂组成 | |
药物和剂量 | |
药物配伍 | 水肿涂剂:大叶秦艽,无茎芥,泥油,兔耳草,蓝钟花。
|
药性 | 味苦、性凉。
《形态比喻》:黑色种味苦,性糙。
《藏药配方新编》:味苦,性凉。
《新编藏医学》:味苦,性凉。
《藏医百科全书》:味苦,性凉。
|
归经 | |
功效 | 干黄水,消肿胀。
|
性味分类 | |
主治 | 治痹症、喉闭、水肿、黄水病。
|
用法用量 | 常配方用,2~3g。
|
用药忌宜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水肿涂剂:大叶秦艽250g,无茎芥200g,泥油225g,兔耳草200g,蓝钟花200g。粉碎成粗粉,加适量水,搅拌成糊状,患处涂抹。治水肿。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历史记载详见麻花艽(吉解嘎保)。本品和达乌里秦艽Gentiana duhurica Fisch.为黑的一种,茎直立或斜生,茎带紫红色;叶大于吉解嘎保之叶,呈卵状椭圆形或狭椭圆形;花蓝色或蓝紫色,具褶等与《晶珠本草》记载相符。
|
药物应用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