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名族首页  |   藏族医学  |   蒙古族医学  |   维吾尔族医学  |   苗族医学  |   傣族医学  |   瑶族医学  |   考试宝典  |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藏族医学 >> 藏族医药 >> 正文:禾叶风毛菊 -藏药扎赤哇毛卡药物说明书
    

禾叶风毛菊

  
品名
藏名:扎赤哇毛卡
汉语拼音
HEYEFENGMAOJU
拉丁名
1.Saussurea graminea Dunn.;2.S.eopyg- maea ahand.-Mazz.;3.S.lancifoliaHand.-Mazz.
英文译名
销售地区
保护品种
中药材基原
为菊科植物禾叶风毛菊、矮丛风毛菊、披针叶风毛菊的干燥地上部分。
动植物形态
1.禾叶风毛菊:多年生草本,高10~20cm。根茎分枝,颈部被纤维状残存叶柄,黑褐色,自颈部常生出不育枝和花茎。茎直立,单一或数条丛生,密被白色绢状绒毛。叶窄线形,基部叶长8~15cm,宽1.5~2mm,先端渐尖,基部稍宽呈鞘状,边缘内卷,上面疏被绢状柔毛或几无毛,下面密被白色绒毛;茎生叶少数,较短。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直径1.5~2cm;总苞钟状,长16~18mm,总苞片被密或疏的绢状长柔毛,外层卵状披针形,顶端长渐尖,反折,内层线形,直立,紫色,花紫色,长约13mm,全部管状,花冠顶端5状。瘦果圆柱形,长3~4mm,冠毛淡褐色,外层短,糙毛状,内层羽毛状。
2.矮丛风毛菊:多年生丛生草本,高5~40cm。根颈密褐色叶柄。茎单一,直立,紫褐色,被白色绢状毛。基生叶片线形,长2.5~15cm,先端钝,全缘常反卷,基部鞘状,表面光滑无毛,背面密被白色绒毛,不育枝的叶丛长可达18cm,宽1~2mm;茎生叶与基生叶相同,但较小。头状花序单生,总苞圆锥状半圆形,径1~2.5cm;总苞片多层,外层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背面被白色粗毛,花时脱落,内层披针形,长1.5~2cm,密被白色粗毛;小花管状,蓝紫色,长1~1.5cm,管部长5~10mm;花药基部具棉毛;花托托片短,约为外层总苞片长的一半;冠毛2列,外列短,白色,内列羽状,褐色,长约1cm。
3.披针叶风毛菊:多年生草本,高3~5cm。具细长分枝的根茎,其根颈部四周被褐色纤维状枯存叶柄。茎很短或近无茎,被白色蛛丝状毛。茎下部叶长而密集,长3~7cm,宽约2mm,全缘,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下延成柄,长约3cm,表面光滑无毛,背面密被白色绒毛;茎最上部叶远远超出花序(至少高出1倍)。头状花序顶生,径约1cm;总苞钟状,长1.5~2cm,总苞片4层,不等长,先端钝,外层绿色,卵状三角形,内层紫褐色,线状长圆形,疏被白色柔毛;托片白色,锥状,长10~15mm;花两性,紫红色,长约1.2cm,全部管状,管部与檐部等长;花药蓝紫色,基部具尾;冠毛白色,2列,外列粗毛状,长约3mm,或退化为短的膜片,内列羽毛状,长约10mm。瘦果光滑。
动植物资源分布
1.禾叶风毛菊:分布于西藏、四川、甘肃及云南。 2.矮丛风毛菊:产于青海、西藏、四川、甘肃。 3.披针叶风毛菊:产于青海和四川西部。
动植物生态环境
1.禾叶风毛菊:生于海拔3000~4500m的高山草坡。 2.矮丛风毛菊:生于海拔3400~5000m的高山草地、山坡草地、砾石坡、灌丛。 3.披针叶风毛菊:生于海拔4200m的山顶草甸,碎石地。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1.禾叶风毛菊:花期7~8月,果期8~9月。
2.矮丛风毛菊。花期7~9月。
3.披针叶风毛菊:花果期7~9月。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夏、秋季花期采收,洗净,晾干水气,切段,揉搓出香气,阴干。
药用部位
干燥地上部分入药。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本品长短不等。茎圆柱形,中空,红棕色至黄褐色,直径2~4mm,有纵沟,被密或稀疏的白色绒毛,有的带黄棕色鞘状残叶柄。叶绿色,条形,边缘向背面反卷。长0。5~6cm,宽约1mm,叶背中脉明显突起,湿润展开,背面密被白色绒毛。头状花序,直径0.8~1.2cm,总苞数层。被密或稀疏白色长柔毛,外层卵状披针形,内层条形;花两性,紫红色,花冠长约15mm,先端5裂,基部联合成管状。瘦果圆柱形,棕褐色,具纵棱,先端有冠毛一撮,淡褐色,外层短,糙毛状,内层长,羽毛状。气清香,味苦。
