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唐冲嘎保
|
汉语拼音 | MANIAOPAO
|
拉丁名 | Przewalskia tangutica Maxim.
|
英文译名 | |
销售地区 | |
保护品种 | |
中药材基原 | 为茄科植物马尿泡的根、根茎和种子。
|
动植物形态 | 多年生宿根草本,全株被腺毛,根粗壮,近肉质,长20cm左右,直径3~5cm,下部分枝;根茎短缩,有多数休眠芽。茎矮而粗,下部多埋于地下,地上部分很短,高约5cm左右,茎下部(埋于地下部分)叶呈鳞片状,淡黄色;茎上部(地上部分)叶密集着生,近乎丛生;叶片长椭圆形至长椭圆形状倒卵形,通常连叶柄长10~15(~20)cm,宽3~4cm,顶端钝,基部渐狭,边缘全缘或微波状,有短缘毛,上下两面幼时有腺毛,后来渐脱落,而近于秃净。总花梗腋生,长1~2cm,有花1~3朵;花梗长约1cm,被短腺毛;花萼筒状钟形,长约14mm,径约5mm,外面密生短腺毛,檐部5浅裂,裂片卵形,长约4mm;雄蕊5,着生于花冠喉部,花丝极短,花药卵状椭圆形,药室纵裂;子房2室,花柱伸出花冠,柱头膨大,紫色。蒴果球形,直径约2cm,果期萼膨大呈椭圆形或卵形,长达8~13cm,直径4~8cm,近革质,网纹较密,突起,顶端平截,不闭合。种子黑褐色,肾形,长约3mm,宽约2.5mm。
|
动植物资源分布 | 产于西藏、青海、甘肃南部和四川西部。
|
动植物生态环境 | 生于海拔3200~5200m的高山砂砾地、干旱草坡或路旁。
|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 花期6月,果期7月。
|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 八月果实成熟时采割,晒干,打下种子。秋末待植株枯萎时采挖根,洗净,晒干,或切片晒干。
|
药用部位 | 以根、根茎和种子入药。
|
生药材鉴定 | 性状鉴别:根及根茎呈长圆形,稍弯曲,长10~25cm,直径2~4cm,根茎部分短,长2~3cm,表面暗棕色或棕黄色,顶端有数个圆形的茎基痕和少数叶基和芽痕,近根头处常有明显的环纹;主根粗壮,表皮淡黄色,中部以下有2~3分枝,具细纵皱纹,可见多数横向的皮孔。或者呈不规则的块状,横断面类白色至淡黄色,质硬,粗糙,有明显的菊花心,并有多数放射状的裂隙。气微,味苦。种子肾形,黑褐色,扁压,长约3mm,宽约2mm。气微,味微苦、涩。 显微鉴别:根(直径1~1.5cm)横切面:木栓细胞3~5列,切线向延长。皮层较宽,薄壁细胞椭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裂隙较多。韧皮部较窄,有裂隙。形成层4~5列细胞,细胞扁平,排列成环。维管束异型,不成同心层排列,多为双韧型,导管单个或3~10个成群,放射状排列;筛管群多位于导管两端,射线一至多列,裂隙较多,细胞径向排列。髓小,细胞多萎缩。薄壁细胞中含众多淀粉粒和草酸钙砂晶。 粉末鉴别:类白色,淀粉粒众多,单粒和复粒,圆形、类圆形或盔帽形,直径5~12μm,脐点点状、裂缝状或十字形,层纹隐约可见。草酸钙砂晶众多,较大,类三角形或四边形,直径4~12μm。导管为网纹导管,直径25~75μm。 |
中药化学成分 | 根部含有较多生物碱1.2%~1.89%,其中天仙子胺(hyoscyamine,C(17)H(23)O(3)N)1.02%~1.65%,山莨菪碱(anisodamine,C(17)H(23)O(4)N)0.11%~0.37%,还含有莨菪胺(scopolamine,C(17)H(21)O(4)N)、樟柳碱(anisodine,C(17)h(21)O(5)N)和红古豆碱(cuscoh- ygrine C(13)H(24)ON(2))。 茎、叶所含生物碱与根部相似,其中天仙子胺为0.64%,山莨菪碱为0.076%(余未测)。 果实中已测的生物碱是天仙子胺(0.20%)、山莨菪碱(0.036%)。还含有去水阿托品(apoatropine,C(17)H(21)O(2)N)及托品(tropine,C(8)H(15)ON)。 |
理化性质 | 理化鉴别:1.测定紫尿酸铵反应,方法同山莨菪,应呈阳性。
2.取本品粉末0.5g,置试管中,加乙醚5ml与10%氨水2滴,密塞,振摇,放置。吸取乙醚液少量,置于载玻片上,挥干,加碘化钾碘试液2滴,2~3min后,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红棕色蝶翅状结晶,长16~26μm。
3.取本品粉末1g,加氨水湿润后,加氯仿浸渍。取氯仿液置紫外灯下观察,显淡蓝紫色荧光。
4.薄层层析方法及结果同山莨菪项下。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药剂型 | 散剂。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筛选 | |
新药的临床评价 | |
实验动物的品种 | |
方剂组成 | |
药物和剂量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苦、寒。
|
归经 | |
功效 | 镇惊,杀虫,消炎。
|
性味分类 |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口服或外用,常配方用,每次1~2g。
|
用药忌宜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方一:马尿泡、山莨菪、天仙子、独头蒜、天南星各100g。共研细粉,再加入麝香细粉10g,混匀。治急性腹痛、胃痛刺痛、胃痛呕吐、四肢僵直拘挛。一次1~1.5g,一日3~4次。 方二:马尿泡30g,熏倒牛24g,莪大夏27g,牛尾蒿30g,羌活18g。共研细,再加入麝香粉3g,混匀。治瘟病时疫、腹胀腰痛。一次1~1.5g,一日1~2次。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本品始载于《月王药诊》。相继在《四部医典》、《如意宝树》、《图鉴》、《晶珠本草》中均有记载。《晶珠本草》称:“唐冲分为黑、白、花三种。即唐冲那保(黑莨菪)、唐冲嘎保(白莨菪)、唐冲浪荡则(花莨菪)。其功效杀虫。治黄水病、胃病、肾病、炭疽病、癫狂病”。《如意宝树》称唐冲嘎保可治癫狂病。让钧多杰说:“唐冲嘎保杀肠虫。”《图鉴》记载: “唐冲嘎保生于高山沙石山坡,根粗壮,无茎。叶片皱缩而厚,铺散在地面。花淡白色至淡黄色。果实象布袋。种子黑色,细小,肾形,有油性。其功效杀虫,治痈疖疔毒、白喉、乳蛾。别名有卡肖巴、饶札、道朗哇苟林、朗青轮巴、嘎保切合土卜。 本品为唐冲嘎保的原植物之一种。藏医常以根、根茎和种子入药。其功效治痈疽、白喉、乳蛾、虫病。 |
药物应用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