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孜孜萨增
|
汉语拼音 | DONGFANGCAOMEI
|
拉丁名 | Fragaria orientalis Lozinsk.
|
英文译名 | |
销售地区 | |
保护品种 | |
中药材基原 | 为蔷薇科植物东方草莓的全草。
|
动植物形态 | 多年生草本,高6~14cm。匍匐茎细长,节上生根,具柔毛。叶基生,为三出复叶,小叶柄短或近无柄,叶片倒卵形或菱状卵形,长1~3cm,宽1~2cm,先端圆形或近圆形,基部楔形,边缘有缺刻状锯齿,叶表面为深草绿色,背面为灰绿色,两面散生柔毛,侧脉平行;叶柄细,长3~12cm,生柔毛;托叶膜质卵形或长卵形,褐色,基部与叶柄合生,鞘状。花序聚伞状,生于花葶顶部,花葶细弱,与叶近等长或长于叶;花托近果形,有柔毛,果期变为肉质多浆;花梗长1~4cm,有柔毛;副萼5,狭披针形,比萼片小,花白色,直径约15mm;雄蕊多数,花药卵圆形,红褐色;心皮多数,着生在突出之球形花托上。聚合果半圆形,紫红色,萼片和副萼片宿存伸展;瘦果卵形有脉。
|
动植物资源分布 | 产于青海、甘肃和四川;东北、华北、陕西、山东及湖北有分布;朝鲜、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亦有。
|
动植物生态环境 | 生于海拔2300~2700m的河岸滩地、灌丛林地、湿润草滩。
|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 花期5~6月,果期6~7月。
|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 夏季花期采收,以茎最好,洗净泥土,除去枯枝残叶及根须,晾干。
|
药用部位 | 以全草入药。
|
生药材鉴定 | 性状鉴别:本品茎细弱,节上生根,黄绿色,具柔毛。三出复叶,叶片皱缩,易破碎,完整叶片倒卵形或菱状卵形,边缘有缺刻状锯齿,两面散生柔毛,侧脉平行。花乳白色,萼5,瓣5,花托近球形;雄蕊多数,花药红褐色。气微,味酸、涩。
|
中药化学成分 | 全草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反应,并含大量的鞣质等。糖类5.0~7.0%,总酸量1.175~326%,果汁占果实的70~80%。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药剂型 |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筛选 | |
新药的临床评价 | |
实验动物的品种 | |
方剂组成 | |
药物和剂量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微甘、温。
|
归经 | |
功效 | 散瘀,排脓。
|
性味分类 |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
用药忌宜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
药物应用鉴别 | 可做孜孜萨增入药的原植物尚有:草莓F.elatior Elark.,叶微具细毛,叶两面均绿色。结根草莓F. filipendula Hemsi.,根茎匍匐;根丝状,在其中部或顶端有结块。叶两面、叶柄以及花葶具白色柔毛,叶面深草绿色,叶背灰绿色。花果期5~7月。欧洲草莓F.vesca L.,根茎粗壮,密被褐色残留鳞片。叶、托叶、花梗、副萼等均被长柔毛,叶脉明显,约13对于叶片下面凸起。花白色。聚合果半圆形,紫红色。花果期5~6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