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么夏
|
汉语拼音 | LUKONGQUE
|
拉丁名 | Pavo muticus imperator Delacour.
|
英文译名 | |
销售地区 | |
保护品种 | |
中药材基原 | 为雉科动物绿孔雀的肉、胆汁、尾羽、粪等,为产于外地的药用动物。
|
动植物形态 | 雄鸟通体辉翠蓝绿色,下背呈现紫铜色反光,羽色艳丽多彩。头顶耸立一簇冠羽,簇中央部辉蓝,具翠绿色宽缘。颈、胸和翕均呈辉亮的黄铜色,羽基暗紫蓝色,常展露于外;下背与腰翠绿,羽片中央具铜褐色的矢状斑,羽缘黑色,宛如鳞片状。翼上覆羽金属绿色和蓝色;内侧飞羽大部黑褐色,外翎闪着蓝绿色;初级飞羽几纯棕色。腹和胁部暗蓝绿色;肛周和尾下覆羽浓褐色。尾上覆羽长达1m左右,即谓尾屏,华丽无比。尾屏羽支分离,呈金属绿色,并有紫铜色反光,近羽端处具椭圆形眼状斑。眼状斑中央有肾形或圆形的暗紫色小斑,小斑外围呈辉亮的蓝绿色,此色围于铜色的圈内;斑端最外层尚具浅葡萄红色。外侧羽支的眼状斑分层不如中央的鲜明。真正尾羽形短,呈黑褐色。嘴和脚均黑黄色。雌鸟无“尾屏”,背西浓褐色,羽色型酷似雄鸟,但羽色远不如雄鸟艳丽。
|
动植物资源分布 | 分布于云南省南部。
|
动植物生态环境 | |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 |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 捕杀绿孔雀后将肉晒干,研细;取胆囊,挂通风处晾干,研细;羽毛,烤焦,研细;粪,烧成炭,研细。
|
药用部位 | 以肉、胆汁、尾羽、粪等入药。
|
生药材鉴定 | |
中药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药剂型 | 散剂,膏剂,滴耳剂。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筛选 | |
新药的临床评价 | |
实验动物的品种 | |
方剂组成 | |
药物和剂量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绿孔雀肉味甘,性平。
|
归经 | |
功效 | |
性味分类 | |
主治 | 绿孔雀肉:治胆病、合成毒病。
绿孔雀胆汁:治食物中毒,药物中毒。
绿孔雀尾羽:治肺脓疡。
绿孔雀粪:治疠毒引起的疾病。
|
用法用量 | 常配方用。
|
用药忌宜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晶珠本草》记载:孔雀肉治胆病,治中毒症。孔雀肉要与解毒药物相配,不可任意内服。马鸡肉和胆,可代替孔雀肉和胆。孔雀尾翎熏治肺脓。用前要在玻璃或晶石器皿中,用晶火烤熏,功效最好。孔雀粪消炎症。
|
药物应用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