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塞玛赛保
|
汉语拼音 | DUOXUYANHUANGQI
|
拉丁名 | 1.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2.H.citrinum Baker.
|
英文译名 | |
销售地区 | |
保护品种 | |
中药材基原 | |
动植物形态 | 1.多序岩黄芪:多年生直立草本,高70~120cm。根圆柱形,分枝少,长20~40cm,径6~20mm,表皮灰红棕色,皮孔横长,黄色或暗黄色,略凸出。茎多分枝,细弱。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达15cm;小叶7~25,长卵圆形至披针状长圆形,长1~3.5cm,宽5~11mm,先端近平截或微凹,有小刺尖,基部宽楔形,全缘,下面中脉长柔毛,小叶柄长0.5~1mm;托叶长披针形,合生,上部分离,无毛或微有毛,总状花序腋生,长达15cm,有花20余朵;花梗纤细,长2~3mm,有长柔毛;花萼斜钟形,被短毛,萼齿5,最下面一片长大,其余4齿很短;花冠淡黄色,蝶形,长约1cm,旗瓣倒卵状长圆形,龙骨瓣较旗瓣长,翼瓣片的耳与瓣柄近等长;雄蕊10(9+1),子房有柄。荚果3~5节,缘有窄翅,表面有稀疏网纹及短柔毛,每节有椭圆形种子1粒。 2.黄花岩黄芪:一年生草本,高达30~60cm。茎直立,有纵沟纹,近无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6~10cm,叶轴近无毛,托叶膜质,棕褐色,长1~1.5cm,合生,仅顶端呈2浅裂;小叶17~21,对生或互生,卵状长圆形,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1.5cm,宽5~10mm,顶端平截或微凹,上面无毛,下面仅中脉具毛,侧脉明显。总状花序腋生,长12~20cm,具多而疏生的花,总花梗长6~8cm,无毛;苞片舟形,长4~5mm,外被稀毛,花梗长3.5~4mm,被白色短毛;花萼钟状,几无毛,基部有长2~3mm披针形的小苞片,萼齿5,下面3齿较长,上面2齿较短,内面被毛;花冠蝶形,黄色,旗瓣长13~15mm,长圆形,先端微凹,无明显的瓣柄,翼瓣与旗瓣近等长,瓣片有稍短于瓣柄的耳,瓣柄长为瓣片的四分之一,,龙骨瓣长达16~18mm,瓣片长为瓣柄2.5倍;雄蕊10枚,二体;子房无毛。荚果3~4节,节荚椭圆形,无毛,边缘无翅。本种产于西藏(东部)和川西者,过去学者亦订名为Hedysarum vicioides Turcz,但后者原产西伯利亚东部,中国仅东北长白山有分布,西藏川西所产定为后者的实系本种(前者)的错误鉴定,应为Hedysarum citrinum Baker,方为正确。 |
动植物资源分布 | 1.多序岩黄芪:产于甘肃南部、四川西部;宁夏有分布。
2.黄花岩黄芪:分布于西藏东部、四川西部,为中国的特有种。
|
动植物生态环境 | 1.多序岩黄芪:生于海拔2500~3000m的山坡、山沟岩石缝隙中。2.黄花岩黄芪:生于海拔3000~4100m的高山山坡、灌木林或山坡草地。
|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 1.多序岩黄芪:花期7~8月,果期8~9月。 2.黄花岩黄芪:花期6~7月;果期7~8月。 |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 开花盛期采挖,除净枯茎、黄叶、须根,洗净根部泥土,稍揉至茎破为度,晒干。
|
药用部位 | 以全草入药。
|
生药材鉴定 | 性状鉴别:根呈圆柱形,少分枝,上粗下细,长10~50cm,粗6~20mm,表皮棕黄色或近于棕红色,有纵皱纹及少数支根痕;皮孔横向,浅黄色或棕黄色,略凸出;栓皮易剥落。质柔韧,断面纤维性且富粉质,皮部棕白色,形成层成棕色的环,木质部淡黄棕色,中心颜色较浅,有细致的类白色放射纹理。茎细弱,多分枝,纵棱明显,折断面中央有小孔。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25,卵圆形。总状花序腋生;花萼斜钟形,最下面一片萼齿较大;花冠淡黄色,蝶形。偶见幼嫩荚果,3~5节,被短柔毛。气淡、味微甜。