显微鉴别:禾叶风毛菊茎(直径约2mm)的横切面:类圆形,边缘波状。表皮细胞1层,外壁较厚,长方形,方形,切向延长,有的可见细长的非腺毛,或其残基,非腺毛有的弯曲。表皮外被角质层。表皮下为厚角组织,由1~2层厚角细胞组成,较小,呈多角形或类圆形。皮层由薄壁细胞数层至十数层组成,类圆形,有的棱角处有厚角细胞数层。内皮层不太明显,为一列类长方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的细胞,切向延长,有的含黄棕色物质,凯氏点有的可见。维管束外韧型,15~23个,断续排列成环,外侧有发达的中柱鞘
纤维束,木化,韧皮部有筛管群和韧皮薄壁细胞。形成层不太明显,有的有1~2层薄壁细胞。木质部导管径向排列成数行至十数行或不规则排列,木化,直径13~26μm。靠近髓部有维管束鞘纤维束,髓细胞类圆形,木化,有的有壁孔。中央有较大的髓腔。
粉末鉴别:禾叶风毛菊粉末:浅灰绿色。主要特征为:花粉粒众多,圆球形,极面观三裂回形,直径35~52μn,萌发孔3,萌发沟3,外壁较厚,表面有小刺状突起,膜孔有的呈泡沫状突起。瘦果冠毛多见,主轴为多细胞组成,直径55~245μm,有较多分枝,每分枝为1个单细胞毛,长529~975~1200μm,直径17~19μm,直,端尖,少微弯,茎部较宽,胞腔大。叶下表皮非腺毛较多,细长而扭曲,直径6~11μm,多碎断,壁较薄,胞腔较大。茎表皮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有的细胞斜壁相接。花总苞片表皮,可见不等式气孔,副卫细胞4~6个,有的可见非腺毛脱落的圆形痕迹。导管多为螺纹或梯纹,偶见网纹,直径13~20μm。花瓣表皮细胞,表面观长方形,壁波状弯曲。此外随处可见毛的断节。
中药化学成分
理化性质
中药化学鉴定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
中药剂型
散剂。
中药制药工艺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筛选
新药的临床评价
实验动物的品种
方剂组成
药物和剂量
药物配伍
方一:禾叶风毛菊,蒂达,波棱瓜子,木香,洪连,角茴香。小檗皮腰子,饴糖。 方二:禾叶风毛菊、獐牙菜、高山紫堇、萹蓄。加入樟脑麝香。 方三:禾叶风毛菊、香青、瓦苇、侧柏、地榆
药性
苦,寒。
归经
功效
清热通络。
性味分类
主治
赤巴病、脉病。
用法用量
多入丸、散剂。
用药忌宜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方一:禾叶风毛菊8g,蒂达10g,波棱瓜子8g,木香59,洪连5g,角茴香4g。小檗皮7g,金腰子10g,饴糖适量。以上八味,研成细粉。治赤巴热症,肤黄症。一次1~2g,一日3次。
方二:禾叶风毛菊、獐牙菜、高山紫堇、萹蓄。以上各药捣碎,每斤药加8斤水,熬至剩下2斤时过滤。加入樟脑、麝香各0.5g,混匀即可。治赤巴热症、肠热症。
方三:禾叶风毛菊、香青、瓦苇、侧柏、地榆。配制同方二。治胃肠出血。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
考证
《晶珠本草》记载:“扎赤分为黑、白两种扎赤,即田生扎赤和山生扎赤。田生者称赛尔赤,山生者称哇毛卡。田生扎赤叶青色,花蒲公英花而略小,株高约一扎,茎细软,折断后流乳白色汁液。山生扎赤叶细长,状如冈孜门穷的叶,茎长约一指,花紫色,状如贝治牙扎(长毛风毛菊)的花,叶撕裂有羊毛状白丝,揉搓时如艾叶。味苦,治赤巴病”。让钧多吉说:“扎赤分黑、白两种,养脉,治赤巴病”。《图鉴》中记载“田生扎赤生长在田梗地头。叶细,青色,光滑,花黄色,四瓣或多瓣,折断流乳状白液。味苦,功效治赤巴病”。
据查证,山生扎赤的原植物为禾叶风毛菊、矮丛风毛菊、披针叶风毛菊。田生扎赤的原植物为山苦荬、苦荬菜、细叶苦荬菜。
药物应用鉴别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评论加载中...
    网 名: (必填项)
    评论内容: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浙ICP备12017320号-1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