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森斗合
|
汉语拼音 | BAIBAOJINGGUCAO
|
拉丁名 | Ajuga lupulina Maxim.
|
英文译名 | |
销售地区 | |
保护品种 | |
中药材基原 | 为唇形科植物白苞筋骨草的全草
|
动植物形态 | 多年生草本,高18~25cm,须根系发达。茎粗壮,直立,四棱形,具槽,沿棱及节上被白长柔毛。叶对生,叶片纸质,披针状长圆形,长5~12cm,宽2~3.5cm,顶端钝或稍圆,基部楔形,下延成柄,边缘疏生波状圆齿或近全缘,具缘毛,上面无毛或被极少的疏柔毛,下面仅叶脉被长柔毛或仅近顶端有疏柔毛;叶柄具狭齿,基部抱茎,边缘具缘毛。穗状聚伞花序由多数轮伞花序组成;苞叶大,向上渐小,淡黄色,黄白色或淡白色或淡紫色,卵形或阔卵形,长3.5~5cm,宽2~3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全缘,上面被长柔毛,下面仅脉上或顶端被稀疏柔毛;花梗短,被长柔毛:花萼钟状或略呈漏斗状,长7~9mm,基部前方略膨大,具10脉,其中5脉不甚明显,萼齿5,狭三角形,长为花萼之半或稍长,整齐,顶端渐尖,边缘具缘毛;花冠白色或黄白色,具紫色斑纹,狭漏斗状,长2~2.5cm,外面被稀疏长柔毛,冠筒基部前方略膨大,内面具毛环,从前方向下弯,冠檐二唇形,上唇小,直立,2裂,裂片近圆形,下唇延伸,3裂,中裂片为狭扇形,长约6mm,顶端微缺,侧裂片为长圆形,长约3mm;雄蕊4,2强,着生于冠筒中部,伸出筒外,花丝被长柔毛或被疏柔毛,花药肾形;子房四裂,花柱较雄蕊略短,柱头2浅裂。小坚果倒卵形,背部具网状皱纹,腹部中间微微隆起,果脐明显。
|
动植物资源分布 | 主产于青藏高原的西藏、青海、甘肃和四川;河北及山西也有分布。
|
动植物生态环境 | 生于海拔2000~4500m向阳山坡、灌丛林缘、草坡。
|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 花期7~8月,果期8~9月。
|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 |
药用部位 | 以全草入药。
|
生药材鉴定 | 性状鉴别:根细而多,类白色或淡黄白色,易折断,断面不平整。茎四棱形,扭曲不直,长18~25cm,沿棱及节上被白色的长柔毛,断面中央有一个小圆孔。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呈披针状长圆形,长5~12cm;苞片大型,淡黄色或黄白色,皱缩;花萼漏斗状,具10脉;花冠狭漏斗状,类白色或淡黄色,具紫色斑纹;雄蕊4,2强,着生冠筒中部。气清香,味苦。 显微鉴别:1.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细胞切向壁加厚。下皮细胞1列,细胞较表皮细胞小。表皮细胞5~12列,细胞圆形或椭圆形,多胞间隙。角处厚角组织细胞较皮层细胞小,四角有4个大的外韧维管束。韧皮部窄,筛管群可见。形成层明显。木质部稍宽,有1~2列射线穿过。导管呈1~2列的径向排列。髓部多成空腔。2.叶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背毛腺体,细胞壁加厚。叶内为海绵组织,有较多的通气道,细胞圆形或椭圆形。中脉和侧脉向两面凸起,薄壁细胞圆形或椭圆形,多裂隙或胞间隙。维管束稍大,导管多径向排列。 粉末鉴别:灰绿色。非腺毛众多,多细胞,直径19~50μm,顶端钝尖,壁厚。导管具梯纹、网纹和螺纹,直径10~30μm。纤维状细胞常见,多碎断,直径15~20μm,壁厚少纹孔。石细胞少见,长43~131μm,直径31~69μm。 |
中药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理化鉴别:1.取本品粗粉2g,加乙醇20ml,置水浴回流10min,滤过,取滤液点于圆形滤纸上,用石油醚-乙酸乙酯(95∶5)展开,以5%香荚兰醛浓盐酸显色,可见圆点周围有紫红色环。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置水浴上回流10min,滤过,取滤液1ml,加浓盐酸4~5滴及少量镁粉,水浴上加热3min,产生紫色。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药剂型 | 汤剂。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筛选 | |
新药的临床评价 | |
实验动物的品种 | |
方剂组成 | |
药物和剂量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苦、涩,寒。
|
归经 | |
功效 | 清热解毒。
|
性味分类 |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12~15g。
|
用药忌宜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晶珠本草》记载:“森斗合解毒,治炭疽、疔疮、癫痫、虫病。”《图鉴》记载:本品生长在高山碎石带、茎方直,为叶所蔽而不显,叶片有细白毛,叶轮生相叠,每轮4叶,植株状如宝塔;叶腋中开出花朵,种子小,叶遮闭成熟。功效治痈疽、疔疮、癫痫。
|
药物应用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