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捏芝卓唯奥
|
汉语拼音 | YUXINGCAO
|
拉丁名 |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
英文译名 | |
销售地区 | |
保护品种 | |
中药材基原 | 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全草。
|
动植物形态 | 多年生草本,高15~50cm,有明显腥臭气味。茎下部伏地,节上生不定根,上部直立,紫红色,无毛或节上有毛。叶互生,纸质,心形或宽卵形,长4~8cm,宽3~6cm,顶端急尖,基部心形,全缘,两面脉上有柔毛,上面暗绿色,下面常紫红色,有细腺点;主脉5,由基部发出;叶柄长1~3cm,基部鞘状;托叶膜质,条形,长7~15mm,顶端钝,下部通常有绿毛。穗状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长约1~3cm,总花梗长约2cm;花小,两性,无花被;花瓣状苞片长10~15mm,长圆形或倒卵形,雄蕊3,花丝下部与子房合生;雌蕊由3个下部合生的心皮组成,子房上位,花柱分离。蒴果近球形,顶端开裂。种子卵形,长约1mm;有光泽。
|
动植物资源分布 | 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日本、越南亦有。
|
动植物生态环境 | 生于潮湿地或水旁。
|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 花期4~6月,果期6~10月。
|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 开花期采挖,除净残叶、须根,洗净泥土,稍揉至茎破裂,晒干。
|
药用部位 | 以全草入药。
|
生药材鉴定 | 性状鉴别:全草皱缩。茎呈扁圆或类圆柱形,扭曲,长20~35cm,直径1~3mm,表面棕黄色至淡红褐色,具纵棱,节明显,下部节上有须根残存,质脆,容易折断。叶互生,叶片皱缩而卷折,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成鞘状,花穗少见。搓之有鱼腥气,味微涩。 显微鉴别:1.茎(5mm)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类长方形,多切向延长,外被角质层。皮层稍窄,薄壁细胞8~10列,类圆形或类多角形,大小不等,有油细胞散在,中柱鞘纤维1~2列,排列成环,维管束外韧型,有20~30个,韧皮部也散在油细胞。髓部大,细胞内有众多草酸钙簇晶及淀粉粒。 2.叶横切面:上表皮由1列扁圆形或类圆形细胞组成,外被非腺毛和角质层。下表皮细胞较上表皮细胞稍小,上下表皮内为1列油细胞,类圆形;栅栏组织为1列细胞,排列紧密;海绵组织细胞类圆形,排列疏松,间有细胞散生,并可见草酸钙簇晶。主脉明显向下凸出,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中散在油细胞,导管较大,不规则散在。 粉末鉴别:叶粉末灰绿色或淡棕黄色。叶的表皮细胞多角形,可见角质层纹理,上下表皮细胞有油细胞,呈类圆形,内含黄色油滴,其周围的6~7个表皮细胞作放射状排列。叶肉及主脉部分有油细胞散在。气孔有不定式和环式,副卫细胞4~5个,比其他表皮细胞较小。腺毛稀少,腺头为单细胞,腺柄为多细胞。非腺毛众多,塔式,由3~10个细胞组成,少数达10个以上,外壁有弯曲的角质层纹理。草酸钙簇晶,直径4~8μm。 |
中药化学成分 | 全草含挥发油0.0049%,油中含鱼腥草素(即癸酰乙醛(aecanoyl acetal-dehyde),CH(3) (CH(2))(8) COCH(2) CHO)、甲基正壬基酮(methyl-n-nonylketone,CH(3)(CH(2))(8)CO CH(3))、月桂烯(myrcene,CH(2)CHC-CH(2)CH(2)CH=C-CH(3))、月桂醛(lauric aldehy ‖ │ CH(2) CH(3) -de, CH(3) (CH(2)),CH(2) CHO)、癸醛(capric aldehyde)、癸酸(capric acid),尚含氯化钾、硫酸钾、蕺菜碱(cordarine)。 花穗、果穗含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叶含槲皮甙(quercitrin)。叶、花、果中的黄酮类相同,皆含槲皮素、槲皮甙、异槲皮甙、瑞诺甙(reynoutrin)、金丝桃甙(hyperin)。 |
理化性质 | 理化鉴别:1.取本品粗粉适量,置小试管中,用玻棒压紧,滴加品红亚硫酸试液少量至上层粉末湿润,放置片刻,从侧壁观察,湿粉末显红色或红紫色。
2.取本品粗粉1g,加甲醇10ml,置水浴上加热3min,滤过,取滤液2ml,加盐酸数滴及镁粉少许,置水浴上加热,显红棕色。