|
中药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理化鉴别:(1)取本品粉末3g,加水30ml,浸渍过夜,滤过,取滤液1ml,加0.2%茚三酮溶液2滴,在沸水中加热5min,冷后呈紫红色。(检查氨基酸、多肽)
(2)取上项水溶液1ml,于60℃水浴中加热10min,加5%α-萘酚乙醇溶液5滴,摇匀,沿管壁缓缓加入浓硫酸0.5ml,与硫酸交界处出现紫红色环。(检查糖、多糖)
(3)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10ml,放置过夜,滤过。取滤液1ml,在水浴上蒸干,用少量冰醋酸溶解残渣,加入醋酸酐-浓硫酸试剂(19∶1)0.5ml,颜色由黄转变为红色→青色→污绿色。(检查甾醇)
(4)取本品粉末2g,加酸性乙醇10ml,温浸2小时,滤过。滤液调至中性,蒸干,加3%盐酸1ml溶解残渣。各取滤液0.5ml,分别滴加碘化铋钾及碘化汞钾试剂各1滴,前者产生橙红色沉淀,后者产生灰白色沉淀。(检查生物碱)
(5)薄层层析检查。①氨基酸的检查,取本品粉末(40目)3g,加水15ml冷浸过夜,滤过,滤液适当浓缩,供点样用。吸附剂用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厂)湿法铺板,105℃活化40min。展开剂用乙醇-氨水-水(7∶1∶2)。展距20cm。显色剂用吲哚醌试剂,喷雾,105℃烤10min,斑点显不同颜色。在以上展开系统中脯氨酸与γ-氨基丁酸Rf值接近,可以采用纸层析(Whatman滤纸),以乙醇-氨水(9∶1)为展开剂,将二者分开,茚三酮显色。②胡萝卜甙、谷甾醇的检查,取本品粉末(40目)2g,加甲醇10ml冷浸,放置过夜,滤过。滤液中加石油醚(60~90℃)5ml提取,分取石油醚液,浓缩至1ml,供点样用。吸附剂同上。展开剂用氯仿-无水乙醇(8∶2)。展距20cm。显色剂用10%磷钼酸试剂,喷雾,105℃烤10min,显蓝色斑点。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药剂型 |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毒性试验:给16只小鼠(体重18~25g)腹腔注射本品80g/kg,观察24小时,结果仅有一只小鼠在给药后安静少动,渐至呼吸衰竭而死亡,其余小鼠给药后未见异常表现。
|
药物筛选 | |
新药的临床评价 | |
实验动物的品种 | 兔,大鼠,小鼠。
|
方剂组成 | |
药物和剂量 | |
药物配伍 | 多序岩黄芪。
|
药性 | 微甘,温。
|
归经 | |
功效 | 清热,止血,续脉,愈疮。
|
性味分类 | |
主治 | 脉病、热毒疮疖。
|
用法用量 | 内服,配方用,每次9~15g;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榨汁涂抹患处,用于热毒疮疡。
|
用药忌宜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晶珠本草》中记载有“塞玛尔”一名,列入湿生草类。本品有下引腹腔积水,治体虚、营养不良性水肿之功效,并分九种。《图谱》记载:塞玛尔有九种,即紫花、黄花、白花、黑花、蓝花、红花和麝、鼠、毒等九种。《图鉴》记载:黄花者名塞赛,又名珠纳介效,生长在土质较差的林缘,叶如豆叶,小而粗糙,茎细长,花黄色似胜幢状,荚果有节,功效续脉、止血、清疮热。全草捣烂榨汁,外敷热毒疮疡,立即见效。
|
药物应用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