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Shao yao
|
蒙药名 | 查那-其其格
|
别名 | |
考证 | |
中药材基原 | 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根。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芍药 Paeonia lactiflora Pal L.
多年生草本,高50~80cm。根肥大,通常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茎直立,光滑无毛。叶互生;具长柄;二回三出复叶,小叶片椭圆形至披针形,长8~12cm,宽2~4cm,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楔形,全缘,叶缘具极细乳突,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叶脉在下面隆起,叶基部常带红色。花甚大,单生于花茎的分枝顶端,每花茎有2~5朵花,花茎长9~11cm;萼片3,叶状;花瓣10片左右或更多,倒卵形,白色、粉红色或红色;雄蕊多数,花药黄色;心皮3~5枚,分离。蓇葖果3~5枚,卵形,先端钩状向外弯。花期5~7月,果期6~8月。
生于山坡、山谷的灌木丛或草丛中。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等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
栽培与养殖 |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严寒,耐旱,怕涝。宜选阳光充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疏松、含腐殖质的壤土或砂质壤土栽培。盐碱地和涝洼地不宜栽种。忌连作,可与红花、菊花、豆科作物轮作。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或分根繁殖。种子繁殖:9月下旬播种,在整好的畦上开沟条播,沟深3cm,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6~10cm,镇压。种子千粒重161.2g,每1hm2播种量52.54~60kg。翌年4月去掉部分盖土,约半月后即可出苗。分很繁殖:将根部芽苞基部向下3~4cm处切下,用刀劈开,每墩分成3~5株,保持每株有1~2个芽,按行株距(60~90)cm×45cm,穴栽,每穴1~2株,覆土埋严,浇水培土越冬。每1hm2种栽30000株左右。为提高产量,适当施农家肥。
田间管理 栽后到年春解冻时松土保墒,雨后松土,每年除草4~6次。10月下旬地冻前,剪去枝叶,根际培土以利越冬。年追肥3次,以磷、钾肥为宜。除留种田外,及时摘除花蕾。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褐斑病、立枯病、根腐病、灰霉病、锈病等,可喷多菌灵、代森锌或挖掘全株烧毁。虫害有细蜂蛛、蚜虫、蛴螬、地老虎等。
|
采收加工 | 夏、秋季采挖,除去根茎及细根,洗净,刮去粗皮,晒干或人沸水中略煮,使芍药根发软,捞出切片晒干。
|
药材鉴别 | 性状鉴别 根是圆柱形,稍弯曲,长10~40cm,直径0.6~3cm。表面暗棕色至黑棕色,粗糙,有横向凸起的皮孔,具粗而略扭曲的纵沟纹,外皮易脱落。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粉白色或黄白色,皮部窄,类粉红色,木部约占根的大部分,射线明显,有时具裂隙。气微香。味稍苦涩。
以根粗长直、皮色光洁、质坚实、断面粉白色、粉性大、无白心或裂断痕者为佳。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芍药水煎剂灌胃能显著抑制小鼠醋酸扭体反应[1]。芍药注射液皮下注射也能延长成巴比妥钠的催眠时间[2]。大鼠脑室内注射少量芍药苷,可引起睡眠和肌肉松弛[3]。芍药苷与甘草成分FM100合用,其镇静、镇痛作用均增强[4]。芍药浸膏能对抗士的宁惊厥。芍药苷对小鼠正常体温和人工发热动物有较强的降温和解热作用[5]。 2.解痉作用 芍药或芍药苷能抑制豚鼠离体小肠的自发性收缩和氯化钡引起的收缩[2,6]。此外,芍药或芍药苷对支气管和子宫平滑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并能抗催产素所致子宫收缩[2]。 3.抗炎、抗溃疡作用 芍药或芍药苷对酵母性、角叉菜胶性和右旋糖酐性足肿胀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与甘草成分FM100合用有协同作用[5,7]。芍药苷对大鼠应激性溃疡有预防作用,幽门结扎大鼠与FM100合用在抑制胃液分泌方面有协同作用[5]。 4.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 芍药苷在体外或静注,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8]。芍药煎剂给大鼠灌胃,使血栓形成时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和白陶土部分凝血酶时间延长,代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表明对血凝有显著抑制作用[9]。 5.其他作用 芍药若能明显扩张冠状血管和外周血管,降低血压[8]。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味酸、苦,性微寒。
|
功效 | 清血热,祛瘀血,止痛。
|
主治 | 主治瘀血性疼痛,闭经,月经不调,子宫痞,关节肿胀。
|
用法用量 |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项 | |
附方 | |
制剂 | |
药物分类 | 植物药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于津,等.药学学报,1985,20(10):782
(2)Kanede M,et a1.Tetrahedron,1972,28(16):4309
(3)Shimizu M,et a1.Tetra Lett,1981,22(32):3069
(4)熟蕙英,等.药学学报,1983,18(7):551
(5)Nishizawa M.Chem Pharrn Bul1,1983,31(8):2593
药理
(1)殷玉生,等.中成药,1991,13(10):16
(2)吴春福.中药通报
|
蒙药名出处 | 《内蒙古中草药》
|
参考 | 《中华本草》蒙药卷
|