3.取本品粗粉100g,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挥发油,吸取一定量,用乙酸乙脂稀释成5%的溶液,并用其鲜品200g,按上述方法制备样品,进行薄层层折。吸附剂为硅胶G(上海荧光化学厂),用0.8%CMC制板,100℃活化2小时。展开剂为苯-乙酸乙酯(85∶15)。展距16cm。显色剂用5%香兰素硫酸溶液,结果得相同的7个斑点。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药剂型 |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鱼腥草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卡他球菌、白喉杆菌、变形杆菌及志贺氏、施氏、福氏、宋内氏痢疾杆菌、肠炎杆菌、猪霍乱杆菌等多种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鱼腥草的主要抗菌有效成分癸酰乙醛为一不稳定的化合物,提纯后很快即聚合。其亚硫酸氢钠加成物则性质稳定而又保留其抗菌活性。中国人工合成的癸酰乙醛的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合成鱼腥草素,合成的十二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则称为新鱼腥草素。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合成鱼腥草素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细菌都具有较明显的抑菌作用,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青霉素株、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流感杆菌等为敏感,卡他球菌、伤寒杆菌等次之,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痢疾杆菌不甚敏感。合成鱼腥草素对白色念株菌、新型隐球菌、孢子丝菌、曲菌、着色霉菌、红色癣菌、叠瓦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铁锈色小孢子菌、鲨癣菌等也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MIC为2mg/ml。鱼腥草煎剂能延缓小鼠实验性结核病变的发展,而延长小鼠寿命。从鱼腥草中提取一种油状物,对许多微生物生长都有抑制作用。特别对酵母菌和霉菌。 鱼腥草中的癸酰乙醛能增加白细胞吞噬能力和增强血清备解素浓度。实验证明,鱼腥草煎剂在试管中对钩端螺旋体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直接作用时能使钩端螺旋体活力减弱一死亡一裂解。并能推迟人工感染钩端螺旋体的豚鼠的发病期。 用人工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观察到鱼腥草(1∶1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株有抑制作用,也能延缓孤儿病毒(ECHO)的生长。 2.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鱼腥草煎剂在体外能明显促进人外周血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合成鱼腥草素在治疗慢性气管炎患者时,能使其全血白细胞对白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明显提高,对家兔测定血清备解素水平,与给药前相比均有明显上升。 3.利尿作用:鱼腥草固含槲皮甙而具有强大的利尿作用,稀释至十万分之一,仍有强效,而钾盐仅起增强利尿的辅助作用,槲皮甙对肾血管的扩张作用是主要的。 4.抗炎作用:鱼腥草煎剂对大鼠甲醛性足肿有较显著之抗炎作用,能抑制浆液分泌,促进组织再生。 5其他作用:鱼腥草还有镇痛、止血作用,煎剂给小鼠腹腔注射有止咳作用(氨水法),但未见有祛痰平喘作用。鱼腥草具有抗癌作用。皮下注射鱼腥草水溶液还具有轻度的镇静、抗惊作用,能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延长环已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对抗士的宁所致惊厥,20~40mg/kg静注于犬可使血压下降5.3~6.7kPa,并能抑制离体蟾蜍心脏。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筛选 | |
新药的临床评价 | |
实验动物的品种 | 蟾蜍,小鼠,大鼠,豚鼠,犬。
|
方剂组成 | |
药物和剂量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苦、涩,寒。
|
归经 | |
功效 | 清热解毒,消肿。
|
性味分类 |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配方或单用;内服或外用。外用适量,治疮疖痈肿,以鲜品捣烂,敷患处,或干品研细调植物油,涂抹患处。
|
用药忌宜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藏本草未见记载。民间医生在临床上用于清热解毒,止血,消肿。治肺痈、白带、淋症、子宫疾病。
|
药物应用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