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加木察
|
汉语拼音 | GUANGMINGYAN
|
拉丁名 | Light halite.
|
英文译名 | |
销售地区 | |
保护品种 | |
中药材基原 | 为卤化物类石盐族矿物石盐的结晶光明盐。
|
动植物形态 | |
动植物资源分布 | 产于西藏,尤其青海盛产,闻名世界。中国其他各省也有产。
|
动植物生态环境 | |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 |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 全年可采。采得后刮净外面的杂质即可。入药需以水溶化后,过滤、除去滤液,煎炼成白色结晶而用。
|
药用部位 | |
生药材鉴定 | 性状鉴别:本品属等轴晶系。单晶体常呈立方体、八面体。集合体呈骰子柱形或粒状,不规则的块状,也有的是结晶细粒或粉末状。大小不一,全体呈青白色至暗白色或略带黄色,半透明。表面平整,有玻璃光泽。质硬脆。在湿空气中易吸水而潮解。气微,味咸。硬度2~2.5。密度2.1~2.5。立方体解理完全。以洁白、透明、纯净无杂质者为佳。
|
中药化学成分 | 主要为氯化钠(NaCl),其中含钠39.4%,氯60.6%,此外尚含有钾、镁、钙、碘等元素。青海采集的产品经分析主要含氯化钠,其他含有部分微量元素。
|
理化性质 | 理化鉴别:本品易溶于水。水溶液显钠盐和氯化物的特殊鉴别反应。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药剂型 | 丸剂,散剂。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筛选 | |
新药的临床评价 | |
实验动物的品种 | |
方剂组成 | |
药物和剂量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味咸,性温;无毒。
|
归经 | |
功效 | 用于化积,驱痰风,除寒健胃。
|
性味分类 | |
主治 | 食物积滞不化、痰病、风病、胃寒引起的消化不良。
|
用法用量 | 常配方用,3~5g。
|
用药忌宜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方一:十味消食散:肉桂150g,寒水石(制)150g,胡椒150g,石榴250g,荜茇150g,山柰50g,小豆蔻150g,红耳鼠兔粪膏100g,诃子50g,光明盐100g。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健胃消食。用于消化不良。上吐下泻,胃胀吐酸。一次2~3g。一日2~3次。 方二:十味黑冰片丸:黑冰片250g,石榴150g,桂皮70g,小豆蔻40g,荜茇50g,光明盐40g,波棱瓜子50g,止泻木子40g,诃子200g,熊胆3g。以上十味,除熊胆外,其余粉碎成细粉,过筛,加入熊胆粉,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能温胃止痛,消食利胆。用于胃痛,消化不良,恶心,食欲不振,头痛,黄疸及胆石症。一次4~5丸。一日2次。每10丸重2.8g。 方三:四味光明盐汤散:光明盐200g,山柰200g,诃子200g,荜茇200g。以上四味,粉碎成粉,过筛,混匀,即得。功能暖胃,消食,解毒。用于胃寒,药物中毒,消化不良。一次3~ 5g,一日2次。煎服。 方四:光明盐、紫硇砂、干姜、荜茇、胡椒,共研细粉,煎汤热服。有增生胃火,消化积食之效。 方五:光明盐、紫硇砂、白硇砂。白糖调和作消食基础方,加酒糟、碱花,可治糌粑积滞不消。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据《晶珠本草》记述:光明盐治消化不良、寒性痰病、风病等。性凉。治寒症而不伤血。胆病、紫痰病忌用。本品产自克什米祖典域和附近的石岩及海中,分岩生和海生两种。岩生者为上品,青白色,透明如水晶,敲碎时碎块呈方形,味咸、甘。海生者白色,有光泽,色如寒水石和白石英,为中品,别处海生者青黑色,星占斑斑为下品。无有上述诸品时。藏北湖泊所产,无杂质,有光泽,味甘之盐;或赛尔措海所产,白色,如白石英之盐;羌青所产青方盐;均可代用。
|
药物应用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